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價值體現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國外
國外在這一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早,并且成立了專門的部門為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幫助。其中很多的研究成果已經應用于教育教學,并取得了驕人的業績。美國把學生掌握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作為學生新的終身有用的基礎能力加以培養和重視。并且成立了專門的教育技術協會(InternationalsocietyforTechnologyinEducationISTE),此協會為各科教師能更好的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促進教學和管理提供幫助,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日本則非常重視學生綜合信息能力、信息意識的培養以及信息技術在各學科中的滲透。日本對學校做出了明確的要求,即計算機教學必須運用到所有的教學科目中。由此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和效率。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盡管國內和國外現代信息技術運用于教育教學的發展狀況不同,但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及其在各個領域的滲透,各國都清楚的意識到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以至于各國都在積極的推進教育信息化得腳步。盡管我國在這方面的發展較國外有所欠缺,但我國的教育教學工作者已經加快了推進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的步伐。
2在教育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重要性
2.1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對教師的改變
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應提高現代教學觀念、把握時代脈搏、了解所教科目的前沿動態、掌握信息技術的操作,深知學科輔助教學軟件的功能及在所教科目教學中的應用,合理利用媒體和傳播學理論優化設計進行有效教學。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具體表現如下:
(1)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不斷深入,教師原有的教育教學理念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教育教學信息化的要求。因此,學科教師要想適應新的教育教學模式,就要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理念,緊跟時代的步伐,及時了解教育教學的最新發展動態和理念,并要把多種教學模式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科整合,使教學呈現多樣化、個別化,把現代信息技術的先進理念應用到教育教學中。而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既可以作為教師學習的對象和內容,也可以作為教師學習的工具,同時,可以幫助教師更新傳統的思維方式,打破原有教學中的個體性與封閉性,利用信息技術與同事、同行之間進行有效的交流和學習。使教師由獨立工作向群體合作轉變。教師之間要更加緊密的合作,共同完成一些教學資源與過程的設計和開發。使資源的設計和開發更加的合理與完善,有效的豐富教學資源,從而使教學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
(2)教師在教學中常常會遇到很多比較抽象的知識內容,有時很難具體的表達出來,并精確的傳遞給學生,有的學生也很難完全接受教師對抽象知識的表述。而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則能很好的融文本、圖像、聲音、視頻和動畫于一體,將抽象、枯燥的知識內容以形象直觀、圖像逼真的形式表現出來。教師還可以使用多媒體素材庫自行下載一些素材,或者利用媒體制作軟件自行制作一些課件,把一些枯燥、難懂的知識內容利用課件形象生動的表現出來,從而更好的幫助教師解決教學的難點,掌握教學的重點。另外,教師的的教學方式也不再局限于教室里的講臺和黑板,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如在網絡中可通過在線測試平臺、在線交流平臺等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同時,教師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而有效的提高教師教學的效率。
(3)信息技術的應用改變了教師傳統的備課方式,為教師的備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從而提高了備課的質量,豐富了教學的內容。在教學中,教師備課是一項十分繁重的工作,備課的質量決定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傳統的教學備課就是教師對所需資料進行收集并撰寫教案的過程。備課所需的工具也很簡單,如教材、教學參考書等。而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備課所需的素材不僅可以利用教材、教學參考書等資料,還可以利用教學資源庫、互聯網中大量的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素材。教師可根據教學的需要對這些素材進行整理、修改,以提高了備課的效果。
2.2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對學生產生的影響
眾所周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對學科知識的學習與掌握是學習的根本。那么,在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相融合的大背景下,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怎樣的輔助作用,下面將就此進行一一闡述。
(1)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讓學生接觸到很多新的、多重感官的刺激,而這些多重感官刺激所提供的信息量,比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進行單一的講解所產生的效果要好得多。因為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不僅使學生的視覺、聽覺、思維等產生了巨大的沖擊,而且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有效的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所學的知識內容。
(2)在學習中,很多學生都存在這樣一個弱點,就是在學習中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而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情景可促使學生保持更長久的學習狀態。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把文本、圖形圖像、聲音、視頻和動畫等多媒體資源創設成直觀形象的學習情景,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還可以使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有針對性的學習。從而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的學習狀態更加長久有效。
(3)在現代的教育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一個主要的教學目標。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關系到學生以后的發展,也關系到我們國家以后人才的發展。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起到了一個很好的輔助作用。信息技術可以在教學和學習中呈現客觀事物的時間順序、空間結構以及運動特征,也可以對一些在普通條件下無法用肉眼觀察到的現象和事物,以多媒體的形式直觀的表現出來,還可以將一些抽象的內容以多媒體的形式具體表現出來,從而有效的引發學生自主探索新鮮事物的興趣和意識,為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意識打下基礎。通過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輔助作用,學生不僅開闊了學習的層面,而且增加了對外界事物進行創新的機會。在逼真的教學和學習情景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被充分的調動起來,有效的優化了教與學的過程,發展了學生的創造能力,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不僅優化了教學過程,提高了教學效率,而且還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使教育教學更加多元化。應根據這一發展趨勢,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所起的輔助作用。讓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成為教師和學生的助手,成為教育教學發展的推動者,成為創新教育的同盟軍。
作者:張坤單位:蕪湖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