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汽車信貸論文:國內汽車信貸市場的形式與危機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張春艷單位:吉林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以經銷商為主體的間客式信貸模式及其風險
經銷商既是汽車的銷售者,也是信貸風險的管理者。銀行在與汽車經銷商建立合作關系的同時,也為經銷商的信貸風險控制帶來了新的問題。
1、銀行對經銷商的選擇風險。銀行在沒有切實了解經銷商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的基礎上,僅憑經銷商存入一定數額的保險金便與其建立合作關系。經銷商為了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往往會美化借款人條件,使銀行難以掌握借款人的還款能力。
2、銀行與經銷商的利益沖突。汽車經銷商的經營目標是實現利益最大化,而銀行的經營目標是在確保信貸資金安全的基礎上獲取一定的收益,這是導致銀行與經銷商出現利益突出的根本性原因。經銷商為了獲取豐厚的售后服務利潤,便不會考慮銀行所承擔的風險。
以汽車金融公司為主體的間客式信貸模式及其風險
該汽車信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進了以上兩種模式中的不足,具備貸款售車程序簡單、服務到位、操作規范等優勢。但是,由于我國汽車金融公司起步較晚,尚不具備豐富的經營經驗,并且受諸多因素的制約,從而導致其經營規模難以擴張,短時期內無法得到快速發展。然而,從發展遠景上看,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汽車消費環境的日益改善,勢必為汽車金融公司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充分發揮其汽車信貸風險管理與控制的優勢。
汽車信貸風險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
銀行和汽車經銷商必須加強內部風險管理,以提高防范汽車信貸風險的有效性。首先,執行崗位責任制。貸款管理部門應當強化風險責任意識,明確風險管理的目標,將總責任經層層分解之后落實到每個工作人員身上。會計、財務、信貸管理、計劃審批、風險管理等各部門應當構建相互協調、密切配合的工作關系,對授信額度、利率、期限進行動態管理;其次,建立個人消費貸款檔案,完善資信審查和貸款簽訂手續。
遵循審貸分離的原則,對客戶進行定期檢查和監督,并對經辦人的工作行為和工作流程進行督查,防止其出現道德風險;再次,落實企業消費貸款合同的復審制度,加強信貸合同管理,杜絕出現無效合同。重視貸后管理工作,通過建立貸款風險預警機制,掌握客戶的還款能力,將客戶違約風險降低最低;最后,建立不良貸款催收制度,信貸管理部門要準確判定已經成為風險的貸款,并加大貸款清收工作,做好催收記錄。
(二)規范汽車信貸市場
從宏觀的角度出發,為了有效規避汽車信貸風險,應當從規范汽車信貸市場做起,為汽車信貸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國家政府部門以及央行、銀監會等金融監管機構應當加大汽車信貸市場的監管力度,出臺和執行完善的法規制度和管理辦法。首先,央行、銀監會等金融監管機構應當與政府監管部門相聯合,構建有效的監管體系。國家應當完善制度體系建設,改善當前無法可依、有法難依的現狀;其次,有關部門應當重視汽車金融公司的發展問題,幫助汽車金融公司遠離尷尬的經營境地,扶持汽車金融公司發展壯大,成為汽車信貸的重要主體;再次,針對汽車信貸市場現狀,應當繼續創新信貸模式,如汽車信貸證券化,通過豐富金融工具以創建新的信貸模式,合理規避信貸風險。
(三)改善汽車信貸消費環境
汽車信貸風險關系到社會經濟生活的多個方面,所以從改善汽車信貸消費環境入手,強化信貸風險控制。銀行要主動與相關部門加強聯系和溝通,力求在相關部門那里等到消費政策、中介服務、抵押、擔保等支持。如,車輛管理部門協助銀行做好抵押車輛的管理工作,扣留違約車輛,禁止抵押期內車輛存在過戶轉讓現象。此外,國家應當完善個人信用體系建設,銀行應當在存款實名制的基礎上建立以信用卡為核心的消費信貸體系,借鑒國外信用評估的先進經驗和技術,對客戶的信用風險進行科學評估,以量化的處理方式強化信貸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