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科技期刊在學術交流與質疑的意義范文

科技期刊在學術交流與質疑的意義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技期刊在學術交流與質疑的意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科技期刊在學術交流與質疑的意義

1學術交流與質疑的價值

1.1沒有交流和質疑就沒有科技的進步和發展

學術交流是科學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家通過交流探索研究方向、深化科學認識,是考查、提升其研究能力的主要途徑。中國機械自動化所研究員張開遜說,1690年法國物理學家帕潘在巴黎科學院的學術交流會上用拉丁文發表了一項利用蒸汽動力做功的實驗結果,當1695年法文譯本傳到英國后,啟迪了世界最早的蒸汽機的研制,從而引發后來波及全球的產業革命。學術交流最重要的價值在于科學思想的交流,正是緣于學術交流,發端于個體頭腦中的智慧成為啟迪和影響文明進程的力量。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科學學家貝爾納認為18世紀科技發展逐漸減緩,科技發明的數量遠遠低于17世紀,其原因主要就是不同學科互不通氣,導致對各個學科領域相互關聯的認識大大落后,充分說明創新需要不同學科的學術交流。羅森勃呂特在哈佛大學餐廳設立科學討論會,控制論、計算機、博弈論、神經控制論、人工智能都誕生于研究者們“餐桌上的思想火花”的碰撞。科學家是科學知識的創新者,也是爭鳴、質疑的大師,通過懷疑可使其個人的認識越來越得到同行的承認,而重大的質疑往往是科技進步的先導[1]。

1.2學術交流與質疑的現狀

在科研經費中,有一項是用于學術交流的費用。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馮長根指出,這項費用應當占到總經費的10%,左右,可是目前遠遠達不到[2]。據統計,2000—2010年我國高影響力論文(被引次數位列各學科前1%,)有4,529篇,其中僅59篇在我國期刊發表[3]。SCI期刊的主編們都非常奇怪,全中國所有沾帶科研的單位為何將他們編的一個“科學論文索引”,作為進行成績和才能衡量的主要指標。其中對SCI的盲目追求也容易導致以單位名義弄虛作假的行為大量發生。因此,我們必須扭轉過分追逐SCI的壞風氣,逐步改變將職稱評定、項目申報、績效、獎金與SCI論文掛鉤的現狀,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學術評價體系[2]。并且,在重學術權威的文化氛圍下,有出現“一言堂”的情形,質疑者或不敢發言,或發言受到冷漠,使質疑“難產”。加強學術交流和質疑的機制建設,也是是避免學術思想被權威、權勢及其他利益影響的迫切需要[4]。雖然垃圾會議、垃圾論文是社會不可忽視的現象,但為了改善中國的“學術生態”,我們仍應提倡多開展學術交流。除了改善交流的方式,還必須提高交流的質量,改變學科門戶主義現象,扭轉過分追逐國外評價的壞風氣。要加強學術交流與質疑、改善“學術生態”,首先必須營造一種學術民主、只對事不對人的活動氛圍,才能改變普遍存在的怕得罪人的心態,這也是人文關懷的內容之一。其次,應加強國內期刊自身建設,為專家、學者學術質疑提供良好的“硬件”設施,如優化編輯流程、用稿機制,公平、公正審稿;在形式方面提高數字化、網絡化、電子化的轉化,為學術信息的傳播建立廣泛通道等。

2科技期刊在加強學術交流質疑中的作用

科技期刊是傳播科技知識和研究成果的公共平臺,其所處的位置決定了其正確導向作用和準確指引方向的價值,因而不能容忍虛假和誤導。科技期刊在傳播知識和成果過程中,自然起到了學術交流的橋梁作用,毋庸置疑地也扮演著質疑的裁判者角色。科技期刊作為學術舞臺,為其提供了表現的場所和表演的機會。

2.1開放的審稿制度的建立

審稿是期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障學術期刊的質量與水平發揮著關鍵性作用。篤守三級審稿和同行評議制度是提高科技期刊學術質量的關鍵。誕生于1416年威尼斯共和國的專利評審方面的“同行評議制度”今天已經成為國際學術期刊界通行的學術水平評價手段。而我國沿用的基本是從前蘇聯引進的“三審制”,即在編輯部內部完成編輯的初審、編輯部主任復審和主編終審,具有較強的計劃性和主觀性,也由此產生了時效差、缺乏客觀公正、易失誤等缺點[5]。如今面臨著同行之間的巨大競爭壓力及國內外科技交流的迫切需求,開放的審稿制度有利于提高審稿效率,廣泛地借助同領域專家學者的聰明才智,彌補了編輯人員知識面的相對不足,為學術交流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促進學術爭鳴[6]。開放式審稿制度的建立,公開審稿相關信息有助于增強審稿人的責任感,使審稿過程中編輯和審稿人的潛在利益關系更加透明化,減少人情稿和關系稿,取代封閉壟斷式的稿件錄用形式,促使學術環境更加公正[7]。在審稿過程中,審稿人通過展示其學術責任和專業知識,有利于在學術圈內贏得更廣泛的尊重和認可。如中國抗癌協會主辦的核心期刊《中國腫瘤臨床》嘗試建立開放的審稿體系,作者通過網絡平臺可以及時了解自己稿件的審核意見,利用編輯部提供的申訴或辯論體系,對不合適的意見與編委會專家進行辯駁和討論,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學術水平;期刊也由此提高了論文的學術質量,擴大了學術關注度,達到了雙贏的目的。

2.2打造透明的爭議平臺

科技期刊實現了學術成果的交流和傳播,是服務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平臺。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期刊內容和形式上更加豐富多彩,借助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期刊可以圖像、音像等內容,使學術內容更加立體、客觀、兼容、透明,促進學術界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8]。在形式上,建立OA出版、優先數字出版等,將新成果第一時間展現在科技工作者面前,促進科研評價發展,使科研更加開放。開放獲取(OA出版)的核心,是通過數字化、互聯網、數據庫等新傳播形式,促進學術信息的開放,使科研成果在全球范圍內廣泛地使用和分享。開放存取期刊通過網絡提供數字化的在線服務,允許作者免費閱讀、下載、復制、傳播、打印、檢索,制作索引及軟件數據等,研究人員群體的覆蓋面相較傳統期刊更大更廣,消除了因為科技期刊高昂的訂閱費用所導致的經濟障礙,將學術論文的版權重新回歸到作者手中,促進了全球學術資源的共享與傳播[9],滿足了科研人員對于學術信息的即時性、高效性和多元性的需求;有利于編輯、作者、讀者與評審者之間的互動,促進科研人員之間正式、有效、及時、公開的學術交流,甚至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學術腐敗、打擊學術不端,有利于營造開放、透明的學術生態環境。優先數字出版將通過同行評議、達到出版要求的學術論文在網絡上以單篇論文為單位、以PDF文檔的形式,在正式按期次成冊印刷出版前,在線優先發表。如《中國腫瘤臨床》期刊與中國知網簽訂優先出版協議,使論文第一時間在“中國知網”上發表,可以早于紙質刊10天出版,作者的研究成果首發權從而及時得到確認。優先數字出版大大提高了學術期刊數字出版的時效性,提升了科研成果的傳播效率和期刊的影響力。同時,借助全球通用的DOI服務,優先出版的論文將受到更多讀者的關注,使得論文的總引用數據合理增長。對廣大學者而言,沒有什么比自己新的學術觀點能夠在學術圈快速進行交流更為重要。

2.3建立獎懲分明的制度

隨著知識大爆炸時代的到來,一系列不和諧的學術腐敗和學術不端也逐漸顯現,不僅損害了科學工作者形象、損害了科學的真實和嚴肅性,而且浪費了社會資源,敗壞了學術風氣和社會風氣,甚至會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若涉及到侵權行為還會構成版權侵犯[10]。科技期刊是學術作品發表的重要載體,肩負著捍衛科技論文科學性、弘揚良好學風、杜絕學術不端、肅清學術環境的重要責任[11]。作為學術期刊,可從下列渠道加強對學風的要求,制止學術不端:通過規定作者投稿前簽署投稿責任聲明、提供倫理委員會批文、提供臨床試驗注冊號等文件,實行作者承諾書和單位審核制度,督促科研學術單位對學術論文的真實性進行嚴格的內部審查;建立健全嚴格的審編制度,篤守三級審核和同行評議,應用“學術不端文獻檢索系統(AMLC)”、論文相似性檢測等網絡工具,檢測抄襲、剽竊、篡改等不端行為,杜絕刊登和弄虛作假、學術不端的論文;積極加入期刊協作團體,如“中國醫學期刊編輯與出版倫理委員會(CCMJPE)”“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ICMJE)”等,在制定相關出版規范制度上發揮主觀能動作用;與高校、各級科研部門、數字網站、評獎委員會建立合作,從學術評定、職稱晉升、科研項目申請、工作考核各方面對學術不端行為進行全面通報和相應懲罰;發揮讀者群體的監督作用,鼓勵對學術不端稿件的舉報,對經查實的學術不端稿件的舉報者給予一定的獎勵,以增強社會監督力度[12-13];提高編輯的道德責任和學術素質,防止以編謀私,對關系稿、人情稿相關的編輯進行批評教育,將稿件質量放在第一位,嚴格把好稿件審核的第一關[14-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视频国产99| 欧美xxxxx做受vr| 四虎影视永久免费观看地址| 性一交一乱一伧老太|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尤物丿| 国产一级特黄高清在线大片| 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 在线观看亚洲免费| 一本到中文字幕高清不卡在线| 日本在线观看一级高清片|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正在播放国产乱子伦视频| 免费观看欧美一级特黄| 色婷婷五月综合丁香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18一20岁一级毛片| 图片区偷拍区小说区| jlzzjlzz亚洲乱熟在线播放| 成年女人色毛片| 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樱花视频www|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别进去| 6080yy三级手机理论在线|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久热中文字幕无码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美免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 日韩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免费成人网| 欧美特黄一免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男朋友想吻我腿中间部位 | XXX2高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日本bbwbbwbbw| 久久久影院亚洲精品| 日韩三级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视频高清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