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學發展評價考核工作辦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總體要求
(一)高度重視評價考核工作。建立科學發展評價考核體系,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科學發展導向機制和動力機制,引導和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舉措。科學發展評價考核體系是一種導向考核,重點是對發展過程的評價,更加注重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發展成果的共享,是現有目標管理考核體系的深化和提升。科學發展評價考核工作,是省委、省政府對各省轄市繼小康進程考核之外又一重要的工作考核,能否圓滿完成這項工作,關系到省委、省政府對我市科學發展的全面評價考核,因此,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科學發展評價考核工作。
(二)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由于科學發展評價考核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市政府決定成立市科學發展評價考核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領導擔任組長,市相關部門作為成員單位,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發改委,具體組織實施工作由市發改委、市統計局協同負責。市縣相關部門要指定專門處(科)室和人員負責此項工作,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及時協調解決科學發展評價考核工作中遇到的有關矛盾和問題,做好省對我市科學發展評價考核的相關組織工作。為了確保我市科學發展評價考核工作順利進行,各級財政部門要給予經費保障。
(三)實行市級部門對科學發展評價考核指標數據負總責的工作責任制。市級部門對本部門負責的相關指標的評價考核工作和數據質量負總責。各縣(市、區)相關部門要按照市級主管部門要求,負責做好評價考核數據收集、數據初步評估等工作,并報同級政府審定后上報。市級各有關部門對各縣(市、區)上報數據統一把關,審核認定。市縣兩級發展改革委、統計局為科學發展評價考核工作的牽頭部門,具體負責業務協調、數據處理和整體進程評價等。
(四)執行統一的報表制度和實施方案。科學發展評價考核數據的收集、評價、上報必須嚴格按照《市科學發展評價考核統計報表制度》及市有關部門制定的統一規范的實施方案執行。各縣(市、區)開展的相關調查監測,必須嚴格執行全市統一的制度辦法。
二、部門職責與分工
(一)部門職責
市發改委、統計局:共同承擔市科學發展評價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適時組織修訂部分指標。負責協調各縣(市、區)和市相關部門的評價考核工作,總結推廣評價考核工作經驗,指導各縣(市、區)和市各相關部門規范開展評價考核工作。負責撰寫科學發展評價考核報告。
市有關部門:按照市科學發展評價考核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加強協調配合,負責制定本部門承擔的相關指標評價考核的實施方案,收集評估本部門負責的指標數據,及時報送評價考核數據、分析報告和有關工作開展情況。
(二)指標考核的部門具體分工
科學發展評價考核指標體系包括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社會進步、生態文明、民生改善等五大類28項指標,部門具體分工如下:
市發改委負責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普及率;
市統計局負責人均GDP及增長,農業增加值增長、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實際增長率及收入比,人民群眾對科學發展成果的滿意度;
市經貿委負責單位GDP能耗下降率;
市計生委負責新生兒出生缺陷發生率;
市勞動保障局負責城鄉基本社會保險覆蓋率,城鎮登記失業率;
市財政局負責城鄉公共服務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占GDP比重;
市科技局負責百億元GDP專利授權數和發明專利申請數,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產值比重,企業研發支出占銷售收入比重,科技進步貢獻率;
市教育局負責高等教育毛入學率;
市文化局負責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
市廣電局負責有線電視入戶率;
市衛生局負責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率,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際補償比;
市體育局負責萬人擁有公共體育設施面積;
市公安局負責萬人刑事案件發案率變動度;
市民政局負責年人均收入低于2500元的人口比重;
市司法局負責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
市環保局負責COD、SO2排放量削減率,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空氣質量良好以上天數比重;
市交通局負責行政村和農村已建規劃居住點客運班車通達率;
市建設局負責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城市每萬人公交車輛擁有量;
市房產管理局負責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戶占總戶數比重;
市國土局負責單位GDP建設用地占用及下降率;
市農業局、市海洋與漁業局負責高效農業比重;
市安監局負責億元GDP生產事故死亡率;
市林業局負責林木覆蓋率;
質監局負責食品檢測合格率。
三、數據資料收集與報送
按《市科學發展評價考核統計報表制度》要求,每年3月份,市各有關部門將所負責的科學發展評價考核指標數據及評價考核工作開展情況,以電子版和紙質版(加蓋公章,一式二份)形式,報送市發改委和市統計局。各縣(市、區)、市各有關部門要及時跟蹤市科學發展考核工作進展動態,根據工作要求,適時調整補充完善各項指標數據資料。市各相關部門要加強與各縣(市、區)溝通對接,抓緊形成各項指標數據,與省有關對口部門銜接,報市發改委和市統計局。
四、數據處理與指數計算
評價體系采用指數化的綜合評價方法,通過合成一個單一的、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綜合指數,動態地觀察分析全市科學發展狀況。對各縣(市、區)科學發展評價考核,重點評價各地科學發展進程,通過綜合指數的比較,把不同縣(市、區)間的橫向比較和不同時期各縣(市、區)自身的縱向比較納入同一個框架下進行,不但評價一個地區在全市各縣(市、區)中的科學發展位次,而且也要評價這個地區自身發展歷程。
綜合指數的計算方法,依據《省科學發展評價考核統計報表制度》執行。
五、評價考核與結果
每年4月底前對前兩年全市和各縣(市、區)科學發展進程情況進行綜合評價考核,形成年度監測評價報告,經市委、市政府審定后,發至各縣(市、區)、市各相關部門,根據需要向社會公布。
本辦法由市發改委會同市統計局等相關部門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