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法學教育中職業素質的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英、美的法律職業道德教育概況
1.1美國美國是世界上法律職業最具影響力,同時也是最發達的國家。法學院是美國進行法律教育的主要場所,也是被認為是塑造整個社會、整個國家的重要力量,以行會自律和法學院教育并重。在美國著名的丑聞事件——“水門事件”中,有一些律師卷入其中,受到了美國法律界的嚴厲批評。從此之后,96%的美國法學院在美國律師協會的要求下,開設了一系列的法律職業倫理課程,如“法律職業”、“法律倫理”、“職業責任”等,主要包括法律職業責任和法律職業規范,以向學生傳授律師職業規范為主。美國政府還要求法律畢業生在獲得律師從業資格之前,應該參加標準化模式的律師職業道德考試——美州國際法律職業道德聯合考試(MPRE),主要考察法律畢業生對于律師職業規范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熟悉程度,MPRE考試時間為2小時,包含50個問題,不及格者將不能執業。此外,美國政府和美國律師協會還要求對于從業的法律進行法律職業道德教育。如美國的德克薩斯州要求律師每年都需要接受專門培訓(15小時)之后,才能夠獲得律師執業資格,而這些專業培訓中的主要內容就是法律職業道德教育。另外,美國政府和美國律師協會還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大量的精力用于法律職業道德教育學習材料的編制,設置相應的獎學金。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和美國律師協會除了做好考試測試和柔性教學引導之外,還嚴格執行違規的責任追究。專門設置檢舉人來調查委托人對于律師的投訴,一旦發現律師有犯罪或違紀情節,那么就會在第一時間展開調查,進行懲戒,以此來維護榮譽、肅整紀律。
1.2英國從世界范圍來看,英國的法律職業道德教育都是頗有特色,且非常成熟的,也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早在1275年,英國國王愛德華一世就已經頒布了《威斯敏斯特一號法規》,對于職業律師的行為規范首次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律倫理規范。英國有較為完善的法律教育模式,最早是在律師會館中采用行會組織的形式進行言傳身教,對法律職業者進行職業倫理教育,任何的職業倫理違規者都會受到整個律師職業群體的懲罰,這對于法律職業規范的執行和法律職業道德教育極為重要。而進入近代以來,尤其是1753年之后,英國法律教育已經逐漸地轉變為正規的法學院,而不再是過去的律師會館,先后建立了劍橋大學法學院(1874年),法律與現代史學院(1850年)。但是還是采用傳統的導師制,由導師來對學生進行直接的教育,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到導師的知識,還可以學習到導師的為人處世、職業道德,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英國政府還成立了由法學專業內外人士組成的訴狀律師懲戒裁判所,整個組織有權利對律師處以750英鎊以下的罰款,甚至還可以將其除名。而英國律師協會內部也專門設置了管理賠償基金、委托人投訴、律師紀律的部門,甚至嚴重的可以起訴到律師紀律法庭,追究其刑事責任。英國這種導師制+學徒制的法律職業道德教育模式對世界各國都造成了較大的影響,目前如中國香港、新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地都是采用這種模式。
2.當前高校法學教育中法律職業道德教育現狀以及不足
2.1法學教學方面的不足目前我國絕大多數高校法學教學都處于形式化、教條化、概念化之中,缺少了終極關懷人類價值,也很少對學生進行法律正義價值觀的教育。在法學教育中,很多高校都局限于分析理論深度的問題,如抽象議論、注釋條文、解釋概念等,沒有足夠重視培養學生正義、秩序等價值理念,而將主要的精力放在單純地向學生傳授法律知識。即便是那些開設了倫理學、法律倫理學、司法道德學課程的高校,也只是停留在教科書的“說教”層面,單純地講授法律職業的道德規范,而沒有深入地探討和研究法律職業道德的個性特色和一般機理。
2.2師資力量存在不足目前,大多數高校執教律職業倫理或者法律職業道德的老師都沒有實際運用法律知識的經驗,只是以理論知識見長,多屬于倫理學、哲學、訴訟法、法理學等固定專業,他們只能理論地解釋法律職業道德的規范、概念、知識。隨著法學界對于法學人才的要求日益增加,這種知識結構上的弊端日益體現出現。
2.3國家司法考試的不足國家司法考試是法律人才“準入”法律職業的重要“門檻”,對于法律人才掌握和熟悉法律專業知識極為重要。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法律職業是一項實踐性極強的活動,也是現代性的道德實踐,“書面考試”的方式是很難與道德實踐發生聯系的,不可過分地依賴。
3.如何在高校法學教育中加強法律職業道德教育
3.1在整個法學專業教育中貫穿法律職業道德教育我們不能僅僅在法理學或者法哲學中才進行法律職業道德教育,而應該在整個法學專業教育中貫穿法律職業道德教育,同時也應該鼓勵從事法學教學的教師高度重視法律職業道德教育的作用和意義。在法學專業課程教學中都應該穿插和滲透一些法律職業道德領域的內容。訴訟法學、刑法學、民法學、憲法學中很多具有較大爭論性的問題往往都屬于倫理范疇。如繼承法中所規定的關于繼承權喪失的規定;民法中所規定的關于無因管理規定、不當得利規定、拾得遺失物規定等;婚姻法中所規定的關于不得重婚、一夫一妻等規定;民法中的所規定的關于平等原則、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等基本原則等等。
3.2設置法律職業道德課程想要實現法學教育對法律職業道德教育的指導價值,開設法律職業道德課程是其首要的任務。法律職業道德對于法律人的重要性決定了法學教育開設法律職業道德課程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同時,在法律職業道德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該牢牢地以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團隊協作精神、法律倫理道德素養為主線,以學生為本,優化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工程創新能力,構建能夠切實實現課內、課外教學互動的教學體系,加強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同時,創新多元化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中,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觀念。
3.3加強法律職業道德教育師資建設法律職業道德教育中,師資是一個重要保障因素。法律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與目標的特殊性要求教育者既要有法學專業知識,還要有倫理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知識,既要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又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實踐能力,而其本身有著高尚的人格與道德素養。但實踐中,法律職業道德教育的師資是非常薄弱的。相當多的法學院系沒有專業的法律職業道德教育教師,更多的是由諸如法學業、政治學、倫理學等教師兼任。因此,師資建設成為加強法學專業法律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教育成效的重要一環。
3.4讓學生在實踐中樹立法律職業道德法律職業道德涉及到當事人、律師、法官等法律職業活動中不同角色的倫理關系。只有通過親身經歷的方式才能夠潛移默化地形成職業道德規范,促進學生道德人格養成。因此,應該讓學生在實踐中樹立法律職業道德。
第一,可以在高校法學教育教學中深入開展“模擬法庭”活動,“模擬法庭”活動緊緊圍繞“一觀二問三評議”的思路進行教學,能夠讓學生在模擬庭審當中感悟并學習法律實務和法治精神,提高學生分析現實案例的能力,為培養學術和實務的綜合型法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教學平臺,同時也能夠便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法律職業道德品格。
第二,可以讓學生到仲裁機構、公證機構、律師事務所、檢察院、法院等部門通過實習的方式來親身體驗。例如在律師事務所實習時,學生往往會感覺到自己每時每刻都處于自己的利益、當事人的利益、法律的利益等沖突關系的交織之中。
第三,通過為社會大眾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詢服務來切身體驗。急需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詢服務的對象往往是無力聘請法律專業人士,但又急需幫助的人員,通過這些方式,既能夠鍛煉學生的法學素質,為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又能夠通過這些服務來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職業道德責任。
第四,通過法律診所式教學。法律診所式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法學教學方式,讓學生親身體驗律師角色,將學生置于律師與律師、當事人與律師、法官與律師的真實人際關系中,讓他們去面對法律實務中所出現的更令人尷尬、更有創造性、更復雜、更難以抉擇的法律職業道德問題,讓他們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領悟到法律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作者:左衛霞單位:華南農業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法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