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工作匯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關于貫徹落實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年重點工作安排》和相關醫改工作會議精神,我市積極推進全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一是實行五統一政策。
新農合由衛生部門移交至社保部門后,全市實行新農合城鎮居民統一政策、統一管理部門、統一籌資標準、統一市級統籌,并實現了統籌地區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即時結算。
二是提高籌資標準。
全市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籌資標準分別由原來的220元和154.3元全部提高到人均300元,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210-260元。新農合每年每人繳費40元,各級政府補助260元。
三是擴大覆蓋面。
全市職工醫保參保22.8萬人,參保率達到95%;城鎮居民參保36.2萬人,參保率達到90%,新農合參保97.66萬人,參保率達到96.31%。同時,采取多種措施,積極落實靈活就業人員、未建立勞動關系的農民工等人員選擇性參保政策。目前,我市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醫保61063人,農民工參加職工醫保3005人。
四是提高保障水平。
新農合省、市、區(縣)、鄉四級報銷比例分別由45%、55%、65%、75%提高到目前的60%、70%、80%、90%。全市新農合四級醫療機構報銷比例較去年分別提高15個百分點,新農合政策范圍內住院支付比例已達到70%。同時增加城鄉低收入居民臨時救助,最高救助限額為1萬元,重大疾病最高限額20萬元,全市納入救助對象的54456名農民全部由民政部門資助參加了新農合,參合率達100%。
五是擴大病種保障范圍。
將統籌地區兒童先天性心臟病保障病種從4種擴大到15種,將重性精神病等重大疾病以及22種慢性病、高原病、地方病全部納入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門診統籌特定慢性病保障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