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技與藝術設計統一關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科學技術與藝術相互依托、彼此聯系又有區別
自古以來,科學技術和藝術就是攜手共進的。科學技術是藝術存在的真正基礎,而藝術也是在技術中生長起來的。從原始社會時代敲打出石器工具開始,人類的文明史就已揭開。它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又是造型藝術的創造和欣賞。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出現的大量的造型各異彩陶,在選材、成型和藝術加工方面就已達到了很高的技術水平,是當時科學技術水平的結晶,可以說是實用與美觀兼得。漢代張衡創造的渾天儀和地動儀,在科學的立場上看是一種科學測量或演示儀器,在藝術的角度看則是一件杰作。文藝復興的巨匠達芬奇是一位將藝術與科學完美結合的杰出人物,他設計過最早的飛行器[1]。很多藝術大師的作品,都是因為他們懂得科學,才能使作品成為經典。古代的藝人們就既是工匠又是技術專家和藝術家。從設計到繪畫乃至制作的全過程往往都集中于一人,藝術與技術也常常是高度一致的。而在雕塑、繪畫、詩歌、音樂、戲劇等藝術形式中,也都需要有特定的技術作為支撐,用技巧來建構藝術形式,達到藝術作品的目的。在當今時代,科學技術與藝術的聯系更加緊密。一位藝術設計師要設計好建筑物,除了有美學的觀點更要了解建筑方面的相關知識;而建筑設計師除了考慮到堅固、經濟、安全、實用等諸多因素,也要有美學知識,這樣一個完美的建筑物才能誕生。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工作都離不開電腦和互聯網。藝術亦是如此,運用電腦這種高科技手段,能夠輕松的實現設計者的意圖。動畫制作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制作者既是漫畫高手,懂得審美、構圖、色彩,又有嫻熟的電腦操作技術和運用各種軟件的能力。電腦的運用使科學技術與藝術更加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造的是人類物質文明;藝術作為上層建筑創造的是人類的精神文明。藝術產生的原因,歸根到底是由于人類的物質生產的實踐活動。然而物質生產實踐所取得成果的多寡,是由生產力水平的高低來決定的,生產力水平的標志,第一位就是科學技術??茖W技術完善了藝術的表現手法,也不斷的為藝術提供新的載體;科技進步促進了藝術形式的變化。科技與電影的密切關系,導致了人們美學思潮的變化,又對電影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從黑白到彩色,從寬銀幕到立體聲,都離不開科技的推動,使電影成為富有魅力的綜合藝術。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曾說過:“科學和藝術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他們共同的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他們追求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比欢?,科學技術和藝術也是有區別的。科學是方,藝術則是圓。藝術家們表達的方式是圖像和寓意,而科學技術表達的方式則是數字與公式??茖W是嚴謹的、理性的,猶如方方正正的立方體,棱角分明,絲毫不含混、模糊。而藝術是感性與跳躍的,像一個圓球體,沒有規則和限制。藝術可以不拘一格,不限形式、手段,是從共性中發現差異,不斷地求新,是從各自語言、手法、形式主觀地描述一個全新的自然。藝術使用創新的手法去喚醒人們的意識或者是潛意識中深藏的情感??茖W則是相反,科學是對自然界現象進行新的準確的抽象,是人對客觀自然規律的不斷揭示,從個別中發現一般,從個性中抽出共性,是人類對客觀世界源源不斷的認識??茖W技術和藝術就是這樣的一種對立統一的關系,二者都是因為人而產生,都沒有離開人類的基本的原則和至上的追求標準———真善美??茖W是關于真的學問,藝術是對真的一種虛擬,科學和藝術對待真有所不同??茖W立足于現實,在實驗數據上對話,藝術相對更注重未來、理想??茖W行為化的實驗,升華到符合真、善、美的境界時,就是科學的藝術化的過程??茖W技術把我們帶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而藝術使我們的時代更加多彩[2]。
二、設計是科學技術與藝術的融合和統一
藝術家在藝術王國里尋找藝術與科學的結合點,科學家也在科學世界里尋找科學對藝術的切入點,科學和藝術在不約而同地走向一個終點,那就是創造,而設計正是一種創造。設計是人類把自己的意志施加在自然界之上,用以創造人類文明的一種活動。設計需要科學的支持,同時又需要藝術來表達情感。設計需要科學技術支持人們對事物功能的最大需求,也要求藝術支持人們對事物美學的最大追求,于是人類的需求成為設計的原動力。設計成為藝術與科學的載體,將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于現代藝術設計之中,將形式與功能充分結合。藝術和科學在設計這個統一體中,證明了是不可分割的一個硬幣的兩面??茖W技術和藝術的對立就是通過設計來統一和高度融合的。無論是科技,還是藝術,都要以人為本。設計便是科學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是基于藝術和科學創作才能融于一體的產物。以環境藝術設計為例,它涵蓋了很多領域,既有城市及地區規劃設計、建筑設計、公共空間設計、環境藝術作品設計,又有室內設計、設施設計等,它是人類生存方式的協調設計,又是社會和人們行為的設計和指導。因此,環境藝術設計既不能一味的按照公式進行,又不能如同詩人、畫家等自由創作,需要將藝術規律和科學規律有機的統一起來,才能創造出優秀的環境設計作品出來[3]。
某高校開展的學生活動最終需要以ppt的形式來匯報。其藝術類學生對色彩、美感有很強的把握,作品色彩艷麗,造型獨特,然而對科學知識的掌握不足又使作品顯得沒有深度;理工科學生的展示則構思縝密,邏輯性極強,可是畫面單一、枯燥,沒有能夠吸引人的亮點。這個例子就體現了,一份好的ppt的設計,是需要科學和藝術的融合,既要充分展示美,也要使作品有深度、有邏輯。設計與藝術的發展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從一定程度和意義上來講設計起源于藝術的發展,在設計發展過程中,一直不斷地在藝術中吸取養分。同時,設計也總是受著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科學技術影響和作用著藝術設計的具體體現形式。設計無時不與先進的科學理論知識體系緊密相連,科學理論推進著設計的發展。設計作為工業文明的產物,科學思維是其主體,藝術思維是其關鍵,如果脫離藝術的介入,那么設計生產出的物品只是滿足某種功能的丑陋的產物。一件設計作品必須是藝術、科技及文化背景的統一和諧體。藝術和科學曾經也是被分離過的,結果這種分離導致了藝術偏于情感化,而科學則脫離了人類的情感,完全是非人性化的產物。在此背景下,就有一場倡導科學和藝術相結合的運動。一些藝術家開始進行設計的時候,走進實驗室,對工藝、材料、自然規律等進行研究,為的是一切東西都應達到他的目的。在科學技術發展如此之快的時代,隨著電腦進入設計領域,藝術和科學整合得更加緊密。設計師的創意和需求都可以通過計算機來表現,電腦虛擬技術的發展使設計作品能綜合藝術、結構、工藝、技術、材料、經濟等多方面的因素,以謀求最佳的實現途徑,成為設計的最佳手段。
科學技術把我們帶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而藝術使我們的時代更加多彩??茖W離不開藝術的形象思維,藝術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必須有賴于科學??茖W與藝術的綜合力量,對人類改造自然具有重大意義。藝術和科學技術的結合為設計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設計、科學技術、藝術的共同目標,就是創造燦爛的人類的文明。藝術和科學的結合,需要通過設計的力量將其具體化和實物化。設計需要科學技術和藝術的結合才能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