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6年第6期
摘要:我國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學習貫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重在高處站位、把握方向,重在狠抓關鍵、補齊短板,重在精準施策、增強實效。
關鍵詞: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樹人;實效性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事關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針對性,是指導做好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綱領性文獻,對于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對于“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的深刻闡釋,為高校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高處站位
把握方向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思想政治教育的信仰、信念和信心,眼界、境界和邊界,力度、深度和信度無疑都取決于思想政治工作站位的高度。只有高處站位,才能確保辦學方向不偏,育人質量不降。一是要站在確保黨的事業后繼有人和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的戰略高度。指出,我國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辦好我國高校,辦出世界一流大學,必須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并以此來帶動高校其他工作。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辦好我們的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為學生一生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辦好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黨委要保證高校正確辦學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導權,保證高校始終成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堅強陣地。
二是要站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高度。強調,我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決定了我國必須走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方向要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在一起,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大學興民,則大學與社會俱興;大學不興民,則大學與社會倶衰。現在常說辦世界一流大學,標準何為?亦曰“至善”而已矣。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傳承和創新“大學之道”,旨在更好地探索和遵循辦學規律,突出大學區別于社會組織的本質特征,強化大學的文化功能,倡導辦集德性、思想性、創新性和特色性于一體的受人尊重的大學,充分發揮其作為培養各類高素質優秀人才的重要基地、知識發現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先進思想和優秀文化的重要源泉的巨大作用,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做出新的貢獻。三是要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高度。
指出,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我們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黨中央作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戰略決策,就是要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水平,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這近千年的歷史向世人昭示,“哪里有世界一流大學的興起,哪里就有民族的興旺、世界一流國家的崛起......大學興起帶來國家昌盛,這不僅是西方現象,也是世界現象”。當今時代,大學已處于現代社會的“軸心結構”,成為“知識工業的中心”,現代大學的性質和功能已由傳統模式向多元綜合的格局深化拓展,作為提升科技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因素,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命脈,作為促進國家綜合發展的基石,現代大學尤其是世界一流大學的作用愈加明顯。近年來,面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深入發展趨勢,世界各國紛紛研究對策,提前謀劃,統統把目光投向教育,把重點放在高等教育改革和未來人才培養上,希望在未來的激烈競爭中搶占先機、贏得主動。要想在經濟規模、創造的物質財富、全球的競爭力、國際上的影響力等方面獲得和保持大國地位,要想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只有眾多的大學還不夠,還必須要有既挑戰世界,而又包容世界;既立足本國,而又面向全球;既傳承過去,而又超越過去;既把握未來,而又腳踏實地的偉大的大學”。
二、狠抓關鍵
補齊短板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國內外形勢的新格局、新變化、新特點一系列關涉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署,提出許多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體現了實踐邏輯、理論邏輯和歷史邏輯的高度統一,彰顯了這一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生命線”的時代價值?!八枷胝喂ぷ鲝母旧险f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要實現這一目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善于抓住關鍵、補齊短板,在增強針對性、實效性和時代感、吸引力方面下功夫。一是在內容設計上要上通“天氣”、下接“地氣”。
強調,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從我們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發展和偉大實踐中,認識和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性,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不斷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客觀看待外部世界;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為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激勵學生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勇敢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珍惜韶華、腳踏實地,把遠大抱負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飛揚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二是在工作方式上要與時俱進、遵循規律。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推出更多高水平教材,創新學術話語體系,建立科學權威、公開透明的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評價體系,努力構建全方位、全領域、全要素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廣泛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和各類社會實踐。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其時代感和吸引力。三是在立德樹人關鍵上傳道者要首先做到言傳身教。
強調,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神圣使命。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地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高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本質要求,是高校履行政治責任、擔當歷史使命的具體表現。立德,就是要辦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無愧于時代的高等教育;樹人,就是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最根本的是,堅持一切從培養創新人才出發,把科學精神、思想品德、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的培養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就是要堅持教書與育人緊密結合,育德與增智互促共進,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有機融合;就是要使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更加鞏固,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人本性、民族性、科學性、政治性、人文性、法制性、國際性、時代性的基本特征更加鮮明,使“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成為廣大教師自覺修養和育人導向,使“志存高遠、敢于擔當、修身立德、勇于實踐”成為青年學生的成才目標和價值追求。
三、精準施策
增強實效要貫徹落實好政治思想教育的方針和原則,必須得有一套符合人們思想和行為活動規律及思想教育規律的工作方法。思路決定出路,方法決定效果。結合社會環境的新變化和大學生思想心理的新特征,要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方法上起碼要做到:一是整體化布局和規范化推進。學生從進校門到出校門,甚至是踏入社會,學校該做什么,什么時候做,誰來具體實施,目標任務是什么,考核標準是什么,要提前規劃、系統規劃、科學規劃、具體規劃。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任務,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一套完整規范的工作流程;另一方面,要以責任落實為抓手,健全和實施明責、確責、考責、問責“四位一體”閉合責任鏈,不留“空檔”,消除“斷檔”,杜絕“倒擋”,使思想政治教育責任具體化、可量化、可考核,確保責任履行直達末梢。
二是對各種不同的學生群體,尤其是對困難學生群體,不嫌棄、不拋棄、不放棄,要因材施教,一人一策,一人一組,個性化幫扶,學業上細心關照,生活上真心關愛,心理上悉心關懷,就業上操心關切,用真情陪伴學生戰勝困難,用大愛喚醒學生內在力量。思想工作要進課堂、進宿舍、進食堂、進活動,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面對面交流、心貼心溝通,接地氣、聚人氣,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實處著力,點點滴滴,落細落小,變漫灌為滴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三是精細化操作和網格化托底?!疤煜麓笫?,必做于細?!辈粌H企業和行業管理如此,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不僅要全面著力、保持定力、精準發力、持續用力,更應注重細微、細心、細致、細節,換位思考,將心比心,精益求精,盡善盡美。把學生的健康成長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學生的心坎里。構建“定格、定人、定責”和引入信息技術手段的網格化管理體系,突出“精細化管理、信息化建設、人性化服務”的實踐特點,及時全面準確地獲取學生所思所需所為的信息,使思想教育工作變被動為主動,變盲動為律動,這樣才能保住目標底線,提升管理水平,實現校園的長治久安。
四是立體化協同和常態化鞏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系統謀劃,既要完善全員、全程、全心、全媒、全域“五全育人”的工作體系,又要健全課內課外有機協同、校內校外融通協同、網上網下互補協同、廣大師生同向協同、部門之間疊加協同的多元合力驅動、協同創新引領的運行機制,全面深入推進,熔鑄育人動能。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具有反復性和漸進性的特點,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堅持常態化,抓而不緊、抓而不實、抓而不常等于白抓。
參考文獻:
[1][2][5][10][11].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EB/OL].(2012-12-08).
[3]涂又光.中國高等教育史論[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
[4]徐顯明.大學理念論綱[J].中國社會科學,2010(6).
[6][9]丁學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作者:楊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