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技期刊稿件編輯加工關鍵技術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眾所周知,科技論文為科學技術的交流提供了平臺,技術人員主要是通過這樣一個載體去獲取以及傳播最新、最前沿的科學技術成果以及研究方向[1]。而科技期刊工作者所擔負的責任與使命是通過科技期刊這個載體將最新的科技研究成果及時地出去,以此來促進科技的進步。科技期刊稿件編輯過程中通常都需要進行一定的編輯加工等技術處理工作,以保證科技期刊的編輯質量,提高科技期刊的社會影響力。本文結合筆者的編輯出版工作實踐,對稿件編輯過程中的一些關鍵技術進行探討,以期為科技研究人員和科技期刊工作者提供借鑒與參考。
一、科技論文題名的擬定
(一)題名的定義
《現代漢語辭典》對題名的解釋為“標明文章、作品等內容的簡短語句。”題名是論文的整體概括,最能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2]。
(二)題名的要求
1、突出主題。最能反映論文最重要的特定內容,采用最簡明的詞語的邏輯組合。2、具體明確。內容具體,切忌含糊籠統。3、簡短精煉。多一字無必要,少一字嫌不足。《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GB/T7713-1987)規定,論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4、檢索性強。所用的詞語的邏輯組合必須有助于檢索,以及便于編制題目、索引等二次文獻和選定關鍵詞,。
(三)科技論文題名擬定實例
以某橋梁雜志稿件為例,題名擬定的具體要求及典型實例如下:1、不使用非公知通用的縮略語、首字母縮寫字、符號、代號、數學公式、方程式和化學成分結構式等。本專業學科內常用的縮略語在論文中首次出現時應加以注釋,以便跨專業學科和科技管理人員學習使用。2、不使用主謂賓結構完整的句子或疑問句,可以“題不成句”。避免使用具有宣傳鼓動性的狀語語式。不用標點符號。3、不連用同義詞和近義詞。如:“分析研究”。“分析”的過程就是“研究”,二者保留其一即可。又如:“分析與探討”“分析與計算”“研究與探討”等,二者取一即可。4、不使用與論文內容無關的自謙詞。如:“淺談”、“初探”等自謙詞。這些詞實為空話,對科技論文來說,有點多余,應該省略。
二、科技論文摘要的編寫
(一)摘要的定義
《文摘編寫規則》(GB/T6447-1986)對論文摘要的定義為:“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可見,摘要為介紹論文的主要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其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即不看全文便知其中心內容。
(二)摘要的分類
按摘要的不同功能來劃分,大致有如下3種:報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報道—指示性摘要。
(三)摘要的組成
橋梁雜志稿件大多采用報道性摘要,其應包括四要素,即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具體如下:1、目的:說明寫此文章要解決的問題。2、方法:解決問題的方法及過程。3、結果:試驗的數據、現象,確定的函數關系,觀察的性能、效果等。4、結論:對結果的總結與評價。
(四)摘要的寫作要求
1、以主題概念不遺漏為原則,要求結構嚴謹、表述簡明、語義確切,一般不分段,字數控制在200~300字。2、采用被動語態,如“對……進行了研究”的方式說明論文的目的。3、需著重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和創新。4、不重復標題中已有的信息;切忌把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和對論文內容的解釋、評論寫入摘要。5、不寫過去的研究細節和未來計劃,盡量少寫或不寫研究背景,杜絕文學性修飾與無用的敘述。6、不用圖表和引文,盡可能不用特殊字符和數學表達式。7、應采用國家頒布的法定計量單位和通用符號。
(五)摘要編寫存在的問題
摘要的編寫存在的問題主要有:1、摘要的要素不全或不具體,特別是方法、結果不明確,有的缺少研究目的;2、文字太短或空泛,不能提供有效信息;3、與引言雷同,研究背景性內容過多,與結語(結論)完全相同;4、沒有依據的自我評價。
三、科技論文主體部分寫作
(一)科技論文結構的要求
科技論文結構的主要要求包括:①緊密圍繞文章主題;②層次清晰;③主次分明;④結構完整。
(二)科技論文主體部分寫作方法
科技論文主體部分一般由3部分組成,即引言、正文、結論。
1、引言
報道性科技論文(如:分析、研究、計算類)的引言應包括:研究的必要性、前人研究的相關情況和存在的欠缺、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內容以及研究方法和相關結果。對于陳述性(如:設計、施工類)科技論文,引言可僅介紹論文的寫作背景(如:工程概況)。例:以某橋梁雜志2012年第1期稿件“廣珠鐵路虎跳門特大橋主拱設計”。
2、正文
無論何種類型的科技論文,其正文內容都離不開論點的提出、論據的交代、結果的得出及討論這4個方面。將某橋梁雜志稿件的基本結構大致分為5種:遞進式、連貫式、比較式、并列式、總分式,其劃分以各章節、段落之間的關系來確定[3-4]。(1)遞進式。遞進式在圍繞中心論述時逐步深入。其過程基本是由論述現象轉入具體分析,再由分析提出應對措施,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寫分析研究類的論文宜于使用這種結構。例:以某橋梁雜志2012年第3期稿件“華南沿海地區橋梁摩擦樁基礎沉降研究與處理”。該文正文首先論述了發現深圳某跨海大橋右幅61號墩墩頂高程異常的現象,進而對該橋11個摩擦樁基礎橋墩進行了全面測量,發現這11個摩擦樁基礎橋墩均產生不同程度的沉降,為發掘引起該現象的本質原因,對基礎沉降進行分析(芯樣分析及地基承載力驗算),得出結論[該橋墩基礎出現沉降的主要原因是基礎的持力層(強風化輝綠巖)遇水軟化,造成地基承載力下降],根據得出的結論采取相應處理措施(在該橋墩樁底進行壓力注漿),然后進行靜載試驗驗證該措施的效果。該文逐層遞進,使問題論述得深入、透徹。寫這類論文要注意安排章節層次時緊密圍繞主題,章節層次間的依次深入。既要防止雜亂無章,又要避免在深一層次敘述時偏題。(2)連貫式。連貫式是按照事件發生的過程安排章節層次。如試驗類論文,其文章結構大致為:試驗模型的情況→試驗裝置及過程→試驗結果和討論。其特點是相鄰兩章節次序不能顛倒,如不能將試驗結果放在試驗過程前面敘述。該文正文首先論述試驗模型的設計與制作,再論述試驗裝置及過程,然后介紹用于與試驗結果對照的有限元模型的情況,最后分析有限元與試驗結果。該文按照試驗進行的順序來安排結構,條理清晰。以連貫式安排結構要注意主次分明,重點突出。不能顛倒主次,重點內容寫得少,而非重點內容寫得多。(3)比較式。為研究某一課題,往往需要對幾個方案進行對比分析,從中優選出一種方案。該文正文第3節、第4節均為方案比較,首先列舉出備選方案,然后通過一系列的比較標準綜合考慮得出優選方案,注意在后文中需要說明優選的方案是否實施,若沒有實施,比選的過程將無意義。比較論述要注意選擇好比較項,使其具有比較性、典型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沿用的標準要統一。(4)并列式。并列式是以素材的性質分類并列安排層次,逐一論述。各層次之間基本沒有關系,僅需圍繞本層的中心分別論述。(5)總分(分總)式。總分式是先將論文內容進行總的概述,再對各論點分別展開論述或說明。分總式正好相反。(6)綜合運用。在寫作實踐中任何一篇論文可能都不是只使用一種結構,而是綜合運用多種結構。如章節以一種形式安排,而段落使用另一種結構形式。要視論文的具體情況對這5種基本結構進行選擇。
3、結論
結論是文章的主要成果的提煉,是在總結前文結果后提出的主要論點。結論的內容包括:實驗上的驗證;應用上的改進;理論上的創新;建議和設想。結論部分應與文章目的對應,摘要、前言中提出目的,結論部分對應給出回應。陳述性(如:設計、施工類)科技論文可能得不出明顯的結論,結論可對前文所做的工作進行必要的討論。例:以某橋梁雜志2015年第1期稿件“廣西貴港西南大橋主橋設計”。四、結語科技期刊編輯的專業素養體現在文字處理能力、編輯規范能力以及學術研究能力,這是科技期刊編輯需要在工作實踐中日積月累不斷學習和修煉的內容,且應與時俱進。作為科技期刊的青年編輯,應該承擔更多責任,肩負更多使命,且勇于擔當,在日常工作中始終保持飽滿的工作熱情,愛崗敬業,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知識儲備[5]。本文結合筆者在科技期刊稿件編輯過程中的實例,對科技期刊稿件編輯過程中的一些關鍵技術進行總結,以期與科技期刊工作者互相交流、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