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社會養老保險政策規定范文

社會養老保險政策規定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養老保險政策規定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社會養老保險政策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確保州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順利實施,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經辦規程(試行)的通知》(人社部發【】161號)和《省人民政府關于開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政【】49號),結合我州實際,制定本實施細則。

(一)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業務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含單獨設立的城鎮社會養老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簡稱“社保機構”),鄉鎮勞動保障服務站具體經辦,社區協管員協助辦理。

(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經辦工作包括:參保登記、繳費核定與收繳、基金劃撥、個人賬戶管理、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關系轉移、待遇核定、待遇支付、基金管理、統計管理、稽核與內控、宣傳咨詢、舉報受理等環節。

(三)州級社保機構負責組織指導本地區各級社保機構開展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經辦管理服務工作,依據本細則及省級社保機構規定要求,制定本地區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業務經辦管理辦法。規范養老保險費的收繳、養老金的社會化發放和管理工作;開展稽核和內控工作;編制、匯總、上報本級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財務、會計和統計報表;組織開展所轄各縣、鄉鎮、社區社保機構人員培訓等工作。

(四)縣級社保機構負責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參保登記、繳費核定、保險費收繳、基金規劃、基金管理、個人賬戶建立與管理、待遇核定與支付、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稽核和內控、檔案管理、發放手冊、統計管理、受理咨詢、查詢和舉報等工作,并對鄉鎮勞動保障服務站的業務經辦情況進行指導和監督考核。

(五)鄉鎮勞動保障服務站負責對參保人員的參保資格、基本信息、繳費信息、待遇領取資格及關系轉移資格等進行初審,錄入有關信息,并負責受理咨詢、查詢和舉報、政策宣傳、情況公示等工作。

(六)社區協管員負責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登記、繳費核定、待遇領取、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等業務所需材料的收集與上報,負責向參保人員發放有關材料。敦促參保人員按時繳費、通知參保人員辦理待遇領取手續,并協助做好政策宣傳與解釋、待遇領取資格認證、摸底調查、城鎮居民基本信息采集、情況公示等工作。

第二條建立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采取個人繳費、集體補助、財政補貼的籌資辦法,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與家庭養老、社會救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城鎮居民老年基本生活。

第三條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從城鎮實際出發,低水平起步,籌資標準和待遇水平與經濟發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適應;個人(家庭)、政府合理分擔責任,權利與義務相對應;政府主導和城鎮居民自愿相結合,引導城鎮居民普遍參保。

第四條凡具有本州區域內非農業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不符合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城鎮非從業居民,可以在戶籍地或省內居住地自愿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

第五條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本州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工作;各縣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經辦機構、鄉鎮勞動保障服務站、社區居委會等具體負責保險費收繳、養老金支付、個人賬戶管理、養老金的管理等各項經辦工作。

第六條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單獨記賬、核算,任何單位與個人不得擠占、挪用基金。

第二章參保登記

第七條參保登記

(一)具有當地城鎮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不符合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城鎮非從業居民,攜帶相關證件和材料,到戶籍所在地社區提出參保申請,選擇繳費檔次,填寫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登記表(以下簡稱《參保表》)。若本人無法填寫,可由親屬或社區協管員代填,但必須本人簽字、簽章或留指紋確認。

需要提供的證件和材料為:

(1)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和特殊參保群體有效證明原件及復印件;

(2)4張本人1寸免冠照片;

(3)當地社保機構要求的其他證件和材料。

(二)具有省城鎮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不符合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件且長期不在戶籍地居住的城鎮非從業居民,攜帶相關證件和材料,可到州內居住地社區提出參保申請,選擇繳費檔次,填寫《參保表》。若本人無法填寫,可由親屬或社區協管員代填,但必須本人簽字、簽章或留指紋確認。

需要提供的證件和材料為:

(1)戶籍所在地縣級社保經辦機構出具的未在戶籍所在地參加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證明;

(2)居住地公安部門制發的《居住證》;

(3)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和特殊參保群體有效證明原件及復印件;

(4)4張本人1寸免冠照片;

(5)當地社保機構要求的其他證件和材料。

(三)社區協管員負責檢查參保人員的相關材料是否齊全,填寫本月《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新增參保登記匯總表》(以下簡稱,《登記匯總表》),并在《登記匯總表》、《參保表》上簽字,加蓋社區公章,附參保人員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及特殊參保群體有效證明復印件、照片等材料,于每月15日前上報鄉鎮勞動保障服務站。

(四)鄉鎮勞動保障服務站負責對參保人員的相關材料進行初審無誤后將《登記匯總表》、《參保表》及相關材料一并上報縣級社保機構。

(五)縣級社保機構應對參保人員的相關信息進行復核,復核無誤后,及時將參保人員登記信息錄入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信息系統,對登記信息進行確認,及時將有關材料歸檔備案,并負責為每位參保人員制發《省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手冊》(以下簡稱《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手冊》),準確記載參保人員個人繳費、政府補貼和繳費資助金額,于10個工作日內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手冊》經鄉鎮勞動保障服務站和社區協管員發放到參保人員手中,在當月內完成參保登記工作。

第八條繳費核定與收繳

(一)繳費核定

縣級社保機構根據參保人員選擇的繳費檔次,核定應繳費額。參保人員需要變更下一年度繳費檔次的,應于次年繳費前到社區辦理變更手續,填寫《變更表》。簽字確認新一年度的繳費標準,縣級社保機構重新核定應繳養老保險費。沒有要求變更的參保人員,縣級社保機構按當年繳費標準核定下一年度應繳養老保險費。

(二)養老保險費收繳

1.銀行代扣

(1)縣級社保機構應于每月月末前,將當月新參保人員的基本信息,變更信息,繳費核定信息提供給指定金融機構,委托指定金融機構為新參保人員以及姓名、居民身份證號碼等發生變更的人員制發《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銀行存折》(以下簡稱《銀行存折》)。

(2)已辦理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登記以及需要更換銀行存折的人員,應于辦理參保登記或變更登記的次月,持身份證到指定金融機構領取銀行存折,或由縣級社保機構通過鄉鎮勞動保障服務站、社區協管員發放到參保人員手中。

(3)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20日為參保人員繳費期。參保人員按年度將應繳養老保險費足額存入銀行存折。至繳費期末仍未繳納保險費的,按中斷繳費處理。

(4)縣級社保機構定期核定生成應繳明細信息,并將應繳明細信息傳遞至指定金融機構。

(5)指定金融機構根據縣級社保機構提供的應繳明細信息,從參保人員的銀行存折上足額劃扣養老保險費(存款不足的,不扣款),歸集至縣社保機構開設的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收入戶,并在扣款后的3個工作日內將扣款結果信息、資金到賬憑證等反饋給縣級社保機構。

(6)縣級社保機構應及時將指定金融機構反饋的扣款結果信息導入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信息系統,根據扣款結構信息、資金到賬憑證核對應繳明細信息與實際到賬金額是否一致。核對無誤后,縣級社保機構將扣款金額記入個人賬戶,打印《城鎮居民養社會老保險個人繳費匯總表》,并從次月開始計息。

(7)縣級社保機構根據扣款結果信息及時通知鄉鎮勞動保障服務站為參保人員開具《省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繳費統一票據》(暫定名)。

2.銀行代收

(1)縣級社保機構復核參保人員基本信息、繳費標準信息、變更信息及補繳信息等,并核定應繳費信息后,開具參保人員繳費通知單并于每月月末前將繳費通知單提供給鄉鎮勞動保障服務站,由社區協管員發放至參保人員,并通知參保人員到指定金融機構交款。

(2)每年的月1日至月20日為參保人員繳費期,參保人員憑繳費通知單到指定金融機構按年度交款。

(3)參保人員到指定金融機構交款完畢,指定金融機構為參保人員開具交款憑證,參保人員持交款憑證到鄉鎮勞動保障服務站換領《省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繳費統一票據》(暫定名)。

(4)每月月末鄉鎮勞動保障服務站將當月參保人員的交款憑證上報縣級社保機構,

(5)每年的月1日,縣級社保機構將當期末繳納養老保險費人員名單反饋給鄉鎮勞動保障服務站,由社區協管員負責催繳直至月20日,仍未繳費的,按中斷繳費處理。

3.現金收繳

(1)暫不具備銀行代扣(收)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費的地區可以現金收繳,鄉鎮勞動保障服務站要配備養老保險費代收員,根據縣級社保機構每月月末前提供核定的應繳費信息,收繳參保人員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并開具《省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繳費統一票據》(暫定名)。

(2)鄉鎮勞動保障服務站對收繳的養老保險費要日清月結。當日收繳的養老保險費,及時存入縣級社保機構的城鎮養老保險基金收入戶,并匯總實際收繳信息同相關票據一同上報縣級社保機構,縣級社保機構根據實際到賬信息核對無誤后,記入參保人員個人賬戶。

(3)縣級社保機構每月末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收入戶的基金劃入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財政專戶。

第三章基金籌集

第九條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由個人繳費、政府補貼和集體補助構成。

(一)個人繳費

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城鎮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準每人每年100元—1000元10個檔次(每百元為一檔),參保人自愿選擇繳費檔次,按年繳費,多繳多得。參保人員到達領取待遇年齡時,繳費年限達不到待遇領取條件的,允許其補繳。養老保險費實行按年一次性繳納。

(二)政府補貼

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中央財政對60周歲以上人員按每人每月55元標準給予補助。對參保人繳費給予每人每年30元和對重度殘疾人全額代繳100元所需資金由省財政承擔80%,試點地區財政承擔20%。

(三)集體補助

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和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第四章個人賬戶管理

第十條參保人員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包括:

(一)養老保險費個人繳費總額及其利息;

(二)財政補貼總額及其利息;

(三)其他社會經濟組織或個人對參保人繳費的資助。

第十一條個人繳費、各級政府對參保人繳費補貼及其他收入,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額每年參考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同期存款利率計息,個人賬戶從繳費的次月開始計息,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為一個結息年度,在一個結息年度結束時對當年的個人賬戶存儲額進行結算。

第十二條參加居民養老保險人員在繳費期間出國出境定居、戶籍性質變更、參加其他社會養老保險等情況,其參保人員或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通過鄉鎮勞動保障服務站、社區居委會向縣管理經辦機構申請辦理養老保險關系注銷登記和個人賬戶資金余額的一次性領取手續。

第十三條領取期間死亡的,從次月起停發養老金。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應在其死亡后30日內持相關證明材料,通過社區協辦員和鄉鎮勞動保障服務站向縣管理經辦機構申請辦理養老保險關系注銷登記、個人賬戶資金余額與喪葬費一次性領取手續。

第十四條已按月享受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被判處拘役及其以上刑罰或勞動教養的,停發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拘役、服刑或勞動教養期滿后,由本人提出申請,按照規定程序從拘役、服刑或勞動教養期滿的次月核發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服刑或勞教之前的繳費年限予以承認。

第十五條個人賬戶儲存額只能用于支付本人養老金,除了出現以上第三、四條的情況外,不得提前支取或挪作他用。

第五章待遇支付

第十六條具備下列條件之一,且其符合參加社會養老保險條件的人員均應按規定參保并正常繳費,可享受養老金待遇;

(一)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年滿60周歲及以上人員,未享受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養老待遇的,個人不再繳費,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

(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從制度實施起到領取年齡,按年連續繳費(含補繳)的,累計繳費年限不超過15年;

(三)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累計繳費年限不少于15年的;

第十七條按月享受的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兩部分組成。

(一)個人賬戶養老金月領取標準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準為個人賬戶全部資金除以139(與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相同)。繳費年限養老金月標準根據長繳多得的原則。

(二)基礎養老金標準

基礎養老金是在參保人領取待遇時由政府補助的財政性資金,目前為每人每月55元。

第十八條各縣經辦機構應定期組織開展領取養老金人員的資格認證工作。領取養老金人員應按時參加資格認證;未通過資格認證的,養老金暫停發放。待其補齊有關手續后,從停發之月起補發養老金待遇。

第六章領取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手續

第十九條參保人員應在達到領取年齡前一個月,持專用存折、戶口本、身份證到戶籍所在地的勞保站提出領取養老金的申請,并對勞保站提供的《領取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核定表》進行確認。符合按月領取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條件的參保人員,確認個人賬戶養老金月領取標準;不符合按月領取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條件的參保人員,確認是否延期繳費。不選擇延期繳費的人員,確認享受的一次性養老待遇。

第二十條勞保站將參保人員的《領取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核定表》、專用存折賬戶信息和戶口本、身份證的復印件等材料,在5個工作日內上交到各縣經辦機構。

第二十一條各縣經辦機構對參保人員的材料進行核實,并按照下列程序辦理。

(一)對符合按月領取養老保險待遇條件的人員,在其領取年齡的次月,發放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并在每月月底將其應領取的養老保險待遇撥入其專用存折。

(二)對達到領取年齡時不符合按月領取養老保險待遇條件,選擇繼續按年繳納保險費的人員,待達到按月領取養老保險待遇條件時,在其滿繳費年限的次月,發放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并在每月月底將其應領取的養老保險待遇撥入其專用存折。

第二十二條各縣經辦機構應在每月底前根據領取養老保險待遇、清算、轉移等情況,編制次月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的使用計劃報區州財政部門。州縣財政部門應按照本州縣經辦機構編制的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使用計劃,在次月10日前將資金撥付到位,確保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按時足額發放。

第二十三條各縣經辦機構應每月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信息系統領取人員數據庫與社會保險信息系統數據庫、公費醫療信息系統數據庫、老年保障數據庫進行數據比對,了解掌握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人員享受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費、退職費、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工傷保險定期待遇、工亡人員供養直系親屬撫恤金、老年保障待遇等待遇的情況,確保基礎養老金發放及時準確。

第七章養老保險關系的轉移和接續

第二十四條參保人員戶口遷居外地的,由本人提出申請,遷出州縣經辦機構將其保險關系連同繳納的保險費本息轉入遷入地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若遷入地尚未建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將參保人員個人帳戶全部資金一次性返還參保人。

第二十五條參保人員戶口在本州縣之間遷移的,由本人提出申請,遷出州縣經辦機構將其保險關系連同繳納的保險費本息轉入遷入地的經辦機構,在遷入地繼續繳納保險費,享受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參保人員戶口在州縣內遷移的,只轉移保險關系。

第二十六條已領取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戶口在本州縣之間遷移的,不再辦理保險關系的轉移,由原戶口所在地州縣繼續發放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第八章保險制度的銜接

第二十七條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后,已參加“新農保”、年滿60周歲且已領取“新農保”養老金的,可直接享受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已參加“新農保”、已參加“新農保”還未達到領取年齡的人員,應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參保繳費和計發待遇,個人賬戶合并。

第二十八條居民養老保險與其他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銜接,按照國家、省規定執行。

第二十九條居民養老保險與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農村五保供養、社會優撫、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制度的配套銜接,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執行。

第九章基金管理

第三十條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根據國家《社會保險基金財務制度》、《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任何地區、部門、單位和個人不得擠占、挪用和平衡財政預算,如果擠占、挪用和平衡財政預算的,將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嚴肅處理。

各縣經辦機構分別開設收入戶、支出戶和財政專戶。收入戶用于歸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暫存該賬戶的利息收入及其他收入,除向財政專戶劃轉基金外,不得發生其他支付業務,收入戶月末無余額。支出戶用于支付和轉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除接收財政專戶撥入的基金及該賬戶的利息收入外,不得發生其他收入業務。支出戶應留足1-2個月的周轉金,確保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

第十章附則

第三十一條本實施細則從年月1日起施行,由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二條本實施細則有效期自年月1日至年月30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 | 国产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三上悠亚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日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男人一进一出桶女人视频| 啊老师太深了好大| 青青草国产成人久久91网| 国产精品多p对白交换绿帽| aⅴ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18网址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 校园性教k8版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高清 | 亚洲大片免费观看| 理论片手机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台湾一级淫片完整版视频播放| 青青草原精品99久久精品66|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观看软件| 91九色视频无限观看免费| 天天在线天天综合网色| 一级一级18女人毛片| 扒开腿狂躁女人爽出白浆| 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末成年女a∨片一区二区| 亚洲图片小说区| 正在播放黑人巨大视频| 交换朋友夫妇2| 男男gay做爽爽视频| 午夜宅男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网| 老熟女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综合二区 | 国产精品婷婷久青青原|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91精品国产91久久| 国内自产拍自a免费毛片| 99视频全部免费精品全部四虎| 女女互揉吃奶揉到高潮视频| 三级视频在线播放线观看| 成年1314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