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少數民族食鹽不等價交換研究范文

少數民族食鹽不等價交換研究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少數民族食鹽不等價交換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少數民族食鹽不等價交換研究

《傳承雜志》2014年第七期

一、產生原因

(一)廣西少數民族不善經商,對商業缺乏充分了解和認識。首先,廣西的少數民族自古就有不愿意經營商業的傳統。與西域的少數民族不同,廣西少數民族從事商業的相對較少。廣西壯族人歷來不善經商,有著“居民力田,不事商賈”的傳統,認為耕種土地比經商好,常說“香料不如鹽,商賈不如田”,“生意眼前花,鋤頭落地為莊稼”。由于歷史上深受奸商的剝削,苗族人對商人懷有反感,世代流傳著“苗不經商,狗不耙田”的諺語。桂東北地區的壯、瑤兩族也都是“以農為本,重農輕商”。這些都說明廣西少數民族的商品經濟意識淡薄,對商業經營和商人的本性缺乏應有的了解。其次,文化程度較低。廣西是多民族聚居地區,在清代,省內少數民族居住的土縣、土州、土峒教育水平十分落后,一般土民都沒有接受學校教育、參加各科考試的權利。民國時期,雖然地方政府采取了一些改進教育的措施,但少數民族子女入學率還是很低,文盲、半文盲達90%以上。民國38年(1949年),金秀僅有國民基礎學校19所,南丹縣白褲瑤1萬多人口中只有40多名小學生。在隆林縣仡佬族地區,貧窮子弟由于生活所迫,根本就沒有讀書的機會,隆林縣的大水井屯地區甚至沒有成立過任何性質的學校,全屯20多戶,只有2個人識一些字,其他人全是文盲。正因為如此,在食鹽交易中,廣西少數民族的民族傳統和自身的缺陷往往被唯利是圖的商人所利用,導致不等價交換的產生。

(二)商人一定程度上控制著食鹽的運銷渠道,形成賣方市場。在清代民國時期,“粵西食鹽,非地所產,皆取給于粵東”。在粵鹽入桂的過程中,除官運官銷以外,商運也占據了很大的比例。早在康熙年間,廣西食鹽的運銷便曾實行過商運。到了乾隆五十四年,“并兩粵百五十埠為一局,舉十人為局商,外分子柜六……所以改埠歸綱也”。嘉慶中期,“乃裁局商,改公局為公所。擇埠商六人經理六柜事……謂之改綱歸所”。經過鹽法制度的不斷發展,商人逐漸成為了廣西食鹽運銷的中間商,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著食鹽的運銷渠道。同時,食鹽的運銷特權也使商人在與少數民族的食鹽交易中占據一定的優勢,形成以商人為主導的賣方市場。當食鹽供不應求時,其市場價格往往由賣方起支配作用,時常會出現價格上漲的傾向,如解放前瑤族地區的交換,僅是少數漢族行商小販挑運油鹽等入山與瑤族人民進行交換,他們以高價售出、低價收購的手段進行不等價交換。在都安縣高山嶺街,整個市場為鐘昌隆、胡興記、陳少軒、陶利興等較大的奸商所操縱,每斤生鹽換到25斤玉米或14斤大米之多。因此,賣方市場成為孕育食鹽不等價交換的“溫床”。

二、不等價交換方式分析

清代民國時期,商人在向廣西少數民族地區輸入食鹽的同時,也利用少數民族的弱點,采取各種方式對少數民族進行剝削。

(一)抬高鹽價或壓低農副土特產品價格。廣西部分少數民族居住在交通不便的山區,與外界的聯系相對較少,從某種意義上說,其與市場的經濟聯系是以商販為傳播媒介而建立起來的。因此,在食鹽交換的過程中,商販便利用這一優勢抬高鹽價或壓低農副土特產品價格,以求獲得更大的利潤。以抬高食鹽價格為例,民國時期,融水地區的瑤族百姓受到商人的剝削十分嚴重,1斤生鹽需要50斤桐子才能換得。在抗戰時期,南丹縣壯族的食鹽交易中,1斤鹽值50斤谷子是常見的現象。在壓低物價方面,少數民族也同樣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以解放前的融水桿洞地區為例,當時苗族的1斤冬菇只能換1斤鹽,解放后,1斤冬菇至少可以換12斤鹽,按此計算,商人獲利11倍;在羅城縣仫佬族地區,解放前由于奸商操縱市場,他們對農產品采取壓價收購來進行剝削,當時4斤米只能換到1斤鹽。解放后,政府對市場進行了整頓,只需要2斤米就可以換得1斤食鹽。

(二)大秤進小秤出。在廣西,不法商販利用少數民族的弱點,對其進行剝削的手段層出不窮?!按蟪舆M,小秤出”就是奸商慣用的剝削手段之一,他們在秤砣、秤桿等度量衡上做手腳,從中獲取更大的利潤。如在南丹縣拉易鄉、月里鄉壯族地區,商人一般都有兩把秤,賣出食鹽的秤只有十三四兩,不足1斤(16兩為1斤);收購的秤則有十七八兩,超1斤。除開差價上進行中間剝削外,在衡器上也獲利不少。在防城三區,漢人奸商的剝削同樣存在,一次有一名壯族農民到灘散圩賣桂皮,商販便“大秤進,小秤出”地用食鹽與其進行交換,結果農民獲得的食鹽價值還不到實際價值的一半。另外,部分商販利用少數民族不識秤,收入10兩喊8兩,賣出6兩當半斤,秤多秤少任憑商人自己決定,嚴重損害廣大少數民族同胞的利益。

(三)賒銷。賒銷也是商販剝削少數民族的主要手段之一。一般來說,農副土特產品的生產具有周期性,商販會利用農產品在不同時間段的價格差異對少數民族實施剝削,從中賺取利潤。民國時期,南丹壯族農民在五六月間,需急用一些日用品(如食鹽),但無錢購買,只得賒購,商人便乘機加收利息,利息一般都在四至七分。融水的瑤民用桐子與商人進行交換,商人一般會先到山外購買瑤民需要的食鹽等生活用品,預先賒銷給瑤民,以其貨價多少,再折成桐子,到桐子收獲時還債,一般的折價是銀毫三四元,折合交桐子一百斤,但他的貨價都要比其他地區用現款購買的更貴。而到桐子收獲時期的售價,每百斤又往往不止三四元。這樣一來,生產者便要遭受雙重剝削。少數民族不懂商貿常識,在交易中利益往往受到極大損害。除此之外,商販的盤剝手段還有很多種,如“雞以只論,豬以頭論”“長度以手臂測量,兩臂之長為一派”“囤積居奇”等。這些不法經營的手段使少數民族在物資交換中處于劣勢,制約了廣西少數民族經濟的發展。

三、不等價交換的影響

(一)食鹽不等價交換是造成廣西年人均食鹽量偏低的影響因素之一。清代民國時期,商人利用他們在食鹽運銷渠道中的優勢,采取各種方式對廣西少數民族實行食鹽不等價交換。由于商人剝削過重,致使少數民族無力購買食鹽而被迫淡食,這種情況導致了廣西年人均食鹽量普遍偏低。乾隆時期,桂西一些地區人均食鹽量還很少。乾隆8年,西隆州86811人的年人均食鹽不到1斤;乾隆31年,南寧府、太平府、思恩府、鎮安府、慶遠府五府所轄土司地方人均食鹽量僅約0.5斤。嘉慶年間,廣西年人均食鹽量也僅有4.5斤。直到清末,廣西年人均食鹽量也大大低于9.6斤的清代全國平均水平。[23]而到民國時期,南丹大瑤寨瑤族自治區的里湖鄉,富農全年人均9.6斤鹽,貧農6斤,雇農4.8斤,在另一個瑤里鄉,富農年人均8斤鹽,貧農3斤,雇農2斤。全縣每人一年平均用鹽不到3斤。這些數據也說明在食鹽運銷實現自由貿易的民國時期,廣西一些地區的年人均食鹽量仍然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0斤/年。年人均食鹽量的偏低,往往使少數民族百姓的身體健康狀況堪憂,在隆林縣德峨地區,由于當地不產鹽,而鹽價高昂,彝族需20斤玉米和2只雞換1斤鹽。沒有鹽,有的吃淡菜,有的用辣椒水或點鹽水代之,因食鹽少,加上地處石山區,飲淡水多,不少人患甲狀腺癥。在環江縣毛南族地區,由于商人操縱市場致使山區終年缺鹽,不少人也患上甲狀腺病。[8](P15)綜上可知,食鹽不等價交換使生活條件本就不富裕的少數民族無力購買所需的食鹽,成為造成廣西年人均食鹽量偏低的因素之一。

(二)食鹽不等價交換造成民族隔閡,影響了廣西各民族的和諧發展。清代民國時期,商人利用自身的經濟優勢和少數民族的一些弱點,采用食鹽不等價交換的方式,使少數民族的利益受到損害。這種情況經過長期的積累和發展,便會造成不同民族之間的仇恨與隔閡,嚴重影響各民族之間的和諧發展,在解放前的龍勝各族自治縣,每至圩期,瑤族以本地盛產的桐子、油茶、藥材、香菇等土特產,去換取漢族商人的食鹽,一擔柴僅能換得4兩鹽,3斤谷只得鹽1斤,更嚴重的有時1頭牛僅換得14斤鹽,這種重利盤剝的行為,不僅直接使瑤胞生活貧困,也在瑤漢兩族之間埋下了互不信任、互相猜疑、甚至結下仇恨的種子。在毛南族聚居的環江縣,由于商人在市場缺鹽時趁機提高鹽價,1斤鹽換1.5斤牛肉,或換大米5斤,有的還在鹽中摻沙出賣,以至經常發生糾紛,引起毛南族人民對外商的反感。因此,在清代民國時期的廣西,由于商人重利的本性,這種民族之間的矛盾普遍存在,成為引起地方社會與市場秩序不穩定的影響因素。

(三)促進山區農副土特產品的外銷。廣西地處亞熱帶,物產十分豐富,但聚居于山區的少數民族受到自然地理環境的制約,無法將其生產的農副土特產品運到市場參與交易。因此,在交通不暢的山區,商人利用自己在食鹽供銷渠道中的優勢,挑運食鹽進入山區,采用不等價交換的方式,收購少數民族的農副土特產品。在交易過程中,大量農副土特產品得以成為商品被商人所收購,形成了一條山區農副土特產品的外銷渠道。在大瑤山地區,瑤族所需要的食鹽必須依賴山外漢壯地區商販的輸入,而瑤族所生產的大量特產也必須運到山外才能找到銷路。在桂北地區,1斤鹽換0.5斤冬菇,鹽在漢人市場是每斤值銀幣1角5分,而0.5斤冬菇卻值銀幣3-4角。但由于苗瑤苦于交通不便,出售特產困難,只有通過商販才能將其所產之物運出山區,這反映了不等價交換在少數民族經濟生活中的作用。商販在將食鹽運進山區的同時,也充當了山區農副土特產品的收購商(兼經營商)的角色。通過食鹽的不等價交換,廣西少數民族所生產的農副土特產品被商販大量運出山區,投入各地的商品交易市場,其商品化程度明顯增強,實現了不同地區之間的物資交流,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山區少數民族經濟的發展。清代民國時期,食鹽的不等價交換隨著鹽法制度的變遷而產生,在對桂境的少數民族造成消極影響的同時,也從另一個角度對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因此,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待食鹽不等價交換問題,加強對邊疆少數民族經濟問題的關注。

作者:胡螢賴建軍何文澤單位:廣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2012級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碩士研究生廣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2011級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碩士研究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一级做a爱免费视| 三级三级久久三级久久| 波多野结衣av无码| 国产123在线观看|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二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蜜桃| 中国老师69xxxx高清hd| 日本黄线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热99re久久精品天堂vr|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超清高清欧美videos| 国产成人高清视频免费播放| 2021光根影院理论片| 夜色www国产精品资源站| 丁香婷婷六月天| 日本乱人伦中文在线播放|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欧美爽爽爽爽爽爽视频|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免费|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国产一卡2卡3卡4卡公司在线 | 免费夜色污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老湿机香蕉久久久久久| 国产另类在线观看| 国产老妇一性一交一乱| 国产精品天堂avav在线| 91欧美精品激情在线观看最新| 天下第一社区视频在线观看www| 一级人做人爰a全过程免费视频| 成年无码av片在线| 中文有码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成年人网站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爆乳| 2021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av天堂永久资源网| 夫妇交换4中文字幕| а√天堂资源中文在线官网| 影音先锋男人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