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校園文化下大學生德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紅旗渠精神的內(nèi)涵
(一)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這是紅旗渠精神的本質內(nèi)容。黨的群眾路線要求我們“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紅旗渠的修建正是踐行群眾路線的最好例子。修建紅旗渠是為了解決制約林縣生存、經(jīng)濟發(fā)展的水資源問題,是為了讓全縣人民過上美好的生活,紅旗渠最終修建成功有力地證明了堅持走群眾路線,為人民群眾謀利,同人民群眾戰(zhàn)天斗地,能克服各種艱難險阻,走向勝利。要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發(fā)揮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依靠群眾,讓群眾共享發(fā)展的各種成果,這是修建紅旗渠及做好各項事業(yè)的保證。
(二)科學發(fā)展,與時俱進。這是紅旗渠精神的靈魂。修建紅旗渠不是像夸父逐日一樣一味地蠻干,而是在認真調研,科學論證的基礎上進行的,其間,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勘測、考證,最終定下了施工技術和設計標準,因此,修建紅旗渠是科學決策、科學發(fā)展的體現(xiàn)。同時,紅旗渠精神又是與時俱進的,紅旗渠精神不是停滯的,而是不斷創(chuàng)新向前發(fā)展的。林縣人民在完成修建紅旗渠這一“戰(zhàn)太行”的偉業(yè)后,并沒有停下發(fā)展的腳步,而是邁著“出太行、富太行”的腳步大踏步前進,不斷豐富發(fā)展著紅旗渠精神的內(nèi)涵。在不斷深化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nèi)匀恍枰t旗渠精神,闊步前進,不斷進取。
二、在大學生德育教育中弘揚紅旗渠精神的重要意義
當前,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面臨進一步加強的需要:大學生中沒有信仰、理想信念弱化、信念缺失的情況很突出,需要加強并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將紅旗渠精神融入到大學生德育教育中,大力弘揚,引導大學生學習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品質,加強大學生在思想方面的認同,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弘揚紅旗渠精神對大學生道德觀教育具有重要意義。通過調研發(fā)現(xiàn),目前高校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尚未形成完整的體系,一些高校存在重視不夠,宣傳教育不到位的情況,而且,當代的大學生成長環(huán)境較為優(yōu)越,多數(shù)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加之當前一些不好的擺闊、拼爹等思想的影響,大學生德育教育面臨重要任務,需要對大學生進行廣泛深入的道德觀教育。紅旗渠精神所倡導的道德觀以集體主義為原則和價值導向,突出對人民、國家、社會負責,是符合社會主義價值的道德觀。它倡導勇于拼搏、大公無私、平等有愛、團結互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大學生中間弘揚紅旗渠精神,是弘揚正氣、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的有力舉措,有利于高校建立起完整的思想道德教育體系,有利于持續(xù)更新思想道德教育觀念,有利于不斷契合社會發(fā)展實際,有利于大學生德育教育的良性發(fā)展。
(二)弘揚紅旗渠精神有助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我們獲得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獲得的信息量越來越大,而在這些浩如煙海的信息中,難免魚龍混雜,特別是西方庸俗、腐朽、有害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jīng)_擊著我們的傳統(tǒng)觀念。大學生正處在人生觀和價值觀成型階段,在目前價值觀和價值取向呈現(xiàn)復雜化和多樣化的今天,極易受到影響甚至是誤導,因此,需要我們在大學生德育教育中大力弘揚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特別是要弘揚紅旗區(qū)精神所提倡的艱苦奮斗、自力更生、自強不息、樂于奉獻的人生觀、價值觀,摒棄享樂主義、拜金主義、自私自利等錯誤的價值觀,使大學生養(yǎng)成自檢、自省的習慣,堅決抵制腐朽的東西。
(三)弘揚紅旗渠精神有利于大學生群眾觀的重塑。現(xiàn)代大學生中身為獨生子女的較多,平時所受呵護較多,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他們行為做事時較為主觀,多憑自由心性,甚至我行我素,不結合實際,沖動盲目。而紅旗渠精神的本質是群眾觀,具體說來就是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是科學的實踐論、人民主體論。對正處于各種觀念重塑期的大學生進行紅旗渠精神教育,有利于大學生真正認識自我,認識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與人民群眾的感情,有利于大學生在致力于客觀事物的基礎上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其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
三、將紅旗渠精神融入大學生德育教育的途徑
在高校中弘揚并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艱巨,要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更要付之于行動,要堅持發(fā)揚,也要堅持與時俱進。將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紅旗渠精神融入德育教育,需要不斷探索和改進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將紅旗渠精神和德育教育二者形成合力,提高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實效性。
(一)將紅旗渠精神同校園文化建設有機融合。當代西方大學在德育教學中,非常注重環(huán)境育人的功效,我國高校在德育教學中應當充分借鑒西方這一隱性的,不是一味說教的德育教學方式。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堅持校園軟件、硬件設施建設兩手抓,突出文化氛圍,注重環(huán)境對學生的積極影響,積極營造德育教育的氛圍和環(huán)境。西方的德育教學實踐已經(jīng)證明,先進的、充滿正能量的校園文化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的成長,能夠培育他們高尚的人格,同時也能培養(yǎng)他們的民族精神,可以說,校園文化建設能夠真正發(fā)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功效。將紅旗渠精神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要充分應用一切渠道廣為宣傳,可以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校報、校內(nèi)網(wǎng)等傳播渠道傳播紅旗渠故事,也可以建造紅旗渠主題雕塑、紅旗渠精神文化廣場、文化墻體等硬件設施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使紅旗渠精神在校園中處處存在、處處彰顯、處處影響廣大學生,以紅旗渠精神推進校園文化建設,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形成。
(二)在課堂教學中講授紅旗渠精神并進一步挖掘。課堂教學是傳授知識,弘揚精神文化的主要陣地,最為直接有效。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適當加入紅旗渠精神講解,特別是“兩課”教學中更要充分弘揚紅旗渠精神。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做到兩方面內(nèi)容,一是要突出實效性和針對性。要深入研究當前大學生的關注熱點、焦點,特別對大學生在人生價值觀上的迷茫,準確把脈,找準銜接點,將紅旗渠精神所弘揚的主流文化、正能量灌輸?shù)綄W生思想中,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二是要進一步改變教學方式,改變單一的說教方式和研讀枯燥的理論,要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可以采用學生試講、焦點辯論等形式加深學生對紅旗渠精神的理解,將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融入到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中。
(三)在大學生社會實踐中弘揚紅旗渠精神。社會實踐是大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在社會實踐中,要充分發(fā)揮大學生的實踐主體地位,這也是紅旗渠精神的應有之義,要組織大學生到農(nóng)村、社區(qū)中從事勤工儉學、社會調查、志愿服務等工作,了解群眾,培養(yǎng)同群眾的感情,同群眾一起解決問題,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同時,要組織大學生到紅旗渠紀念館、青年洞等紅旗渠精神發(fā)源地去實地考察學習,聆聽紅旗渠修建者現(xiàn)身說法,或者進行爬山、抬石頭、砌墻等體驗,讓學生在第一線體驗、品味并學習紅旗渠精神。
作者:王偉玲單位:安陽工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