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扶貧科學發展學習報告范文

扶貧科學發展學習報告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扶貧科學發展學習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扶貧科學發展學習報告

我們緊緊圍繞“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求真務實,闖出一條欠發達地區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成功之路”這一實踐載體,密切結合扶貧開發“減少貧困,增加收入,縮小差距,構建和諧”的總體奮斗目標和整村推進、異地扶貧、轉移培訓、產業扶貧、社會扶貧五大平臺,團結和帶領廣大干部群眾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在學習中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在扶貧開發實踐中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促進了扶貧開發科學發展。

第一,著力踐行第一要務。扶貧開發服從和服務于科學發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斷解放和發展貧困地區生產力,加快貧困地區經濟社會文化和諧發展,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制約我省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因素較多,最大難題就是項目資金嚴重缺乏。為此,我們積極采取多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向國務院扶貧辦等有關部門和對口幫扶的省反復匯報我省扶貧開發的特殊性、緊迫性、艱巨性和長期性,爭取國家把我省農牧區按特殊貧困類型對待,得到了國務院扶貧辦和省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年,國家投入我省財政扶貧資金52070萬元,比年增加6315萬元。增長13.8%。援助幫扶資金3780萬元,比年增加220萬元。從而為貧困地區加快科學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第二,著力落實以人為本。在扶貧開發項目實施中,我們始終把各族貧困群眾作為最高價值主體,把為貧困群眾謀利益作為最高價值追求,把實現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作為最高價值目標。做到了“四個尊重”(尊重群眾、尊重規律、尊重實踐、尊重創造)和落實貧困群眾“六權”(扶貧開發政策知情權、項目選擇權、資金使用權、項目實施權、監督管理權和效益享受權),極大地調動了貧困群眾參與項目選擇、實施、管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第三,著力推進貧困地區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實踐充分證明,過去“頭疼治頭、腳痛醫腳”的單一的扶貧開發措施難以根治貧困。因此,我們在實踐科學發展觀中加大項目資金協調整合力度,項目村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標準,實行綜合扶貧開發,在扶貧開發內容上力求經濟、生態、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五位一體”推進;在扶貧開發途徑上實行整村推進、產業扶貧、異地扶貧、“雨露計劃”、社會扶貧五大工程同步實施。一是實施整村推進工程改變面貌。年多方籌資4.9億元,在39個縣(市、行委)的366個貧困村實施了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工程,扶持貧困戶6.03萬戶,覆蓋貧困人口27.4萬人,項目村基本實現了戶有增收項目、村有特色產業和水、電、路“三通”,學校、衛生、廣播電視“三有”目標。二是實施異地扶貧工程改變生存發展環境。立足于生態保護和貧困群眾生存發展環境改善,多方爭取投資3195萬元,實施了異地扶貧開發項目25個,搬遷安置貧困戶1768戶、8438人,基本實現了有住房、有產業、有飲用水、有照明電、有硬化道路、有學校、有衛生室、有廣播電視“八有”目標。三是實施“雨露計劃”促進就業。投入實施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雨露計劃”資金近400萬元,培訓貧困勞動力3790人,轉移就業率達到95%以上,月人均收入1000元以上。四是實施產業扶貧工程增加收入。認定了30家國家級和省級產業化扶貧龍頭企業,投入無償扶貧資金547.5萬元,引導貼息貸款4000萬元,重點扶持了16家扶貧龍頭企業,直接和間接帶動5.3萬貧困農牧戶增收,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五是實施社會扶貧工程加快發展。為了使全社會參與扶貧工作,強化了定點扶貧舉措,加大了定點扶貧力度。11個中央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共投入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幫扶項目資金634.7萬元,引進項目資金510萬元,實施各類項目29個;110個省直機關單位定點幫扶273個貧困村,共投入幫扶項目資金658.81萬元,引進項目資金3655萬元,實施各類項目56個;567個州、地、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幫扶546個貧困村,投入幫扶資金850.7萬元。引進項目資金3540.67萬元,實施各類項目57個。通過實施以上五大扶貧開發工程,推動了貧困地區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第四,著力加大統籌兼顧的力度。我們充分運用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著力加大統籌兼顧的力度,重點突破,整體推進。一是統籌兼顧不同地區貧困群眾根本利益。針對農村牧區扶貧開發項目投入成本不同和物價上漲的情況,我們于年提高了扶貧開發整村推進扶持到戶項目投資標準,農業區由每戶3500元提高到5000元,牧業區由每戶5000元提高到6500元,既兼顧了不同貧困群眾根本利益,又提高了扶貧開發整村推進水平。二是統籌資源創建扶貧開發特色示范基地。為探索一條整合資源、集中連片、綜合開發、規模經營、長期效益的扶貧開發科學發展之路,我們不失時機地指導各地以實施整村推進工程為平臺,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創新多種扶貧開發模式,整合各類資金9000多萬元,優化各類生產要素,在三種不同類型的貧困地區建設了8個扶貧開發特色示范基地,23個貧困村、4104戶、19415人直接受益,年人均增收200多元。從而初步建立了政府引導、扶貧搭臺、部門聯動、群眾主體、企業參與、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的產業化扶貧長效機制。三是創建村企結對互利共贏長效發展機制。為探索和創建“以企帶村、以村促企、互利共贏”的長效發展機制,年在全國率先開展了“村企共建”活動。84家龍頭企業與103個貧困村建立了共建關系,開展了產業帶村、項目扶村、招工幫村、教育興村、黨建促村等多種形式的共建活動,共投入貧困村資金和物資折價1800多萬元,吸納1500多貧困勞動力在企業就業,達到了農牧業增效、農牧民增收和企業實力增強三大目標。

第五,著力為貧困群眾排憂解難。在深入學習實踐活動中,大興調查研究、求真務實之風,心系于民,請教于民,問計于民,著力把解決貧困群眾最迫切、最直接、最現實的困難和問題,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貧困農牧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年,我們深入到36個縣138個鄉鎮414個扶貧開發項目點,體察民情,了解民意,匯集民智,現場辦公,共為貧困地區解決和協調落實整村推進、基礎設施、產業扶貧、異地扶貧等方面的項目53項,資金1005萬元,已下達資金803萬元,深受各族貧困群眾歡迎和贊揚。

經過多方共同努力實踐科學發展觀,年,我省穩定解決了18.74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25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830萬元,比年增長12.4%;貧困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170元,比年增長10.9%。從而為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在更高層次上建設新做出了新貢獻。

黨的大充分肯定了我國扶貧開發的巨大成就,并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出發,充分考慮到扶貧開發的艱巨性和長期性,站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局戰略高度,提出了到2020年“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的扶貧開發奮斗目標和“一個加大、兩個提高”的新要求。我省是全國最典型的特殊類型貧困地區,扶貧開發形勢十分嚴峻,要如期實現黨的大提出的到2020年“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的奮斗目標,史命光榮,任務艱巨。一是貧困人口比例高。按照年的扶貧標準,截至年底,全省還有貧困人口75.7萬人,占全省農牧民總人口的21%,遠遠高于全國貧困發生率4.6%的平均水平。同時,按照黨的屆三中全會關于實行新的扶貧標準要求,我省的貧困人口將會大幅增加,扶貧開發任務更加艱巨。二是貧困程度深。目前,我省貧困人口集中分布在青南高寒牧區和東部干旱山區,地域條件差,環境嚴酷,有18.5萬貧困人口就地實現脫貧的難度很大,需要異地搬遷。同時,受自然資源、地理位置、人口素質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約,貧困地區主導產業培育成本高、難度大,尤其是青南牧區在產業發展上舉步維艱。三是致貧因素復雜。因災、因病致貧、返貧仍然十分突出。如年由于受低溫和雪災影響,全省有7.6萬人返貧。四是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年,25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牧民人均純收入與全國4140元和全省2683.78元相差1622元和165.78元;全省貧困村人均純收入1055元與全國和全省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相差3085和1628.78元;貧困地區農牧民人均純收入與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為1:4,差距進一步擴大。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縮小差距,實現共同富裕,需要我們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

黨的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深入貫徹落實好黨的大和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到2020年“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的奮斗目標和“一個加大、兩個提高”的新要求,就必須把科學發展觀貫穿在扶貧開發事業的始終,創新扶貧開發理念,轉變扶貧開發模式,構建扶貧開發機制,破解扶貧開發難題,提高扶貧開發水平,加快脫貧致富進程。這既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又是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的緊迫任務和重要保障。

第一,更好地踐行發展這個第一要義。與全國相比,我省農牧區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較低層次,貧窮落后仍然是基本省情。扶貧開發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斷提高貧困人口的素質技能,不斷改善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不斷增加貧困人口收入,不斷提升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從而實現我們黨更好地代表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因此,我們要按照“保發展、保民生、保穩定”的要求,更加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廣泛爭取扶貧開發資金,著力構建大扶貧開發格局,不斷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加快貧困地區科學發展,逐步縮小地區差距、城鄉差距和貧富差距,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二,更好地堅持以人為本這個核心。把以人為本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體現了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進步的主力軍。因此,我們要更加親民、愛民、為民、惠民、富民,牢固樹立并踐行一切為了貧困群眾、為了貧困群眾的一切和努力實現貧困人口全面發展的理念,以各族貧困群眾“是否答應、是否高興、是否滿意”為扶貧開發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把貧困人口作為扶貧開發的首扶對象,把貧困人口的能力建設作為扶貧開發的根本任務,把實現貧困人口的全面發展作為扶貧開發的奮斗目標,突出扶貧開發的針對性、全面性和有效性,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貧困群眾的根本利益。

第三,更好地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這個基本要求。我省農牧區多種貧困并存,既有歷史性貧困、社會性貧困、生產性貧困,又有疾病性貧困、災害性貧困和生態性貧困。過去,我省采取相對單一的扶貧開發措施,難以從根本上治理貧困。因此,在今后的扶貧開發中按照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以實施扶貧開發五大工程為平臺,著力創建各類資源“整合式”、內容“綜合性”、方式“一體化”、管理“科學性”的扶貧開發模式和長效機制,全面推進貧困地區經濟、生態、政治、文化、社會“五位一體”的建設。

第四,更好地堅持統籌兼顧這個根本方法。牢固樹立和踐行“大扶貧”的理念,著力實施群眾主體,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統籌規劃,整合資源,連片開發,綜合治理,整體推進扶貧開發戰略。努力實現三個轉變:即在扶貧開發力量上由單純依靠扶貧開發部門向各部門和全社會齊抓共管轉變;在扶貧開發投入上由扶貧開發專項資金分散投資向整合各類資金集中扶持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轉變;在扶貧開發方法途徑上由單村獨戶實施扶貧開發項目向統籌規劃、連片開發、綜合治理、區域推進、合作經營、聯戶經營、村企共建、整村推進等多種形式并舉轉變。更好地統籌兼顧青南牧區、環湖地區、東部干旱山區和貧困群眾的需求與利益,實行區別對待的扶貧開發政策措施,實施有針對性的扶貧開發項目,努力實現不同的貧困地區和各族貧困群眾之間協調發展。

第五,更好地堅持開放開發。深入貫徹落實好科學發展觀,必須更好地堅持開放開發,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倳浽诩o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講話中強調:“我們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質量,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我省貧困地區尤其是地廣人稀的牧區,由于思想觀念相對封閉,缺乏資金、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所以資源優勢難以變成經濟優勢,市場經濟發展程度與發達地區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必須實行扶貧開發與對外開放相結合,走出一條以開放促開發、以開發促發展的道路,既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又是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的迫切期待,更是實現共同發展、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為此,一要強化開放觀念。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搶抓國家擴大對外開放的新機遇,牢固樹立和發展與時俱進的“大扶貧、大開放、大開發、大發展”的觀念,以新觀念催生扶貧開發對外開放新舉措,以新舉措促進扶貧開發模式新變革,以新變革推動貧困地區新發展。二要強化定點扶貧。堅持定點扶貧單位不撤,定點扶貧人員不散,定點扶貧政策不變,不定期點扶貧力度不減。突出開放開發,深化定點扶貧內涵,拓展扶貧領域,提高扶貧綜合效益。加大考評力度,表彰先進,鞭策后進,著力構建定點扶貧長效機制,縮小城鄉發展差距。三要強化扶貧合作。按照以開放促開發、以開發促發展的思路,以實施扶貧開發整村推進、產業化扶貧、連片開發等重點工程為平臺,鼓勵和支持國有民營企業、中介組織、民間組織、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參與扶貧開發。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采取群眾參與、資源入股、資金入股、合作開發等多種扶貧開發模式,實現各種生產要素優化配置,促進貧困地區優勢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加快各族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進程。

第六,更好地堅持科技扶貧。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必須堅定不移地走科技扶貧致富奔小康的發展道路。我省貧困地區之所以貧困,主要是生產力水平低。生產力水平低,關鍵是貧困勞動力素質低,科技水平低。這與科技飛速發展的新形勢要求極不適應。因此,在新階段,我們要把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和著力點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貧困群眾素質的軌道上來。一是加大科技人員指導力度。我省扶貧開發系統農牧業工程咨詢中心擁有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25名和高層次專家庫人才40名。在實施連片開發特色優勢產業等重大扶貧開發項目中,我們要多措并舉,充分發揮科技人員全程參與指導貧困地區科技扶貧的重大作用,提高項目科技含量和科技扶貧水平。二是加大實用技術推廣力度。以每戶有一名“科技明白人”、科技興農興牧、富村強村為目標,以掌握和運用農牧業“良種、良法、抗災”實用技術為主要內容,以實施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工程為平臺,組織科技人員進村入戶,有針對性地開展科技培訓和服務,增強項目戶實際操作能力,提高應用技術水平和項目效益。三是加大“雨露計劃”實施力度。按照培訓貧困農牧民、提高貧困農牧民、轉移貧困農牧民、富裕貧困農牧民、減少農牧民的思路,加大“雨露計劃”的實施力度。以省內外“雨露計劃”基地為主體,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堅持短中長期培訓并舉,實行定向招生,訂單培訓,達到“一人培訓,終身受益,一人務工,全家脫貧”的目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毛片美国一级j毛片不卡|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麻豆传播媒体app大全免费版官网 麻豆传播媒体免费版官网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日本牲交大片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品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 日本人与黑人videos系列| 亚洲av第一网站久章草| 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免费黄色大片网站| 老司机成人影院| 国产剧情jvid在线观看| 亚洲jizzjizz妇女|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强迫的护士bd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线码欧美成人| 日韩A无V码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高清手机在线视频|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真实的国产乱xxxx在线| 午夜国产羞羞视频免费网站| 色偷偷91综合久久噜噜| 国产人人为我我为人| 黄瓜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天天色天天射综合网| 七次郎在线视频永久地址| 摸BBB揉BBB揉BBB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映画| 晓雪老师下面好紧好湿| 亚洲av日韩av无码av|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 | 1819sextub欧美中国|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99久久超碰中文字幕伊人| 天堂亚洲国产日韩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