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究舞蹈教學中學生情感的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舞蹈教學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舞蹈教學也在我國的基礎教育中得到推進我國致力于多種舞種齊發展,著力于培養舞蹈人才,不管是民族舞,還是現代舞,都注重學生情感的表達,要求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多實踐,積極地生活,收獲不一樣的體驗,從而豐富自身的情感,教師也應該在進行舞蹈教學中,將情感教學貫徹始終,創新教學方式與方法,幫助學生找到適合的情感表達,從而應用在具體的舞蹈動作中,實現真正的情感教學,而不是單純的完成舞蹈動作。本文根據舞蹈教學的特點,提出培養學生情感的可行性措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舞蹈教學;情感;培養;學生
有人將舞蹈比作藝術,不管是什么樣的舞蹈,都有其自身獨特的內涵所在。舞蹈中每一個舞蹈動作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表達了舞者內心豐富的情感,是舞者的語言。舞蹈還可以表現舞者的人格魅力,想要將舞蹈表現的淋漓盡致,基本功是必須的,也要投入到舞蹈學習中,把握舞蹈的內涵,明確自身的角色,學生不同于經驗充分的舞者,教師應給予適當的指導,幫助學生更好更快的理解舞蹈的內涵與意義,幫助學生培養情感,提升舞臺的表現力。
1加強對舞蹈的理解與認識
每一種舞蹈文化都有其地域或者國家特征,舞蹈的形成帶有其深深的烙印。以中國民族舞為例,特殊的地理環境賦予了中國民族舞與眾不同的靈魂,蒙古地區的民族舞,因為地域遼闊,人與馬相伴,語言的特殊性,使其在舞蹈的動作上具有一定的豪爽特征,在學習舞蹈之前,需要對一個舞蹈的歷史背景進行充分的了解,了解其文化基礎和思想內涵,才能更好的體會那時候的人的想法,更好的體會其情感,即使是新時期的舞蹈,也會與地域緊密相連,服飾的選擇,動作的頻率,甚至是配樂都體現了濃濃的地域特征,做好這些對舞蹈情感的展現與舞蹈內涵的升華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當學生明確自己在一場舞中的角色定位以后,就能夠更好的把握節奏,把舞蹈的韻律與精神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表達,展現地域舞蹈的魅力,也使自己養成了在跳舞之前了解歷史背景的習慣,加深對舞蹈的認識,從而更好的把握舞蹈[1]。
2提高藝術修養
舞蹈的學習與藝術修養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深厚的藝術修養,豐富的知識內涵,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舞蹈,因此,學生不能夠忽視基礎知識的學習,一定要將舞蹈的基本功練習扎實,了解舞蹈的背景,地域特點,以及與對應的時代相關的美術文化,流行音樂,藝術知識等等,因為方方面面都是相同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舞蹈內涵,增強舞蹈情感,挖掘作品中的細節,探索舞蹈中蘊含的藝術真諦。例如在學習藏族舞蹈時,需要對藏族舞蹈的文化進行了解,藏族舞蹈所表現的是農奴文化與宗教文化的結合,其舞蹈的表現形式更加的鮮明,曲調,旋律都更加具有當地的風味,在充分了解到這些的基礎上加深對舞蹈的認知,松胯、弓腰以及屈背是藏族人民所特有的舞蹈動作,展現了當地人民鮮明的特點,通過對舞蹈藝術的認識,不僅增加了學生的知識儲備,也使學生的視野得到擴展,了解了更多地方的特別之處,提高藝術修養,也使舞蹈的表現力得到增強,促進舞蹈學習,培養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2]。
3培養想象力
想要呈現與眾不同的舞蹈,想象力是不可或缺的,它幫助學生理解舞蹈想要表達的內涵,在充分了解舞蹈內容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理解與想象力,進行二次創作,創新性的表達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舞蹈的熱情,將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都表現出來,靈感的獲得往往與日常所接觸的事物息息相關,學生可以細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將生活經歷與生活體驗轉換為舞蹈動作進行表達,詮釋舞蹈的魅力。例如可以將舞蹈與動物聯系起來,舞蹈中融入鳥兒的動作,表現出鳥兒輕快的特點,營造歡樂的氛圍,在表演這種舞蹈時,應仔細揣摩鳥兒的心理活動,通過手指,肩膀以及點頭,滑步等動作來將鳥兒活潑歡樂的神態表現出來。不斷增強自身的想象力,在日常生活中細心觀察,從而在舞蹈中能夠清晰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從而促進舞蹈動作的高完成,增強舞蹈表現力[3]。
4增強舞蹈感染力
一個舞蹈想要真正的感染觀看的人,就要增強其感染力,增加舞蹈的表演魅力,不同的動作包含了不同的情感,將情感通過動作傳遞下去,得體的姿態與表情,都能夠有效的傳達出舞蹈想要表達的內涵與意義,學生應在舞蹈的學習過程中增強舞蹈的感染力,而不是單純的完成舞蹈動作,展現舞蹈的內涵,呈現出超出舞蹈本身的藝術效果。舞蹈本身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因此學生應清楚的了解與舞蹈相關的藝術史以及藝術文化知識,甚至是相關的音樂,地理知識等等,舞蹈動作多樣化,通過多種方式將其展現出來,實現收放自如的情感表達,增強舞蹈的靈活性,通過表情,動作將舞蹈的內涵展現出來,展現更好的靈性之美;提高舞蹈的意境美感,舞蹈中蘊含著表演者的情緒,帶有強烈的情感與思想,豐富的意境之美將舞蹈中的藝術成分突出表現出來,而不是單純的動作展示,如果在舞蹈表演中,學生能夠具備較強的舞蹈表演意識,就能夠通過適當的表演展現,增強舞蹈的意境之美,畫面感更加的生動形象,也更加的靈活,傳達出的情感更符合舞蹈本身所蘊含的理念,能夠與人們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加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增進情感的交流[4]。
5培養表演意識
要想提高學生對舞蹈的表現力,實現其情感的升華,就必須增強其表演意識,針對學生的表現來進行習慣意識的培養,使其在日常的練習中加強對舞蹈的重視,認為日常即舞臺,將每一次練習都視為實戰舞臺,增強對舞臺的尊重,嚴格把握表演中的動作與眼神,在長期的訓練中提高學生的表演意識,實現學生自身舞蹈能力的進步,其次,要加強學生對于舞蹈中音樂的理解與表達,增強樂感能力,良好的樂感能夠幫助學習更好的理解舞蹈內容,通過不同的節奏與旋律的變化來實現動作的轉換,實現舞蹈與音樂二者的統一,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樂感比較強的舞蹈來鍛煉學生的表演意識,提升學生舞蹈表演中的樂感與節奏感,實現表演意識的培養。強化實踐演出能力,創新舞蹈理解力。教師也應為學生創造一定的表演機會,使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來鍛煉自己,增加舞臺經驗的積累,對舞蹈動作,表型管理進行更好的表達,從而促進學生舞蹈學習的進步。表演意識的提高,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分析理解能力的提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舞蹈排練,適當的采取學生的舞蹈意見,鼓勵學生大膽的想象,從而實現舞蹈表演的更形象,更創新的表達,例如《蕎麥花開》中,在表演過程中,應注意表現少女的神態與動作,將少女的無憂無慮與嬌俏都展現出來,散發少女獨特的魅力。由此可見,豐富的表演意識能夠有效的促進舞蹈的表達,增進對學生情感意識的培養。
6結語
綜上所述,在舞蹈教學中,學生情感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共同努力才能夠實現,增強學生對于舞蹈的表現力,清楚的了解舞蹈的文化背景,加深對舞蹈作品的認識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增強舞蹈想象力,舞蹈教師也應根據學生的表現來給予指導與評價,使學生能夠及時的改正自身存在的問題,情感的培養是舞蹈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應有耐心,與學生一起努力,表現帶有豐富情感的舞蹈。
參考文獻
[1]徐宇武.試論大學舞蹈教學中提高學生情感表現力的方法[J].大眾文藝,2016,24(19):213.
[2]趙濤.大學舞蹈教育現狀與改革對策[J].藝術評鑒,2016,11(7):120-121.
[3]黃慶蘭.淺析音樂與舞蹈的關系[J].北方音樂,2017(4):251.
[4]劉蔓.淺談舞蹈教學中學生舞蹈情感的培養[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6):95-96.
作者:高娟 單位:西安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