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社會主義農村文化建設的可行之路范文

社會主義農村文化建設的可行之路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主義農村文化建設的可行之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社會主義農村文化建設的可行之路

《世紀橋雜志》2014年第六期

一、自辦文化興起的成因分析

事出必有因,任何結果的發生都有其必要的原因所推動。農民自辦文化的產生與發展也是如此,農民自辦文化根源于農民自身的生活,是農民生活的產物,是社會文化中的傳統文化。而當下農民自辦文化的產生與發展除了這種固有的根源關系以外,還有農民對自己的傳統文化的依戀以及農民經濟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對切合自身發展的精神生活的追求。所以,農民自辦文化興起與發展的原因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內在動力:農民對文化的需求促進農民自辦文化的興起與發展原因很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農民對文化的需求。一方面,農民經濟條件的改善,農民有經濟能力消費和享受精神文化生活。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社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農民經濟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地改善。農民物質生活的豐裕,就必然會對精神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前,人們物質生活條件落后,整日為吃飯、穿衣、居住等發愁和奔波,無暇顧忌自己的精神生活,所以,那時農民對自己的精神生活沒有什么要求。但是,現在卻不同以往了,人們經濟收入增加了,他們對生活水平的要求不僅僅局限于吃好、穿好、住好等物質條件的改善,他們還對享受更好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要求。農民自辦文化以其固有的鄉土特色滿足了農民的文化需求,豐富農民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農民對自己傳統文化的依戀。民間傳統文化是由民間勞動人民創造并延續下來的一種極具傳統色彩的通俗文化,它與農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特別是民俗文化簡直就是農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傳統文化對農民乃至整個民族的文化傳承與復興有著重要作用,著名作家馮驥才對民間文化曾這樣描述:“它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財富之一,是民族歷史文化和精神情感之根。”[2]而民間傳統文化主要是借助于農民自辦文化的形式來延續和發展的,所以,農民對自己民間傳統文化的依戀,使得為農民自辦文化注入了鮮活的血液,促使了農民自辦文化的興起與發展。

(二)外在動力:政府的扶持和經濟效益誘導農民自辦文化的興起與發展離不開一定的外部原因,外在動力是促進農民自辦文化發展的有力杠桿。一方面,政府的引導和支持。2005年中央提出《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以來,政府對農村文化建設日漸重視,將農村文化建設提升到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在此期間,政府不斷加強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支持和鼓勵,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投入、文化部門服務等措施,使得農村文化建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文化綜合站、農村書屋、鄉村影院等文化設施大量增加,挖掘并保護了許多農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農村文化各類資源得到應有的開發。當然,農民自辦文化的興起和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支持,特別是政府降低了農民自辦文化準入條件、簡化了農民自辦文化的審批程序以及對農民自辦文化的優秀典型給予了表彰和獎勵,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積極性,促使農民自辦文化蓬勃發展。另一方面,經濟利益的誘導。農民自辦文化按是否營利分為:公益性和經營性兩類。公益性農民自辦文化是指那些不以營利為目的,由農民中的文化愛好者自己組織進行無償演出的文化實踐活動。經營性農民自辦文化是指以贏利為目的,并相應地收取一定費用來進行演出的農民自辦文化實踐活動。由于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機制不斷滲透到農村文化產業當中,使得大部分農民自辦文化市場化,再加上農民自辦文化以其固有的特征能夠切實滿足農民的文化需求,因而,較之于官辦文化而言,農民自辦文化在農村有更為廣闊的市場,所以,在農村越來越多的文藝愛好者投身于農民自辦文化事業,促使農民自辦文化不斷興起和快速發展。

(三)客觀條件:準入條件低,自主靈活農民自辦文化最早是源自一種簡單而又通俗的農民自娛自樂的文化藝術形式。雖然,歷經多年的發展,其規模不斷擴大、內容不斷豐富、形式趨向于多樣,但是,較之于其他文化藝術形式而言,特別是與官辦文化相比,農民自辦文化依然具有設備簡易、自主性強、靈活性大、準入條件低等優勢。農民自辦文化所需要的設備資源都來源于農民的現實生活中的常用物品,所進行的演出形式也比較靈活自由,演出所需人員條件要求比較低。往往都是幾個具有一定表演技能的文化愛好者,以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物品為設備,在傳統節日或者農忙之余的一種即興表演。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農民自辦文化對其從業人員準入條件要較低,人員參與沒有過多的條件限制,出身于農民的他們不用將自己捆綁在文化演出之上,他們完全可以做到半農半藝和靈活自主。因此,自主、靈活、準入條件低等特點使得農民自辦文化極其容易地扎根于廣大農村地區,并以其較高存活率茁壯成長。

二、農民自辦文化存在的問題

伴隨著農民經濟條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在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政策指引下,農民自辦文化獲得了很大程度的發展和提高,但是由于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使得經濟較落后的地區農民自辦文化發展得不到必要的經濟支撐,即使在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農民自辦文化隨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由于缺少應有的管理和經營經驗,農民自辦文化很難形成自己的品牌優勢,實現健康持續發展。其一,區域發展不平衡。發展不平衡是農民自辦文化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而又難以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區域間的不平衡發展嚴重制約著整個農村地區農民自辦文化的協調發展,不利于社會主義農村文明建設。由于我國地域廣闊且地域差異明顯,特別是農村地區經濟條件的差異性嚴重制約各地區文化建設與發展,經濟條件較好的農村地區,作為農民自辦文化發展主體的農民有較好經濟能力去挖掘本地區的傳統文化,也有能力組織自辦文化團體用于發展和繁榮該地區的文化事業。若是經濟條件差的農村地區,農民的基本物質生活都難以保障,文化事業則更無從談起。其二,建設和發展經費短缺。資金短缺是農民自辦文化發展與繁榮的重要瓶頸。農民自辦文化是一種農民自己組織的文化娛樂形式,因此,不像官辦文化那么容易得到政府的資金補貼。所以,很多情況下,某些地區,雖然傳統文化底蘊很深,但是,因為沒有充足的資金用于建設和發展傳統文化,以至于傳統文化只能奄奄一息瀕臨絕跡的危險,例如:河北省張家口壩上地區的地方曲目“二人臺”;另外則部分農民自辦文化團體迫于資金問題,導致無人參與,被迫解散,以及某些傳統文化由于缺少政府資金的扶持,導致后繼無人,被迫中斷,走向絕跡。其三,品牌特色尚未形成。近幾年來,雖然農民自辦文化發展如火如荼,但是大多數是大同小異,在內容和形式上沒有太大的區別,別具特色的農民自辦文化相當稀有,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民自辦文化團體難以形成自己的優勢品牌,導致多數農民自辦文化團體缺乏競爭力,難以真正立足于農村文化市場,不能做到求同存異,沒有持續發展的動力。CENTURY其四,缺乏經營和管理經驗。農民自辦文化團隊大多數是由農民自發組織而成,往往是以共同的愛好為基礎,幾個具有表演技能的文藝愛好組織而成,或者是以家庭關系為紐帶各家庭成員所組成的團隊,他們沒有系統的經營和管理經驗,因而,常常會因為經營不善或者是管理不嚴而導致團隊發展受阻,走向解散。

三、對農民自辦文化實現繁榮發展的思考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促進農民自辦文化的發展與繁榮對促進我國農村問問建設和“三農問題”的解決有著重大的意義。所以,我們必須“把扶持農民自辦文化作為農村文化建設的一項長期戰略方針,作為繁榮發展農村文化、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3]來抓。針對當前農村自辦文化的發展現狀及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大政府的引導和扶持力度。文化的發展和繁榮離不開政府的支持,特別是農民自辦文化的建設與發展需要充分發揮政府職能,積極引導和大力扶持。首先,政府需加大資金投入,解決農民自辦文化的資金需求。針對農民自辦文化的發展趨勢以及資金短缺對其發展的制約,政府除了加大直接投資以外,還可以通過民間資本參股政府控股的形式吸引民間閑散資金用于農民自辦文化的建設與發展。為農民自辦文化提供更好的設備、器具,以更好的發展條件來激發農民的積極性,促使農民自辦文化的發展和繁榮。其次,政府需要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政府的政策的扶持,就是要為農民自辦文化的發展提供一個更好的政策環境。政府可以通過降低農民自辦文化的準入條件、簡化農民自辦文化手續辦理程序、提高農民自辦文化參與者的待遇等方面入手,為農民自辦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做好必要的政策支持。再次,政府可以加強對農民自辦文化人才的教育和培養。農民自辦文化人才的教育和培養不僅包括農民自辦文化的參與人才還包括農民自辦文化團體的管理人才的教育和培養。政府可以通過辦理教育培訓班和加強城市文化和農民自辦文化人才交流與學習的形式來提高農民自辦文化人才的素質,強化農民自辦文化管理人才的能力,促進農民自辦文化的健康持續發展。最后,政府要加強農民自辦文化的制度建設,規范農民自辦文化的發展。農民自辦文化的迅速興起于發展以及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難免會出現違規、違法經營的現象。比如:有的農民自辦文化團體利用流動大篷車的形式,進行迷信活動和色情表演;還有的是雖然打著文化活動場所的名號卻進行聚眾賭博、等違法犯罪活動。這些違法活動不能給農民帶來任何的政能量,只能使更多的農民上當受騙,增加農民違法犯罪現象的發生,使農村社會治安狀況更加不穩定,所以,政府要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實施,加強執法和監管力度,杜絕此類現象的再次發生。

(二)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是實踐的主體。”毋庸置疑,農民是農村文化的創造者,是農民自辦文化活動的實踐主體,所以,在繁榮農民自辦文化的進程中,必須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為此,首先,必須相信農民、依靠農民。同志曾經指出,“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造力。”[4]農民自辦文化與農民有著天然的聯系,農民主體作用發揮的程度直接關系到農民自辦文化的興盛成敗。所以,我們要充分相信農民所具有的文化藝術能力、尊重農民的文化需求、挖掘農民的文化潛力。對優秀的民間藝人和民間文化團隊要樹立典型并給予鼓勵和表彰,以激發農民的參與能力和創造能力。其次,要尊重農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傳統文化是農民生活的積淀,是農民的精神血脈,同時又是農民自辦文化中極具鄉土特色的部分,所以,要發展農民自辦文化,保護農民的傳統文化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而要保護農民的傳統文化就必須尊重農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就必須幫助農民去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再次,要維護好農民對文化的享受權力。維護農民對文化的享有權,就是在農民自辦文化建設過程中始終做一切為了農民,一切促使農民自辦文化發展的措施都是以滿足農民的文化需求為目的。要讓農民自辦文化的發展符合農民生活的實際需要,激發農民創造文化的積極性,充分發揮農民文化建設的主體作用,將農民自辦文化打造成真正屬于農民自己的文化。

(三)合理利用當地優勢資源。農民自辦文化的發展,除了發揮政府職能和農民的作用,還要注重其他社會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要想促使農民自辦文化的持續和協調的發展,就必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來提高農民自辦文化的創造力和生命力。首先,要深挖民間傳統文化,將鄉土文化的特色轉化為優勢,最好形成自己相應的品牌,以自己的獨特品牌優勢走出本土,引領農民自辦文化建設之路。例如:經過趙本山等人的不懈努力,具有東北特色的“東北二人轉”以自己獨特的品牌“劉老根大舞臺”走出了白山黑水,走進了千家萬戶,服務了更多的觀眾。其次,要引進和學習外來文化的優秀元素,為本土文化注入新鮮的血液,從而提升本土文化的競爭力。農民自辦文化的發展,依托民間傳統文化固然重要,但向外來文化學習也更加重要,特別要學習城市文化和外國文化的優秀元素,增強農民自辦文化的生命力,例如:學習城市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現代元素,輕音樂、搖滾、現代魔術等。再次,加強農村與農村、城市與農村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共享優勢文化資源,促進整個農村地區文化的協調和持續發展。

總之,目前,農民自辦文化的興起于發展,滿足了農民的文化需求,提高了農民的文化素質,維護了農村地區的社會穩定,促進了農村文明建設的發展。但是,農民自辦文化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不足和缺陷,我們必須著力切實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農民自辦文化的發展和繁榮清除障礙,為社會主義農村文明建設拓展道路,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基礎。

作者:褚曉明王伯然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无码视频专区|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国产精品四虎| 国产高清视频网站| 一级毛片免费一级直接观看| 日本插曲的痛的30分钟|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99久久国产免费福利| 总裁舌头伸进花唇裂缝中| 亚洲欧美电影一区二区| 麻豆回家视频区一区二|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a级国产乱理伦片| 成人在线激情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色| 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好男人在线视频www官网| 中文字幕久久久| 日本一区视频在线|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青青青国产依人精品视频|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717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 在线观看三级激情视频| www.henhencao.com| 日韩欧美三级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精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黄色免费网站| 男女下面无遮挡一进一出| 农村野战videossexjyzz| 欧美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网站|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在厨房里被挺进在线观看| av在线手机播放| 天天干天天拍天天操| tube欧美69xxxx| 奶大灬舒服灬太大了一进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