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軍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高校軍訓是開展大學生國防軍事教育的重要手段,軍訓內容不僅包含軍姿、正步、方陣等基本訓練,同時也包含著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有助于大學生艱苦奮斗精神及遵紀守法意識的形成,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巨大的空間與資源。但是當前軍訓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著機制不健全及教育效果的持續性、軍訓內容的針對性、教育輔導的個性化不足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建立完善的軍訓思想政治教育機制,鞏固軍訓教學成果、拓展軍訓內容、注重個性化教學等,從而促進高校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軍訓;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精神
《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中重點強調了高校思政工作與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實踐育人的重要理念。每一位高校大學生在入學階段均需要接受軍訓,軍訓內容中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極多,是高校開展思政教育的平臺之一,因此,若在軍訓過程中適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內容,將會帶來良好的教育效果。高校需要合理利用校內及校外各種資源,緊抓學生思想建設,將立德樹人任務落到實處,從而為國家及社會培養出道德修養、政治素養及知識能力并重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1高校軍訓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1.1激發愛國主義信念愛國主義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必備素養,軍訓中思政工作的開展重點就是愛國主義教育。我國的軍隊自創建以來,經過革命戰爭年代槍林彈雨的洗禮與和平年代的社會主義建設,所形成的眾多優良傳統值得大學生去學習與傳承,而愛國主義則是其中之一。高校大學生在軍訓中接受著軍事化的管理及訓練,軍訓教官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員,在長期的訓練中受到優良傳統的熏陶,自身具備著優秀的品質。學生在與教官的朝夕相處中,必然會被其優秀品質所感染,從而形成強烈的愛國熱情。
1.2培育集體主義意識當前的大學生自出生就沐浴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在物質條件優越、教育資源豐富、社會環境平穩的環境下成長,日常生活通常都有父母的照料,大多缺乏良好的自立能力,集體意識更是不足;當前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在知識經濟時代下,不僅需要個人具備良好的素質,同時需要集體主義意識較強的人才,因此,集體主義教育顯得極為重要。在軍訓時,大學生接受的許多訓練項目中均體現著集體主義精神,比如正步訓練項目,要求每排每列的整齊性,需要每個人兼顧同伴,完成統一的訓練動作,此外,還有拉歌、團體活動等項目,在相對放松的氛圍中增進了彼此間的感情,促進了大學生集體意識的形成。
1.3磨礪艱苦奮斗品質我黨在20世紀的革命年代中,物質條件極度匱乏,后勤輜重奇缺,但就是在那樣的艱苦環境下,我黨仍與廣大人民緊緊團結在一起,同甘苦,共患難,充分彰顯了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而這成為戰勝困難、消滅敵人的重要法寶。高校軍訓使大學生走出舒適的環境,放棄散漫的態度,開始艱苦的生活及高強度的訓練,這不僅僅是時空的轉變,還是對大學生體能及心理的重要挑戰。嚴格的軍事化訓練對大學生的體能、耐力均有良好的提升,有助于其塑造強健的體魄,更有助于其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艱苦奮斗的品質,對其今后的學習、生活均大有裨益。
2.1健全的軍訓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尚未建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需要健全的組織機制提供基礎,整個系統的職能劃分、權力制約、組織形式在構建之時均需要全面地衡量。良好的教育機制將會充分發揮思政工作者的主觀能動性與學生的學習熱情,而若思政教育機制的合理性欠缺,思政教育過程將會顯得守舊與沉悶,教學目的更是無法達成。在軍訓的實際開展中,為增強軍訓及思政教育效果,高校通常會安排相關的部門負責,然而在詳細的職責劃分及制度上幾近于無,導致在軍訓的管理中,有的領導忙得焦頭爛額,而有的卻較為清閑,這必然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無法在軍訓中有效開展,因此需要健全的機制提供保障。
2.2軍訓中思想政治教育成果難以延續當前高校的軍訓工作通常在新生入學的半個月至一個月的時間內完成,在短時間內需要完成各項軍訓任務,無論是訓練的時間內容還是方式,均具有很強的集中性。在此期間的強化軍事訓練固然對大學生的意志品質、身體素質等有明顯的效果,但是這短期的成效在軍訓結束后的持續性顯得不足,若不采取相應舉措,這種效果將會逐漸消失。軍訓結束后,多數學生會認為任務已經完成,在精神上逐步松懈下來,進而身體也逐漸放松,導致軍訓的成效逐步被拋諸腦后。
2.3軍訓內容針對性不足大學生接受軍訓對自身的成長與發展有莫大的好處,但是實際上多數大學生參與軍訓的積極性卻不足,調查發現,多數學生認為軍訓過程十分苦累且枯燥,并且收獲不足。當前多數高校在開展軍訓工作時,以學生安全為由,不完全遵守軍訓流程的相關規定,軍訓內容僅僅由站軍姿、走正步等組成。更有高校將軍訓教育作為上級任務實施,訓練內容完全缺乏針對性,而大學生的思維方式極為活躍,這些教學內容顯然無法取得良好成效,甚至可能引起學生的抵觸,無法達到軍訓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4個性化輔導缺乏高校在開展軍訓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工作時,通常從國家層面設定軍訓目的、制定工作流程,立意雖好,但是無法深入實際,與大學生的自身發展脫離,無法形成共鳴,進而無法引起學生的觸動。據調查,當前有半數以上的大學生未對軍訓形成正確的認知,普遍認為高校軍訓主要是體驗部隊生活,培養獨立能力、磨練堅韌的意志,而忽視了軍訓在人才培養方面的重要性。這一現象的出現不僅顯露出學生認知的問題,同時也凸顯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不足。
3高校軍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進路徑
3.1構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機制首先,明確部門權力與職責,并將任務細化,合理分配至每一個參與軍訓思政教育的工作者,從而實現每個人的各司其職及通力合作,進而充分激發教學隊伍的積極性,促進其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其次,完善組織制度,使軍訓思政工作在有組織、有紀律的條件下進行,在一些必要的方面進行相應的約束。最后,優化教育結構,充分發揮思政教學團隊的職能,教學團隊可由思政教育專職及兼職人員構成,專職人員為核心,負責主要的思政教學任務,如班主任、高校輔導員等;兼職人員為輔助,主要負責軍訓相關的業務工作,并兼具一定的教育職能,如教官、退伍軍人、家長等。
3.2進一步鞏固軍訓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軍訓思想政治教育能夠使大學生受益終生,因此,繼續鞏固軍訓成效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大學生在軍訓后需要情系國家安危,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引發大學生對國家大事的關注,從而將國家安全意識植根于腦海中;其次,軍訓后要進一步鞏固愛國主義意識,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深化大學生對我國社會現狀的認知,激發愛國熱情。最后,在學習中繼續發揚勇于進取的精神,可以通過舉辦演講比賽、辯論會及各種項目的體育活動等,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良性競爭。在黨的領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
3.3豐富軍訓內容由于針對性不足,多數高校的軍訓內容通常顯得較為單一,軍訓的目的難以達成,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教育大環境發生了顯著的轉變,大學生的思維方式也與以往發生了較大不同,物質及功利性心理更重而思想政治觀念卻被忽視。因此,當前軍訓工作的開展需要充分與時代步伐接軌,發揮創新精神,豐富軍訓內容。除軍姿、正步等基本功訓練外,可以加入戰術、戰斗相關的教學內容,有條件的還可以開展槍械使用及射擊教學等;同時進一步完善教學體系,不僅促進大學生的身心發展,同時加大軍訓設施的投入,從而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提供扎實的保障。
3.4注重個性化教育當代大學生的自我意識較強,高校軍訓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宏觀指引與微觀協調相結合,堅持以人文本的理念,從大學生實際出發,與大學生站在同等角度進行思想的交流,掌握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大學生的積極性,深化大學生對軍訓的認知。高校大學生軍訓周期時間較短,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卻貫穿整個大學生涯,在教育過程中注重對學生思想的疏導與啟發,使其認識到軍訓是促進其自身成長、深入社會實踐的有效手段,是克服自身弱點、彌補自身不足的良好機會。根據軍訓要求,可以設立班、排、連等編制,成立思想政治宣傳組,通過推出具有教育意義的小視頻或者刊物增強思政宣傳效果,從而實現學生思想層面上的軍訓,進而提高軍訓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為國家與社會培育具備綜合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蔣龍.基于心理與行為特點的“95后”大學生軍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5(5).
[2]葛續華.高職院校青年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工作機制研究[J].青年發展論壇,2017(3).
[3]馬金寶,熊霖.高校“基礎”課與軍訓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研究——以安徽大學江淮學院為例[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10).
[4]龔雄亭.當前高校大學生軍訓工作中的主要問題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6).
[5]陳顥文.大學生軍事理論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機制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6(6).
作者:侯美玲 單位:淮陰師范學院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