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特殊教育專業設置優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近3年我院招生與就業情況分析
近3年我院中高職各專業招生與就業情況表明:中職工藝美術、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招生人數有下降趨勢,高職動漫設計專業招生呈略微下滑趨勢;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升學率呈下滑趨勢,越來越多的學生不選擇升入高職就讀,這也影響到高職的生源;高職就業情況雖表現出較好的態勢,但其專業對口率剛達一半,而動漫專業就業的專業對口率未達一半,有一半以上的學生改行從事非所學專業的工作。以上情況除與學生自身因素有關,還與各市、縣(區)殘聯開展的各種技能培訓有關,部分學員培訓后直接就業。另外,還有部分學員因家庭情況限制,無法繼續就學。此外,也與學院現行的課程設置與市場需求存在一定的差異有關。總之,我院課程體系結構中存在如下一些亟須優化的問題,即:專業的選擇與確定過早,學生盲目性較大,學習目標不明確;中、高職課程出現重復,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程內容與學生需要、市場需求不相適應等等。
二、課程體系設置優化對策
針對我院課程體系建設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可采取如下對策:
1.第二學年開始時,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自愿自主地進行專業選擇嘗試取消報考時填報志愿的傳統入學方式,避免按報考志愿中的專業方向直接分班。入學第一年以始業教育、文化基礎課和專業通識課為主,即面向全體學生開設語、數、外等文化基礎課,計算機基礎、美術基礎、音樂欣賞等專業通識課,并對全體學生進行各專業介紹的始業教育,從而使全體學生對各專業都有全面的和深入的了解。這一舉措能避免學生只掌握計算機操作卻不懂美術、或只會繪畫卻不能熟練使用計算機的情況出現,從而拓寬學生專業選擇的余地,更有利于幫助學生從興趣愛好出發選擇自己喜愛的專業,這是提高學生專業學習興趣最根本的措施。第二學年開始時,學生自主自愿地進行專業選擇,同時專業教師幫扶、引導學生朝著適合他們發展的專業方向進行綜合分析、評分、編班(進行專業分班考試)。這時學生對各專業已有一定了解,且能權衡考慮自己的興趣與志向,能克服以往入學初定專業帶來的盲目性,對保證教學質量及穩定生源也會起到良好的作用。經專業分班考試,專業教師根據學生的專業考試分數及一年的學習情況,幫助學生選擇最適宜的專業學習方向,更能保證其專業選擇的合理性、科學性與穩定性。
2.合理優化中、高職課程設置結構以專業類別為主線將原工藝美術、裝飾藝術設計、計算機應用和動漫設計與制作等4個專業整合為美術大藝術類,并在中、高職階段側重不同的培養方向,具體調整如下:中職階段的工藝美術專業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工藝品設計能力,開設設計素描、設計色彩、速寫、設計構成、裝飾畫、書法、攝影、表現技法、泥塑、傳統手工藝制作、電腦輔助設計、木雕工藝、金屬工藝、纖維工藝、工藝品設計工藝、絲綢手繪等課程。學生畢業后能從事工藝繪畫設計與制作、裝飾設計與制作、裝飾雕塑設計與制作等工作,適合從事藝術品陳列設計、民間傳統工藝的市場開發及相關單位的生產管理工作。中職階段的計算機應用專業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多媒體設計與制作能力,開設美術基礎、設計構成、攝影、視覺識別系統設計、廣告設計、文字排版設計、多媒體技術基礎、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網頁設計、創意與制作等課程。此專業著重培養學生美術基礎和藝術修養,傳授多媒體技術與藝術設計等方面的基本知識與技能,使之能具備光盤制作、網頁設計、多媒體信息處理合成、視頻編輯、數碼影像設計等能力。高職階段的藝術設計專業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家用紡織品設計能力,開設基礎圖案、中外紋樣、絲網印花技術、扎蠟染技術、圖案設計與應用、印花面料圖案設計、床品面料圖案設計、繡花制版設計、家紡產品款式設計與工藝、家紡產品配套設計、家紡產品陳列設計等課程。該專業注重培養具有本專業所需的基本理論和相關知識,能從事床上用品整體設計、家居配飾設計、家紡用品陳列設計、印花面料圖案設計、服裝服飾圖案設計、家紡品牌設計與企劃的技能型專門人才。高職階段的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開設動畫概論、數字圖形設計、藝用解剖與透視、場景與角色造型設計、動畫分鏡、動畫運動規律等課程。該專業致力于培養從事動畫制作、原畫設計、角色設計、場景設計、場景繪制、分鏡頭繪制、三維建模、數字圖形圖像處理、動畫宣傳廣告制作等工作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如此調整專業設置后,專業方向更明確、更具體;專業體系更清晰,更有利于專業知識的傳授與學生的學習;也避免了課程的重復性設置,體現了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從理論到實踐的原則。
3.加大選修課的課程設置,加強課外輔導與課外小組活動,增加實訓課程。首先,加大選修課的設置。選修課的設置可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這樣不僅不會影響主修課程的設置,也能滿足學生對課外知識的需求。其次,加強課外輔導與課外小組活動,以彌補主修課程課時不足的問題。第三,增加實訓課程。為學生創設更多實踐、實訓的機會;進一步發揮校外實訓基地作用,在現有校外實訓基地基礎上,繼續開發校內外新增實訓基地,使學生在校內就能參與企業實訓,更好地滿足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的需要。第五學期以校外綜合實訓為主,第六學期以校內項目整合實踐及畢業設計為主,這種先校外、后校內的方式,有利于學生在校外實踐的過程中了解社會、認識市場,同時認識自身存在的差距與不足,再通過第六學期的校內整合實踐,彌補不足,夯實實踐能力。此外,還要繼續加強與相關企業的合作,加強訂單培養機制建設,按企業訂單標準培養人才,滿足企業用人需求。
三、結束語
課程在人才培養體系中居中心地位,它關系到學生的知識結構、智力結構、能力結構和個性結構,關系到教育目標的實現,關系到學校的教學設施建設、師資配備和教學管理方式等。我們通過“先學習,后擇業(選擇專業方向)”,減少學生選擇專業的盲目性;通過“優化課程體系,細化知識結構,消除課程重復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先社會實踐,后校內實訓”,提高學生對自我的認識、對專業的理解和對社會的認知。我們希望通過合理地優化課程設置,幫助學生發揮自身優勢,充分了解專業、認識未來需要,合理地選擇符合自身實際的專業,從而明確專業發展方向。我們還將繼續深化特殊職業教育課程設置研究,為殘疾人職業教育提供更優質的教育服務。
作者:丁顯洲袁玉萍單位: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