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技期刊構建智庫的路徑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科技期刊構建的智庫屬于媒體型智庫。媒體型智庫是指以媒體為主體建設的智庫,其核心目的是通過深入挖掘信息知識的價值形成新的智力產品??萍计诳⒚襟w型智庫具有以下優勢:
(一)資源優勢科技期刊大多依托于高校及科研院所,作者遍及各大知名院校、企業、研究院,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專家學者,科技期刊可以借鑒專家對于科技發展趨勢研判的準確性及對資訊解讀的專業性,形成權威學術社群,從而彌補了大多數媒體型智庫在學術上不夠專業的缺陷,其豐富的人才與信息資源也為智庫的建設奠定了優質的智力基礎。
(二)媒介優勢期刊作為媒體,天生具有傳播的特點。先進國家的智庫建設非常重視媒體對科研成果的宣傳和輿論引導,通過大眾輿論對公共決策形成引導是其重要的運行方式??萍计诳梢岳闷湟呀浶纬傻膫鞑ビ绊懥εc科技學術基礎,針對熱點話題舉辦講座與論壇,從自身優勢出發,整合各家觀點,取其精華形成智庫產品進行廣泛傳播。另一方面,科技期刊又能為學術成果的發表提供平臺。
(三)獨立優勢由于發展的原因,國內大多數智庫都依附于政府部門作為其智囊團而存在,在經費和管理上缺乏獨立性,觀點易受領導決策的影響。而媒體作為相對獨立的機構,建設智庫可以擺脫這個弊端,通過科技期刊影響力匯聚各方專家的觀點,避免產生的智慧成果僅代表一家之言,從而做到更為全面和客觀。
二、現階段存在的問題
(一)智庫研究水平較低據統計,我國各類智庫已超2000家,這個數量比美國統計的智庫數還要多,但從影響力來說,能夠在國際上獲得認可、在公共事務處理上能夠發揮重要作用的微乎其微。在創新能力與研究水平上與國際一流智庫相比也存在較大的差距,突出表現在研究成果的質量和選題視野的滯后,對于具有前瞻性、指導性、戰略性的問題沒有深入研究,不少智庫的研究報告只停留在膚淺的媒體評論與字面材料分析上,并未達到國家對智庫建設的要求。
(二)智庫定位不清晰近幾年,我國智庫建設在數量上呈現激增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智庫的泡沫化、泛化和低水平傳播傾向。一些不具有建立智庫資質的機構也搖身一變設立智庫,甚至有一些機構連運行機制和團隊都尚未建設完成,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影響力拓展,使得智庫成為了低水平、定位不清的信息傳播平臺。
(三)智庫經費支持存在雙重不足國內智庫存在著政府資助和社會支持雙重不足的情況,曾有一篇報道指出,“一家半官方研究機構,其經費來源中只有2%來自主管單位的資金撥款,27%為委托課題費用,63%的資金來自一家美國慈善基金和一家德國跨國企業的資助。而美國智庫的發展經費主要來源于政府委托課題資助和社會捐贈;德國智庫的發展80%以上依靠政府全額資助?!苯涃M支持的不足必然會導致智庫從其他途徑尋求資金支持。
(四)智庫發展環境缺乏公平性以委托課題為例,許多事業單位性質的智庫和高校性質智庫由于行政化優勢,很容易從主管部門獲取委托課題從而展開決策咨詢活動,而有些民間智庫甚至都無從知曉相關的信息,或者不被給予競爭的資格,即便參與了競爭也很可能在申報過程中被各種條件所限制。我國智庫發展的輿論環境、生存環境難以形成智庫間不同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三、科技期刊智庫構建路徑的建議
科技期刊辦智庫首先要找到適合的構建路徑,這是建立優秀智庫的前提和關鍵,也是科技期刊與智庫間平衡發展的關鍵要素。當前,智庫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新型智庫使其發揮參謀與完善民主決策的作用,是豐富和完善我國已有智庫內容的重要方式。
(一)重視智庫前瞻性?!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這個預,就是以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審視大勢和大局,認清機遇和挑戰,準確分析不利環境和有利條件,從而未雨綢繆、系統謀劃、趨利避害、贏得發展的主動權。科技期刊智庫的前瞻性體現在結合社會、經濟、政治等方面的發展規律,洞察世界科技和產業變革前沿趨勢,研究各地科技發展面臨的形勢和問題,前瞻性地提出未來競爭優勢的重點領域和重點布局,把握國家現實和長遠的科技發展需求,提出科技創新的發展方向、目標和重點任務,為科技發展的戰略選擇提供頂層設計,同時為科技期刊自身的發展提供政策服務和理論基礎。智庫在社會的治理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參考作用,是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體現。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智庫尤其是高端智庫作為建制化、專業化的咨詢研究組織,不僅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國家決策科學化和規范化的一種重要體現。例如,中科院智庫從我國科學技術與發展趨勢出發,提出《創新2050:科學技術于中國的未來》系列報告,通過持續不斷地對科技發展動態的跟蹤和數據分析,將情報分析與權威專家的智慧和專業研判相結合,提出了以科技創新為支撐的八大經濟社會基礎和戰略體系構想,設計了支撐八大體系建設的18個重要領域科技發展路線圖,并提出了走中國特色科技創新道路的政策建議。
(二)做大智庫平臺影響力“互聯網+”時代,智庫影響力的構成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一是做強智庫公共服務平臺。科技期刊智庫首先要優化完善公共服務平臺,不斷整合共建成員單位各類優質研究成果,發揮自身平臺專家資源庫的作用,以此為核心增強科研人員的凝聚力,將智庫平臺打造成為學科交流碰撞的匯聚地。二是傳播手段的變化使得智庫平臺擁有數目巨大的受眾。截至2017年12月,中國互聯網使用人數已超10.85億。智庫影響力的大小,往往決定著智庫研究成果對公眾的影響力大小。“互聯網+”時代使得智庫影響力可數量化、可測量化,這就是當前智庫影響力的構建、提升與以往的最大不同。智庫的傳播技術手段需要在結合現有的微博、微信、客戶端之外,開拓新的方式。三是利用傳媒平臺將社會互動和決策咨詢有機統一。傳媒平臺化使得互聯網時代智庫影響力和被影響者之間產生了互動,這一互動過程本身又構成了影響力的一部分。由于受眾的年齡、知識水平、社會層次等方面差異,互聯網時代智庫應當在互聯網傳播的運用、媒體交互上下功夫,改進智庫的表達方式,將晦澀、高深的問題,用準確而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引導輿論、逐步形成全民參與科技發展和決策的社會氛圍,從而提升智庫平臺的影響力。
(三)重視智庫宣傳推廣通過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多媒介交互、全產品融合的方式呈現全媒體式智庫,搭建信息采集平臺、傳播平臺與學術交流平臺,運用媒體互補打造現代的傳播體系。一是打造線下學術交流論壇??萍计诳衫米陨砻襟w資源定期舉辦學術論壇,通過每期選題策劃,調動專家學者們對相關話題的關注度,并將一部分參與度較高的學者聚集在一起,通過組稿的形式產生一批研究論文,為智庫的初級產品提供了儲備。二是利用微信、微博、分析報告等快媒體形式,策劃組織相關評選和品牌推廣活動,整合主流媒體及活躍度較高的新興媒體的平臺資源,吸納高校學者、傳播大鱷及自媒體人的力量,構建成資源整合、信息開放共享的傳播體系,為科技期刊智庫的建設、成果的推廣提供有效的資源保障和人力支持。三是提供可視化服務。充分利用媒體資源庫和媒體管理系統的平臺優勢,利用多媒體手段對智庫成果進行收集、整理、加工,形成可視化的產品,生動展示科技創新進展、成效及前景規劃。
四、結語
順應全面深化改革建立智庫平臺,為我國經濟、科技、文化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與決策參考是科技期刊的重要責任??萍计诳蚱乒逃杏^念,勇于創新,提升期刊的學術水平,將媒體與智庫融合發展,既可以提高科技期刊學術影響力,又可發揮智庫的社會服務功能。羅馬不是一天建成,智庫建設是百年大業,我國智庫發展總體還處于初級階段,要將機制視為基石,把人才和創新視作橫梁,傳播高質量的智慧成果,逐步建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國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