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營工作回顧及打算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和上級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我局切實以“求科學發展之真,務項目建設之實”主題教育活動為契機,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為主線,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不斷深化服務體系,優化發展環境,推進結構調整,提升企業競爭力,整個民營經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為實現我縣民營經濟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打了堅實基礎。
一、民營經濟持續發展
今年以來,我縣民營經濟在次代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仍呈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資產投入不斷增加,速度效益齊頭并進,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在全縣經濟發展中的支撐帶動作用更加明顯:全縣民營經濟總產值實現51.2億元,同比增長21.1%,其中工業企業實現產值42.3億元,同比增長20.9%;實現銷售收入43.8億元,同比增長20.3%;實現增加值25億元,同比增長29.1%;民營企業達620戶,凈增12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60戶,實現產值17.9億元,同比增長34.2%,新上和擴改百萬元以上項目73個,其中100萬元以上29個,500萬元以上44個,民營經濟上交稅收21968萬元,同比增長18.7%,占全縣財政總收入的69.9%,納稅百萬元以上骨干企業36戶,比去年凈增了6戶,民營經濟上交稅金已成為我縣財政收入的主要財源,真正開創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良好局面。
二、服務質量不斷提高
1、積極開展誠信企業創評,進一步提高企業信用意識。為更好地樹立我縣民營企業誠信形象,營造民營企業良好發展環境,月份,我們積極推薦了晨陽燈業、生成、潤通燈業、千色顏料、天禧實業等5家骨干企業申報市誠信企業。目前,這5家企業全部被市誠信企業創評領導小組評為市一級誠信企業和誠信企業。
2、著力抓好技術職稱評定,進一步提高企業人才素質保障。為了提高企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今年,我們積極與勞動人事部門一道開展了非國有企業專業技術職稱評定工作。到目前為止,我縣共有135人初、中、高級職稱經市職改辦評定通過,其中,15人獲得高級職稱,46人獲得中級職稱,61人獲初級職稱。此外,今年以來,我們共為企業引進各類人才230余人,基本上緩解了企業人才奇缺的矛盾。
3、切實搞好對外推介力度,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實力。
為不斷提高我縣民營企業對外知名度,8月份,我們積極推薦了昂泰膠囊有限公司參加在廣州舉辦的第五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暨中韓中小企業博覽會。10月份,我們又推薦了三友泡塑有限公司參加了守合同重信用AA單位認定活動:進一步擴大了民營企業對外影響。
4、努力做好信息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企業管理模式。
為進一步推進我縣民營企業信息化建設步伐,提高全縣民營企業信息化應用水平,我局根據中小企字()123號文件要求,認真組織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做好免費管理軟件申請工作,目前我縣已有70家企業免費獲得了信息化管理軟件。
5、創新企業人才培訓機制,進一步夯實企業發展基礎。
由于往年的培訓既有企業高層管理人員也有基層員工,素質參差不齊,因此培訓效果不是很理想。針對這一情況,今年我們一改往年的單一培訓機制為多渠道、多層次培訓辦法。一是通過省“銀河培訓”工程為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提供培訓;二是利用縣職業中專和服裝學校等平臺為企業基層人員進行培訓。據統計,今年我們共為企業培訓各類人才600余人,其中,企業高層管理人員80人,基層員工520人。
三、其他工作扎實推進
過去一年,我局除認真抓好民營經濟的各項工作以外,圍繞縣委、縣政府的工作中心,照對年初縣下達的目標考評任務,開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1、跑項目爭資金:今年我局跑項目爭資金主要是在“跑”上下功夫,多次與企業一道跑銀行為企業爭取貸款,通過我局與銀行的大力協調下,幫助晨陽燈業有限公司,眾康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爭取貸款800余萬元。同時我們還跑省、市為魯溪鎮新開鄉村公路建設爭取到10萬元公路建設資金。
2、行風評議及機關效能建設:今年上半年我局按照市、縣效能辦要求,積極開展了以“求科學發展之真,務項目建設之實”為主題的一系列大討論活動,同時按照省、市、縣的統一部署開展了政風行風評議,健全了相關制度,進一步優化了經濟發展環境,實現了民營經濟工作的“提質、提速、提效”。
3、社保擴面征繳:今年以來,我局密切配合縣政府做好社保擴面征繳工作,多次深入企業做工作,通過努力,使得我局包廠企業昂泰膠囊公司職工符合條件的都進入社保。
4、包廠掛點:由我局掛點的昂泰膠囊有限公司今年生產銷售情況良好,各項指標均有提高,全年實現產值4000余萬元,上繳稅金230萬元,今年以來,我局堅持做到每月深入企業兩次以上,切實為企業解決一些實際困難,此外,我局還在經費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擠出2萬元為企業培訓員工提供幫助,企業深受感動。
5、招商引資:一直以來,我局始終將招商引資工作作為本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特別是今年,我局在人員十分少的情況下仍安排了一名副職與兩名干部長期在外招商,從而確保了我局招商引資任務的全面完成。
6、其他:諸如計生、綜治、信訪、黨建、群團、裝、統戰、宣傳、黨風廉政、安全生產等各項共性工作扎實推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四、主要措施
——明確工作職責。根據縣委、縣政府年初下達我局的目標管理責任書任務,我局多次召開會議進行認真研究成立了以一把手任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責任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招商引資,社會綜合治理、信訪、計劃生育等13個領導小組,責任到人,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局面,同時將完成情況作為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并與年終獎金福利掛鉤。由于職責明確,使黨建、計生、綜治、信訪、群團、裝、統戰、宣傳、黨風廉政、安全生產等共性工作和其他各項工作扎實有效推進,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強化目標管理。通過調查研究,并結合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年初我們將全年民營經濟的發展思路、奮斗目標和工作舉措形成文字送審稿,分別報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經縣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并經縣委分管領導同意后,以兩辦名義下發文件到各鄉鎮和相關單位,以此作為目標考評的主要內容。在上年30家包掛企業的基礎上,采取大穩定、小調整,將年包掛企業定為35家。通過上門征求意見的辦法,將35家企業提出的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包廠掛點單位的具體服務要點,并將幫扶成效列入目標考評之中,考評分值均為5分。發展民營經濟和包廠掛點單項獎由過去6個提高到10個。通過這些舉措,進一步激發了各鄉鎮和包掛單位的積極性,使各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贏得了企業的一致好評。
——加強監督考核。對各鄉鎮民營經濟的發展情況和包廠掛點情況,一是實行重點調度。每月都對全縣重點企業的生產經濟情況進行一次調度,及時為縣委、縣政府提供有關情況,用以指導全縣民營經濟的協調發展。二是進行全面督查。每次督查后,寫出督查通報報送縣委、縣政府,發給各鄉鎮及有關單位。三是進行年終考評。將獲得民營經濟發展獎、包廠掛點先進單位和優秀企業家在全縣三干會上進行表彰。通過這些舉措,激發了各鄉鎮、包掛單位發展民營經濟、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的自覺性,同時也激發了他們和企業主發展民營經濟的積極性,在全縣上下形成了議先進、爭先進的農厚氛圍。
——主攻重點項目。按照打造新型工業強縣的總體要求,一年來,我們始終把指導各鄉鎮多上項目、上大項目、上好項目作為發展民營經濟的重中之重來抓。一是建議建立對重點項目,尤其是上億元項目由縣領導聯系制度,督促早簽約、早開工、早投產;二是圍繞市場、資源、科技等優勢大力招商引資上項目;三是進一步完善園區設施,為我上項目、上好項目打造好優質發展平臺;四是為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年我們將發展民營經濟的優惠政策印發給企業,激發了外商到我縣投資辦企業的熱忱。
——破解資金瓶頸。融資難一直是制約我縣經濟發展的瓶頸。如何破解這一瓶頸,我們先后到周邊縣市和浙江等地進行考察參觀,借鑒外地成功經驗,形成了一整套工作方案,贏得了領導的重視。以縣委、縣政府名義下發了發[]24號《關于組建縣經濟發展擔保中心的實施意見》、府發[]8號《關于印發〈縣經濟發展擔保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等文件;爭取政府投入3000萬元注冊資金,成立了“縣經濟發展擔保中心”,每年可為企業提供2.1億元額度的擔保貸款。將有效地緩解企業融資難的局面。
年既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要之年,也是我縣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任務的沖刺之年,我們將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總體目標和工作思路,按照發展要有新思路,工作要有新舉措,改革要有新突破的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舉全縣之力、聚全縣之財、薦全縣之賢、集全縣之智,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推進全縣民營經濟超常規、跨越式發展,不斷提升民營經濟發展水平。
一、指導思想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建成長江沿岸和中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目標要求,以“求科學發展之真、務項目建設之實”活動為契機,以趕超發展為主題,以大開放為主戰略,以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為強動力,堅持高點定位,大上快上工業項目,真正使我縣民營經濟成為縣域經濟大發展的最強有力的支撐,為實現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二、發展目標
年全縣民營經濟發展目標:全年民營經濟總產值達到58億元,工業產值達到47億元;上交稅金突破2.5億元;凈增私營企業戶數20戶,共640戶;將凈增納稅百萬元以上企業5戶,共41戶;新增固定資產投入達到16億元;著力培育醫藥膠囊、礦產化工、綠色照明、玻璃鉆石、紡織服裝、農產品加工等六大重點產業。
三、工作重點
1、加大《條例》宣傳力度。《省中小企業促進條例》已獲省人大通過,要充分發揮媒體功能,利用電視、廣播、宣傳標語等輿論工具在大力宣傳《中小企業促進法》的基礎上,切實加大對《省中小企業促進條例》的宣傳力度。
2、充分發揮經濟擔保中心作用。為從根本上破解企業融資“瓶頸”,縣里已成立“縣經濟發展擔保中心”,抓住這一難得機遇,與協作銀行一道加大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財稅型、成長型、就業型并有市場、有合同訂單、有信譽、有效益,不是高污染、不是高能耗、不是高危產業“四有三否”企業的貸款擔保力度,促使企業盡快形成效益。
3、搞好企業評選表彰活動。以“十佳創業先鋒”評選表彰活動為契機,全力營造良好的“全民創業”氛圍。建議縣委、縣政府每年在民營企業中開展“十佳創業先鋒”評選表彰活動,進一步激發全民創業熱情,真正開創“農民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干部創事業”的全民創業局面。
三、工作舉措
1、加大基地建設,增長企業后勁。根據省、市要求,在充分發揮開發區“省級民營科技園”孵化效應、聚集效應、輻射效應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企業創業基地建設和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實施力度,通過建設小企業創業基地和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進一步培植我縣非公有制企業發展后勁。
2、加快創新步伐,提高競爭能力。按照府發()22號文件精神,大力實施高新科技成果產業化工程,引進扶持一批高新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全年完成技改工程10個,研發自主創新產品4個,并爭取得到政府給予扶持。
3、降低企業成本,形成競爭優勢。一是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全年為企業引進各類人才達到200余人。二是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培訓平臺培訓人才。全年通過各種渠道為企業培訓各類人才達到500人。三是邀請省內外中小企業管理專家咨詢團對我縣的企業進行診斷、咨詢和輔導,不斷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綜合素質。
4、抓住有利時機,創占市場份額。按照“持續、健康、協調”的發展要求,緊抓沿海地區和經濟發達地區的產業梯度轉移契機,積極幫助企業與國家重大項目主動對接、開拓市場、搶抓訂單、簽訂合同、搶占市場份額。
5、培植骨干企業,發揮示范作用。根據上級加大政策扶持的要求,通過經濟發展擔保中心,加大銀行信貸對中小企業,尤其是園區醫藥膠囊、礦產化工、綠色照明、玻璃鉆石、紡織服裝等五大支柱產業和其他骨干企業的扶持力度。與此同時,把多上項目、上大項目、上好項目作為民營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來抓,培植稅源,實現可持續發展。全年力爭新上(技改、擴建)100萬元以上項目35個,500萬元以上項目45個。
6、強化優質服務,營創良好環境。一是繼續搞好省、市級誠信創評工作,為企業樹立良好社會形象提供平臺;二是繼續搞好民營經濟的督促和檢查工作,及時掌握各鄉鎮民營經濟發展情況,全年不少于2次;三是繼續搞好包廠掛點工作,在上年35戶的基礎上,做到大穩定、小調整,確保包掛工作落到實處,真正為企業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四是繼續搞好民營經濟服務體系建設,最大限度地為企業提供網絡信息和中介服務;五是搞好行風評議工作,促進有關職能服務單位和部門工作作風的根本好轉,最大限度地為企業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為全縣民營經濟營造一個和諧的發展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