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鄉社保工作年底總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年,我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精心指導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根據建設社會主義新的總思路,圍繞工作要求,抓住工作重點,不斷創新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新機制,做實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狠抓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力度,進一步深化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切實維護廣大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上下一心,共同努力,開創了我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新局面,為我縣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年的工作成績
(一)就業和再就業工作成效顯著。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任務數2500人,實際完成3400人,占任務數的136%;城鎮凈增就業人員任務數1820人,已完成2799人,占任務的153.8%;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任務數1000人,已完成1344人,占任務數的134.4%;“4050”人員就業人數任務220人,已完成392人,占任務數178%;城鎮登記失業率一直控制在4%以內,城鎮就業率目標任務94%,實際完成98.6%;零就業家庭安置率122%;免費職業介紹人數任務4240人,已完成4813人,占任務數的113.51%;城鎮職業培訓任務數2300人,已完成2990人,占任務數的130%;創業培訓任務150人,已完成150人,占任務數的100%;跨省勞務輸出任務數40000人,已完成59920人,占任務數的149.8%,其中有組織輸出任務數12500人,已完成14880人,占任務數的118.4%;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人員任務數4100人,已完成4715,占任務數的115%;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任務為3500人,已完成6951人,占任務數的198.6%(其中省內轉移就業任務數1800人,已完成2500人,占任務數的138.9%)。
(二)失業保險工作和再就業優惠政策落實到位。失業保險參保任務數13300人,實際完成13350人,占任務數的100.4%;失業保險費當年應征繳總額177萬元,實際完成182萬元,占任務數的102.8%;小額貸款發放任務540萬元,實際發放722萬元,占任務數的133.7%。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務。
(三)養老保險工作穩步推進。全年參保人數22092人,完成目標任務數21530人的102.6%;繳費人數13012人,完成任務數13000人的100.1%;離退休人數5131人,與去年同比增長了13%人;全年當期征繳養老保險費3059萬元,完成目標任務數2500萬元的123%(其中清收老欠162萬元,完成目標任務160萬元的101.25%);全年共發放養老金4187萬元,發放率為100%。
(四)醫療保險收支平衡能力進一步增強,1、行政事業單位醫療保險:全縣參保單位256人,單位參保率達100%;參保人數10819人(其中在職人員8478人,退休人員2232人,離免人員109人),參保率達100%;全年應收醫?;?81萬元,實際征繳881萬元,資金到位率100%;全年費用支出共計818萬元。2、企業職工醫療保險:全縣參保人數12451人,與去年同比增長93%,全年共收醫療保險費609萬元,比去年凈增198萬元,與去年同比增長38%;共支付醫療費用398萬元,與去年同比增長8%。
(五)工傷保險工作再創佳績。工傷保險自2005年7月啟動以來,通過廣泛的宣傳發動,終于有了新突破,今年共有17個單位12128人參保,與去年同比增長了116%;年,全縣新增工傷保險人數6518人,共征收基金92萬元,比去年凈增39萬元;支付工傷費用90萬元,與去年同比增長76%;基本上達到了收支平衡略有結余。
(六)城鎮居民醫保工作運行良好。城鎮居民醫保工作自年6月啟動以來,由于領導重視、宣傳到位、落實有力,我縣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工作扎實推進、效果明顯,今年全縣完成參保人數23755人,完成任務數22600人的105%,籌集基金100多萬元;支付居民醫保費用40余萬元,并在全市率先實行醫療保險“一卡通”工程,參保居民與參保職工一樣,在全縣城、鄉各定點醫療機構都可持醫療保險IC卡“刷卡”看病、購藥。
(七)勞動工資等業務工作正常有序開展。一是認真做好軍隊退役士兵的生活補助工作,根據府廳發[]17號文件精神,本著實事求事、構建和諧社會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高度出發,通過大量細致的工作共補助:(1)53年前參軍的退役士兵43人,月補助11021.39元,全年共計補助132256.68元。(2)參戰的軍隊退役退休士兵94人,月補助11397元,全年共補助136764元。(3)補助下崗失業退役士兵47人,月補助9400元,全年補助112800元。以上三項合計全年共補助381820.68元。使軍隊退役士兵充分感受到黨的溫暖和政府的關心。二是根據勞社養[]11號文件精神,對未保城鎮大集體退休人員進行養老生活補助,共計52人,月補助10400元,全年共補助124800元。三是根據財農[]71號文件精神,積極配合財政部門做好國有農場、林場、水利困難企事業單位退休職工的生活補助工作,共計補助485人,月補助63050元。四是積極做好職工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工作,切實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全年共進行鑒定36人。五是積極做好企業改制工作,全年改制國企2戶,共計1128人,部門企業5戶,共625人。
(八)勞動保障監察和依法處理勞動爭議工作進一步加強。一是扎實進行勞動保障年審,共年審用人單位99家,涉及勞動者3700余人,督促用人單位補簽勞動合同120份,發放工人工資19.11萬余元,共收到用人單位報送的年審材料33份,并積極動員用人單位做好勞動保障誠信等級評定的申報工作。二是認真開展清理整頓勞動力市場秩序行動。共檢查職業中介組織7家,查出以介紹為名獲取不正當利益的違法活動一起,沒有發現其他違法違規行為。三是做好舉報專查工作,共受理投訴案件95件,結案94件,為勞動者追發工資87.34萬元,涉及勞動者701人次,清退抵押金1.78萬元,清退童工2人,審查獲65戶用人單位報送的書面材料,涉及勞動者2889人,督促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463份,四依法及時處理勞動爭議仲裁案件。全年共受理案件24件,結案24件,涉及金額200萬元。
二、主要做法
年,我局認真總結經驗,抓住工作重點,突破工作難點,找準工作焦點,創新工作措施,切實維護廣大勞動者勞動保障監察和依法處理勞動爭議工作進一步加強。
(一)圍繞工作重點,扎實開展就業再就業工作。我縣的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始終堅持市場導向的就業機制,明確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重點做好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等,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努力改善就業環境,支持勞動者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并在資金和稅費上給予幫助和優惠,鼓勵企業特別是外商投資企業和民營企業更多地吸納就業、幫助困難群體實現就業。
一是依托社會經濟發展,多渠道開發崗位促就業。我們把新增就業崗位擺在責任目標考核的首要位置,逐層分解下達。全縣各級各有關部門也都積極行動起來,依托社會經濟發展,在做好日常職業介紹和勞動力市場定期勞務集市的基礎上,通過多條渠道開發崗位促進就業。(1)拓展社區服務業增加崗位擴大就業。利用城市發展趨勢和社區居民多元化生活需求,發展社區“三?!?保安、保潔、保綠)、“二管理”(物業管理、公共管理),開發社區就業崗位安置就業。年我縣所有零就業家庭均已獲社區開發的就業崗位安置就業。(2)鼓勵自謀職業和靈活就業。通過落實再就業稅費減免扶持政策,提供社會保險補貼,幫助1344名下崗失業人員通過自謀職業、從事個體經營等就業方式實現了就業。
二是加強組織協調強化責任監督,落實政策促就業。(1)積極落實稅費減免政策。我縣各有關部門從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大局出發,主動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提供服務,減免相關稅費。因為這些政策的落實,使得一些自謀職業者在市場競爭中具備了一定的政策優勢,增強了競爭力。年共發放《再就業優惠證》419本,其中377人享受了稅費減免政策,共減免稅費512000元。(2)創建信用社區,促進創業拉動就業。以街道社區勞動保障機構為基礎,通過承辦小額擔保貸款的銀行與社區合作,創建了方便下崗失業人員申請小額貸款的“信用社區”——太婆堰社區。這一做法解決了不能提供有關財產擔保或第三人擔保,而又有強烈創業愿望的25名下崗失業人員獲得了擔保機構提供的再就業小額擔保貸款的難題,從而激發了一批下崗失業人員貸款創業的熱情。
三是加大培訓力度,推進“技能就業工程”建設。技能“缺乏”日益成為就業的瓶頸,為了促進下崗失業人員、進城農民工早日就業。應對業已出現的“技工荒”。我局進一步強化了培訓促進就業的作用,多形式、多途徑幫助下崗失業人員、進城農民工增加就業技能,使他們具備有市場中競爭就業的能力。(1)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力度,提高農村勞動力的市場就業競爭能力。我局的培訓“金藍領工程”,積極為農村勞動力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援助服務。今年以來,在橫路鄉、工業園區合成燈業有限公司、藝幫公司、潤業公司等地共開辦農村勞動力適用技術培訓班20期,這些學員培訓后大都在各自的就業崗位上成為骨干,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充分肯定。(2)廣泛開展創業培訓,孵化一批小老板。我們不僅在本地通過媒體等形式全方位宣傳創業培訓政策,同時還專門邀請市、縣有名教師來授課。在對學員進行創業指導、提供創業項目的同時,我們還積極幫助符合條件的下崗失業人員辦理《再就業優惠證》,與有關部門協調落實申請小額擔保貸款、辦理工商執照。今年以來,已舉辦創業培訓班2期,150人成功創業。
(二)主攻工作難點,切實做好養老保險擴面和深化醫療保險體制改革。面對困難和壓力,我們不是畏縮不前,而是迎難而上、沉著應對。一是百計千方,努力爭取縣委、縣政府的重視支持。一年來,我們緊緊圍繞“民生工程”目標,積極主動爭取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將養老保險擴面征繳工作列入了全縣經濟目標年度考核內容。今年縣委、縣政府先后出臺了八個有關重要文件,不僅為我們的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據和操作規范,而縣大力推動了我縣社保擴面征繳等各項工作。二是排難而上,力促基本養老保險擴覆工作出成效。讓工作任務落實到人,形成“千斤重擔大家挑”的氛圍,并全面開展了參保單位養老保險稽核工作,做到加強學習、提高業務水平、抓住重點、明確思路及建立機制,逐步推行年審。一年來共稽核參保單位69個,補收養老保險費185萬元。通過稽核,既補收了漏保、少繳的養老保險費,又上調了被稽核單位參保人員的繳費基數,達到了雙贏的效果。此外,通過開展異地居住(留)離退休人員養老金領取資格的認證和加強與社區、戶籍民警等的聯系,建立和完善防冒領機制,嚴把基金“出口”關,既保護了參保人的合法權益,又防止了基金流失。三是與時俱進、穩步推進醫療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了與各定點醫院的財務結算制度;加大了定點醫院的監管力度;加大了擴面力度,努力做到了應保盡保;提高了國有困難企業職工參保率。
(三)打造工作亮點,不斷提高醫保工作的管理水平。一是做好醫保政策宣傳,加強醫保監督管理。將醫保政策、辦理程序等印制成冊,人手一份,利用新聞媒體、傳單等廣泛宣傳醫保政策。特別是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因為是一項全新工作,為使宣傳家喻戶曉,我們組織人員上街開展了6次現場咨詢,發放宣傳資料2萬余份,在縣電視臺連續播放政策通告2個月,還開通了居民熱線電話等。二是抓好特殊慢性病管理工作和提高醫保待遇。在國家規定的種慢性病的基礎上,逐年增加病種,年6月又增加了重癥肝炎、痛風綜合癥2個病種,到目前為止,共有15個特殊慢性病種;同時適當提高了醫保人員轉外地診治和特殊檢查、治療費用的報銷比例(分別提高了5%和10%),并在全市首創建立了二次補償機制,切實減輕了醫保人員的負擔。三是加強對定點單位的管理和健全醫?;鸸芾頇C制。加強了常規監督與專項檢查,一年來,多次查處了一些定點醫院串換藥品、人證不符等違紀違規行為,暫停了二家定點藥店的醫保服務,取銷了一家定點藥店的醫保服務資格;同時,嚴格醫?;鸸芾?,作好自查和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進一步規范基金管理,強化財務統計管理,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做好財務統計報表工作,按月按季及時如實上報。
(四)找準工作焦點,積極開展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和依法處理勞動爭議案件、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一是開展好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檢查活動,按照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建設局、公安局、總工會《關于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活動的通知》的要求,我們迅速成立了縣農民工工資支付檢查領導小組,制訂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并于年11月15日前完成了各用人單位的自查。二是舉辦了全縣勞動保障宣傳周活動。為適應新時期工作需要,縣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會同三個下屬局于今年11月18日至11月25日開展了一次勞動保障法律宣傳周活動,在全縣主要公共場所、主要街道懸掛宣傳標語、條幅,并于11月18日在縣文化廣場開展了一次大型宣傳咨詢活動。此次活動共接受群眾咨詢一千余人次,發放勞動保障宣傳資料三千多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三是規范勞動爭議仲裁程序,完善辦公設施、科學合理辦案。我們進一步規范了辦案程序,健全了相關制度,新購置了空調等辦案設施,及時依法仲裁了各類勞動爭議案件,保障了一方穩定,有效預防和處理了企業各類矛盾糾紛,維護了用人單位和職工雙方的合法權益,化解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縣委、縣政府和上級業務部門的要求還有一些差距,我們還應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
1、就業再就業工作形勢不容樂觀。在就業崗位總供給嚴重不足的同時,勞動力素質難以滿足崗位需求的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勞動者就業觀念守舊,轉變緩慢,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力度應進一步加大。
2、養老保險工作難度仍然很大。一是擴面和征繳工作難度仍然很大,基金支撐能力薄弱,收不抵支和赤字運作需要更多的財政補貼來彌補的形勢不容樂觀。二是如何守住和繼續發展現有的擴面征繳工作的大好勢頭,需要我們持之以恒付出更大努力,而人力、財力、物力投入不足的問題亟待解決。
3、醫療保險工作仍需加強。一是有一部分單位不能按時繳納醫保金,影響到參保人員利益和醫保管理工作;二是醫保監督工作難到位,大處方、人情方、濫檢查等醫保違規行為仍有發生;三是醫?;鹫骼U基數低,醫保基金相對不足,導致統籌報銷比例低;四是城鎮居民醫保涉面廣、難度大、任務重,與農保相比享受待遇低,工作開展有困難。
4、勞動工資等業務工作壓力進一步加大。部分軍隊退役士兵的生活補助工作由于證件不全和屬地管理情況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企業改制涉及面廣、情況復雜,工作開展困難較大;一些用人單位法律意識差,不能積極配合我們開展職工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調查工作,
5、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工作任重道遠。一些建筑施工企業仍未建立合法的用工制度,未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的現象較為突出;一些非國有企業仍存在變相收取農民工押金、保證金的情況,克扣和拖欠工人工資、非法延長勞動時間、違反休息休假規定等不良現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勞動爭議仲裁現行的“一裁兩審”制度程序較為繁瑣,結案周期過長。
四、年我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思路
二00八年的工作仍將非常艱辛,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市局的統一部署,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真抓實干,開拓創新,力爭再上新臺階。重點將做好以下工作:
(一)抓好政策落實工作,全面落實各項就業和再就業工作。一是落實稅費減免政策,繼續做好《再就業優惠證》和企業認定證明的發放(特別是集體企業下崗失業人員申領《再就業優惠證》)及跟蹤管理工作;協調各相關部門,進一步做好自主創業、自謀職業下崗失業人員和吸納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企業的稅費減免工作;二是落實相關優惠政策。進一步加大小額貸款發放力度,幫助更多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安排崗位補貼資金,繼續為大齡特困和雙下崗失業人員購買公益性就業崗位;加大社會保險補貼力度,認真做好“4050”人員和特困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援助工作;三是進一步加強就業和再就業培訓工作。健全和完善培訓制度,層層落實培訓目標責任,使培訓走上經常化、制度化軌道;四是進一步加大失業保險工作力度,實現全方位多角度促進就業和再就業的良好格局。
(二)推進社會保險制度創新,提高社保工作管理水平。
一是揚優成勢,努力鞏固養老保險擴面成果,力爭把養老保險擴面征繳工作納入全縣經濟目標考核的份量加大,并形成長效機制;二是群策群力,始終圍繞“民生工程”目標,以擴面為主要手段,狠抓基金征繳,不斷完善社?;?,為確保各項待遇按時足額支付而盡心竭力;三是拓寬思路,緊緊抓住擴面征繳實行“部門(鄉鎮)聯動”機制,不斷強化“聯動”措施,攪動思想,營造一個“全縣擴面”、“全民參?!钡姆諊凰氖欠€打穩扎,按照縣村(居)干部參保暫行辦法,全力把我縣村(居)干部參保工作抓好做實;五是循序漸進,按照失地農民參保的暫行辦法,努力爭做全省模范試點縣,在此基礎上,全面推動農村勞動者依法參保。
(三)深化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確保醫保工作質量。
一是做到單位參保率、個人參保率、資金到位率均達98%以上,實現“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結余”的目標;二是要加強醫?;鸸芾?,搞好基金征繳基數稽核;三是規范和完善定點零售藥店的管理,實行定點零售藥店“末位淘汰制”,對縣城定點醫院進行信用等級評定試點工作,規范定點醫療機構的管理,爭取提高參保人員醫保待遇;四是加強與各鄉鎮(街道辦、開發區)、各社區、民政、衛生等相關職能部門的聯動,加大工作力度,爭取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全覆蓋。
(四)強化措施,切實做好勞動工資等業務工作。一是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吃透上級文件精神。繼續爭取領導重視,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規范操作,分類統計,切實做好軍隊退役士兵的工作補助工作。二是積極做好企業改制、城鎮大集體退休人員的養老保險補助工作。三是加大宣傳力量,進一步做好職工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工作。
(五)加大力度,進一步優化勞動保障執法環境。
一是針對一些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法律意識淡薄的現象,我們要加大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宣傳力度,提高宣傳質量,使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深入人心,提高企業和勞動者遵守法律法規的自覺性;二是依據國家有關法規加大對違法案件的處罰力度,提高勞動保障監察仲裁的權威性;三是規范勞動力市場秩序,督促各用人單位建立健全勞動合同簽訂和工資發放制度;四是加強與政府各職能部門、司法機關、群眾組織及新聞媒體的溝通配合,完善工作機制,發揮群眾監督與新聞輿論的監督作用,形成優勢互補,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立足實際,克服不足、揚長避短,做好勞動保障執法工作,促進我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整體再上新臺階,為振興經濟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