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數學中年級應用題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重視應用題審題能力的培養
農村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條件是有限的,在思考和解決問題時會遇到許多困難。鑒于此,在審題過程中,教師可以訓練學生用簡單直觀的示意圖描述題意,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數量關系。例如,水果店有5箱重量相等的梨子,如果從每只箱子里取出15千克,箱子里的梨子的總重量正好等于原來的兩箱梨子的重量,那么原來每個箱子里裝了多少千克梨子?用示意圖分析表示如下:1.分析先畫一條線段表示5箱;2.分析剩下的重量正好等于原來的兩箱;3.分析取出的梨子重。這樣,可以得出75千克的梨子相當于3箱的重量,題意明確,解答就簡單多了。因此,在應用題教學中,培養學生分析審題能力時,應注意訓練學生善于抓住條件和問題的整體,又不忽視條件和問題中的重要細節和關鍵,使審題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訓練學生善于深入條件和問題的本質去揭示內在聯系。
二、做好新授前的熱身工作
在新型高效課堂高密度、高效率前提下,教師上課應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知識遷移和滲透。課前做好準備,根據教學內容和學情設計、編寫的一定量的“熱身題”,“熱身題”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太復雜達不到知識遷移過渡的目的。例如,在教學“修路隊要修一條公路,如果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現在每天比原來多修3米,幾天修完”這道歸總應用題時,我設計了如下熱身題:修路隊要修一條公路,如果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現在每天15米,幾天修完?同時還設計了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遷移過渡的方法,難度就降低了許多。
三、摘錄條件和問題,抓住基本的數量關系
教給學生摘錄、整理已知條件和問題的方法,方便學生分析應用題時看出已知條件之間、已知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系,這樣做能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分析問題中的數量關系,使數量關系明朗化。例如,甘泉公園原來有40條船,每天收入720元,照這樣計算,現在增加了30條,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分析摘錄出的條件和問題是:40條——收入720元,增加30條——共收入多少元。請學生列出與這道題相應的數量關系式。A:單價X數量=總價。B:原來每天收入的錢數+增加船只每天收的錢數=總價錢。這樣的分析進一步讓學生理解了“照這樣計算”是什么意思,學生很快就能解答出來了。通過這樣的課前“熱身”,學生復習了三年級學過的常見數量關系:單價X數量=總價;速度X時間=路程;工效X時間=總工作量;單產量X數量=總產量。在小學中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只要學生通過分析理解題意,找出題中的數量關系,再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就可以很快列出算式并解答出來。
四、重視圖像的直觀教學
在新型高效課堂中現代教學電教設備已經一應俱全,應用題教學通過課件操作圖形直觀形象,讓學生引發聯想,促進了學生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整合運用,化繁為簡,化難為易,使學生很快獲得具體、豐富的感性知識,建立正確、鮮明的形象,進一步形成理性知識。例如,在進行行程問題教學時,借助手工制作線段圖或電教媒體課件操作線段圖形,學生理解題意便直觀形象。
總之,小學中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是整個小學數學教學的難點,如何突破,對于不同的人和題,要采用不同的教法和學法因人而異。只有這樣,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應用題的思考方法,又快又準地解決了復雜多變的應用題。大大地提高了小學數學教學成績。
作者:周紅玉 單位: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小滿鎮店子閘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