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校音樂欣賞課教學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中等職業技術院校由于教育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的特殊性,決定了音樂欣賞課不單單只是一門藝術培養課程,它集合了音樂的情感、審美、鑒賞、修養于一身,是中等職業院校的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音樂欣賞課的教學,不但可以提升學生們的藝術修養,也可以為單調乏味的課余生活增添無窮的樂趣。
關鍵詞:
中職院校;音樂欣賞;教學方法
中等職業技術院校是培養學生一技之長的院校,人才培養的重點就是在素質教育的前提下對學生專業技能進行培訓,音樂欣賞課與學校的培養目標關系不大,所以音樂課并不涉及到學生的升學考試,本身中職院校也沒有升學壓力,本專業學習的好壞是衡量中等職業技術院校學生的唯一標準。作為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環節,開設音樂欣賞課是必不可少的,在一些中職院校,音樂欣賞課受不到學校領導重視,沒有放在重點考察范圍之內,這樣的觀念是不被提倡的,音樂欣賞是一種以聽覺為主要方式的情感藝術,能夠陶冶情操、凈化心靈,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形式,對素質教育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重慶市立信職業教育中心是一所具有八十多年歷史的老牌職業技術院校,和其他職業技術院校一樣,都是為社會各行各業輸送所需的人才,中等職業院校的學生在初中時期,大部分學生成績都不是很好,剛剛初中畢業,學生們的心理還不夠成熟,具有很強的虛榮心,表現欲望比較強烈,在心理上多少都有一點缺陷,所以對于中等職業院校的教師,在工作中存在很大的難度,作為一名實習教師,教好每一位學生,義不容辭。考慮到該階段的學生年齡一般都在16-19歲之間,獨生子女比較多,生活的環境比較優越,從小就缺乏吃苦耐勞的能力,思想觀念相對比較稚嫩,知識水平相對比較薄弱,但是,接收新生事物的能力較強,所以教師要發掘他們的潛力,因材施教。
作為一名中等職業院校的音樂教師,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法才能教好音樂欣賞這門課程呢?通過請教具有多年教學經驗的音樂教師以及自己對音樂專業的學習的敏感度,我覺得中等職業院校的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嘗試:
一、多元化的選擇教材
本人在立信實習期間得知音樂欣賞是沒有固定教材的,同時根據市場和學校的調查分析,目前還沒有比較適合中職學生的音樂教材,大部分的教師都是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課程安排的,外加一些教師的思想觀念陳舊,教學內容不斷重復,使得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熱情消失殆盡,這就要求中職院校的教師在上音樂欣賞課時,課程設置上要有一定的靈活性,考慮到中職院校的學生基礎知識參差不齊,學習勁頭不足,很容易隨波逐流。因此,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盡量淺顯的講述所教的內容,打破傳統的“教師說、學生聽”的授課方式,給學生營造輕松快樂的氛圍。如在上歌曲《當兵的人》的時候,教師不要單純的教唱歌曲,首先應該讓學生了解詞曲作者、代表作品、歌曲體裁、創作背景等,同時可以拓展延伸的問一下學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種分類。其次,可以給學生做一些發聲練習,講解一些簡單的吸氣、吐氣、發聲的知識,讓學生簡單的學習一下歌曲節拍的揮拍方式,最后再系統的學習歌曲。
二、針對性的選擇教學內容
由于社會的不斷發展,學生們接收新鮮事物的能力越來越強,接受的音樂風格也層出不窮,因此我在上課的時候會借用現代多媒體為輔助手段,讓人聲畫面更加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在上《流行音樂》這節課的時候,我會在導入環節播放幾個現今比較有名的歌手畫面,讓學生積極說出歌手的代表作品,活躍課堂氣氛,然后很自然的提問學生流行音樂的定義,流行音樂的主要特點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思考問題,隨著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全面升溫,接下來就開始導入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脈絡,各個時代具有代表性的歌曲的特點,歌曲的創作背景等,讓學生直觀的了解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由于音樂文化的多樣性發展,流行音樂更加顯示出多彩的風格。1、在流行歌曲中穿插西方的古典元素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SHE的《不想長大》,它完全照搬了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g小調第40交響曲》的主題旋律。2、在流行音樂中穿插中國的戲曲元素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李玉剛的《新貴妃醉酒》,這首作品將中國的國粹-京劇唱腔融入流行音樂中,使國粹得以永世傳承,也使流行音樂顯現出多彩的藝術生命力。3、在流行音樂中穿插中國風的元素代表作品由方文山作詞、周杰倫作曲的《青花瓷》,他們將中國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熔于一爐,勾勒出流行音樂新的高度。
三、全方位的開展實踐活動
音樂欣賞是以聆聽、欣賞為主要表現方式洗滌學生的心靈,巧妙的在音樂作品中融入實踐環節,不但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多角度的去感受音樂而且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思考,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上《節奏》這節課時,我會把繞口令與節奏相結合,既鍛煉了學生的普通話,又開發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除此之外,可以把教室學生分成3組,運用分工合作的方式讓每一組學生負責練好該組的節奏,最后3組一起配合完成多聲部音樂作品。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有分工協作的意識,而且讓學生有了班級集體榮譽感。在《中國民歌欣賞》這一節課中,教師可以讓班級少數民族學生上講臺上來表演或者演唱自己民族的藝術歌曲和舞蹈,讓其他的學生領略不同民族的風土文化人情。在《中國歌劇》這節課中,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扮演中國第一部新歌劇《白毛女》選段中《北風吹》喜兒和楊白勞的角色,通過設身處地的人物扮演,讓學生們體味音樂作品中鮮明的感情基調和豐富的人物形象。
參考文獻
[1]溫玉華著.中職音樂欣賞課教學方法初探[J].職業教育,2013.
[2]謝華著.創設活動優化中職音樂欣賞課的教學[J].職業技術,2011.
作者:陳建龍 單位:重慶師范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