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近年來,互聯網逐漸的興起與普及為我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非常好的發展機會以及切入點,同時我們也面臨著一些之前從未有過的挑戰,而且進入互聯網信息時代以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育領域占據了較高的地位,并且被寄予厚望。怎樣挖掘在網絡新媒體時代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內在的創新性,不斷順應新時代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
一、傳統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較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其實有著很多一樣的地方。從一方面來看,兩種教育方法就本質內容來說,并沒有多少區別,都包括:“三觀”的養成、良好品德樹立、個人素養的提高等內容,而且都是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從另一方面來看,為了使大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想領域的引導,主要的形式和實現的途徑大多以文化渲染、環境造勢、思想的傳播與引導為主,但具體細化到方法上還有較大差異。1.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讓學生參與進來。高校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還是以“灌輸”作為主要的授課方法。在解決“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動中”這個問題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還是占有較大的優勢。2.在互聯網大環境的影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越來越具有多樣性。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比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便捷。3.網絡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遇到更大的挑戰。網絡信息好壞參半,怎樣引導學生辨別信息的優劣也成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點和挑戰。
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特征包括以下幾點:1.在互聯網影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會使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改變了傳統不太靈活的教師“填鴨式”的講授模式,使青年大學生在極大地程度上感受到了被授課教師所尊重,所以會更加配合地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每一個環節。2.教育內容更加豐富?;ヂ摼W的產生發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變得豐富多彩,并且可供教師學生細化選擇。3.教育形式更加民主。在網絡平臺上,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再受身份因素的束縛,都可以平等的接收、發送信息資源,并且不會暴露自己不想暴露的個人信息,這一點就使學生們很大程度上會打消原有的顧慮,真正做到“敢發聲、說真話”。實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還存在以下幾點較為薄弱的方面:1.外國文化的入侵比較容易鉆網絡時代信息較為開放的空子。在如今的網絡時代中,各個國家的各種各樣的文化都會被我們接觸了解到,我們可以通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方式來吸收別國文化先進的部分來補充我國文化的不足。但是,我們更要注意到,有些西方國家在傳播自己文化的同時,完全不考慮其他國家的實際情況,更有甚者惡意抹黑、誹謗其他國家的文化。這樣看來,我們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意識地著重教育青年大學生提高自身辨別是非的能力。2.有些大學生道德人格上的一些缺陷也是由于網絡的虛擬性所導致?;ヂ摼W的產生與發展為我們創造了新的探索世界的方式。但是運用它的一些人缺乏良好的道德素養,因此很容易造成他們的道德人格的缺失。比如有些青年大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受到了不公正對待,對他人或者社會產生了不滿,更有甚者只是單純地想發泄焦躁情緒,就將這樣的負面情緒集中傾倒在網絡世界,做出一些對他人產生網絡攻擊性的行為。3.據大數據分析,如今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教師隊伍不斷壯大,新鮮血液不斷涌入,這為網絡時代下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前提。但依然存在一些大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無法良好地運用互聯網,這樣就導致了他們與青年大學生之間產生了代溝,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思想動態,使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1.發揮網絡作為載體的重要作用,激發青年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充分利用網絡技術,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內容制成PPT、音頻、視頻等上傳到網絡平臺上,來供青年大學生進行學習交流。2.通過網絡傳播教育內容,反饋教育效果。(1)利用網絡平臺向青年傳遞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當代青年每時每刻都在接收網絡所傳播的信息,網絡作為信息傳遞接收的重要載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利用好網絡來傳播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內容,使青年大學生更容易接受其內容內涵,有益于青年正確的三觀的形成以及自身素質的提高。(2)通過網絡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進行有效的評估與反饋。沒有辦法快速地檢驗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成果是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比較“短板”的一項,如今,可以通過電子問卷的方式進行檢驗,學生在電子設備上就可以很容易地完成問卷,調查結果可以快速地呈現在教師的面前,這種反饋互動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來越完善。3.飽和利用網絡大數據,提高教育質量。大數據是近幾年最火熱的概念之一,把先進的網絡技術與網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結合起來是以后教育發展的方向。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網絡搜集到的青年大學生關注、感興趣的內容的數據,借此了解青年的特點。運用大數據分析得到有效結論,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青年思維模式、道德素養、參與方法,提升網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
作者:肖丹;耿雅楠 單位:長春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