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內旅游市場產品開發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容摘要: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及人們對旅游形式要求的日趨多樣化,休閑旅游、宗教文化旅游、探險體驗旅游以及節慶旅游等類型的旅游活動越來越受到眾多旅游者的喜愛。江西旅游資源豐富、種類齊全,具有開發這些旅游項目得天獨厚的優勢。隨著多種參與性旅游活動的開發,江西旅游業必然會進一步擴大旅游客源市場層次,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關鍵詞:國內旅游近程市場遠程市場產品開發
為適應旅游業的發展,江西省旅游部門在原有旅游產品的基礎上,調整旅游產品結構,開發旅游主導產品和旅游精品,推動產品的更新換代,充實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突出鮮明的江西特色,提高其品位。通過“重點驅動,熱點帶動,新品促動、整體聯動”,建立旅游產品體系,提升旅游產品競爭力,促進江西旅游業的全面發展。
江西旅游市場分析
距離的遠近對于人們的旅游行為有兩方面的影響:激勵效果。人們都渴望探索和了解一些未知的事物,距離遙遠可以激勵人們旅游行為的產生,尤其在以觀光為目的的旅游中作用最大,這是消費者對稀缺資源的偏好;阻止效果。旅游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消費行為,距離越遠,要付出的金錢、時間、體力、生活舒適與方便,甚至是情感等代價就越大。
(一)近程市場分析
江西省國內旅游近程市場是指本省和周邊的廣東、福建、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及長江下游沿岸和滬寧——浙贛沿線的大、中城市。廣東珠江三角洲、江浙滬的長江三角洲和福建福州及閩南三角地帶的大、中城市群是我國經濟最發達,旅游支付能力強且出游意識濃和出游率高的地區;其中滬寧杭旅游資源與江西差異性較大,而廣東、浙江、福建則有與本區交通聯系較便捷的優勢。湖南、湖北及安徽與江西比鄰,有地理優勢。
(二)遠程市場分析
江西省國內旅游遠程市場主要是指北方沿海(河北、蘇北、山東、遼中南地區)、長江以北京九鐵路沿線的大、中城市及長江上游四川和重慶3個地區。前兩個地區經濟條件較優越,資源差異性大,但受交通直達性和距離制約;四川和重慶由長江航運較方便,但本身旅游資源條件較好,而且鐵路交通受限,距離較遠。京九鐵路的開通至今,北京、天津、山東游客比重上升較快,旅游經濟條件優越,有發展為核心市場的趨勢。
目前江西總體上是以近程市場為主要旅游客源地,近程市場比例達百分之八十以上。在長假期間遠程游客的比重總體有所上升。以2000年暑期來江西旅游的游客客源地分析來看近、遠程市場游客比例,見表1,圖1。
(三)旅游消費者特區分析
無論近程市場還是遠程市場,中青年的主要需求是觀光旅游產品。這一年齡層次在商務、公務、修學旅游及度假旅游市場中也占一定比例,其中35—45歲游客尤為重視家庭式自助旅游。結合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現狀分析,這一年齡層次人口比重還高于理想人口比例,有利于這個層面旅游市場的開發。這一年齡層次人口以管理人員、高校學生、黨政公務員、專業文教人員、銷售人員、公司職員居多,文化程度為大專和本科為主。企事業管理人員、公務員有較多公務旅行的機會,是會議、商務類旅游地的主要客源市場。
由于多數老年人比較喜歡選擇距居住地路程近一點的旅游目的地,所以針對近程市場這一年齡段的游客,應開發宗教文化、養生健身與生態旅游,以拓展中老年游客市場。老年人的身體狀況決定老年人對服務需求的特殊性,決定了旅行社不能在滿足大眾的共性需求的過程中實現對老年人個性需求的滿足,而是要根據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來開發產品,尤其在產品的方便性、安全性、保健性方面突出特色。經研究表明,老年旅游者與其他旅游者的重要區別在于:其旅游動機以“回歸自然、懷舊、療養”為主;其喜歡的旅游形式為:山野風光、鄉村風光、森林游憩、舊地重游、親情游、尋根游、溫泉浴、日光浴等;由于年齡較大,他們更傾向于參加團隊游,并希望有一名有耐心、脾氣溫和且能干的導游,同時,旅游時間不宜過長(以一周內為好)、目的地不宜過遠;老年旅游產品應以安全、方便、可靠為主要特征。據此分析,旅行社應努力設計符合老年人以上需求的旅游產品。
近程市場的青少年(學生)市場具有潛在市場的意義,對未來的旅游發展與重游率都至關重要。江西教育、生態、科考旅游資源豐富,是紅色文化、軍事文化、自然科學與觀光相結合的教育考察等的重要市場,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青少年游客平時要上學,所以旅游時間基本上都選擇在寒暑假,尤其是暑假,是青少年旅游的高峰期。
(一)近程市場產品
1.觀光旅游產品是目前江西的主要旅游產品,這種產品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仍是國內旅游的主導產品,應不斷增加和豐富產品的內容,融知識性、文化性和參與性于一體,以滿足旅游者新的需求。要加強高品位、高文化含量的觀光型旅游產品的開發,增加產品附加值,將具有代表性的資源進行優勢互補組合,形成江西旅游精品。
2.將度假型旅游產品作為目前重點開發的旅游產品;要以延長游客的逗留時間為目標,針對細分度假休閑市場,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建設旅游精品;重視休閑度假與旅游文化的結合,積極開展文化休閑活動,提升文化品位,營造良好的度假氛圍。
3.開發宗教文化旅游。如:龍虎山景區從道家文化出發,選擇最有旅游市場吸引力的養生文化作為度假區的主題,培育養生環境,發展養生娛樂,提供養生餐飲,進行養生教育,形成特色旅游產品。與觀光度假型旅游產品組合,開發滑水、登山、自行車、龍舟競賽等體育健身旅游,可以與有關體育組織聯系,成為該項目的活動基地;與龍虎山養生文化相結合,開展運動養生游;與贛飲食文化結合,推出食療(藥膳)旅游產品;與中醫療養相結合,推出針灸、推拿按摩等旅游產品。
4.開發短途消閑旅游產品。隨著雙休日的實施,在我國城市興起了周末旅游,由于時間因素,旅游路程不可太長,應根據當地及周邊旅游資源分布情況,開發出具有吸引力的短途消閑產品,此種旅游有廣大的市場潛力。大力開發雙休日休閑旅游產品時應注意以下幾點:加快城市近郊自然景點的建設,包括森林、低山、村野、河湖等,改善基礎服務設施;開發一批新穎、奇特、刺激,富有挑戰性,個人參與性強的項目;改善吃、住、行條件,建設休養、療養場所;著重提高重返率,采用低價政策;改善服務態度,提高質量,規范秩序。
5.舉辦一些旅游節慶活動和一些主題旅游項目,如“瑞金紅色旅游文化節”、“陶瓷文化旅游”、“龍虎山道教文化旅游節”等,都受到國內近程旅游者的青睞。開發主題旅游產品項目中的自然生態旅游要選擇生物種類繁多、植被豐富,頗富自然野趣的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進行開發,目前比較適宜的地方在廬山、武功山和鄱陽湖等地區。科普修學旅游要結合我省的大、中、小學以及中專技校,進行交流和聯歡,選擇相關的文化型、科普型的景點(如靖安三爪侖國家森林公園、井岡山、廬山等),圍繞學習、科技、環保、愛國主義等為主題,突出科技、文化含量和科技知識性、趣味性與參與性。
6.依托中心城市,整合全省旅游資源,構建以城市旅游(商務與文化觀光)、湖山休閑度假和特色專項旅游為主的三大旅游產品體系。重視與周邊旅游省份(如安徽、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廣東等)旅游產品的組合開發。
(二)遠程市場產品
1.提高現有觀光旅游產品的檔次,加速觀光旅游產品的更新。在相當一段時間里,文化觀光型旅游仍是旅贛游客的主體,這是江西省的優勢所在,但是不能在低水平上重復開發,要對老產品進行重新包裝、完善和優化。要盡快更新傳統產品,對傳統線路不斷增加新的內容,在觀光產品中開發出具有深刻文化內涵的內容,并有一定參與性活動;不斷推出新的有吸引力的新線路。要不斷開發新景點、新活動;不斷改進已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線路的綜合條件。盡快對確有吸引力但綜合接待能力尚不完善的線路進行再完善;積極開發度假、娛樂、主體旅游等對回頭客有吸引力的項目;改善公共交通和咨詢服務,引導散客觀光;優化觀光型產品的地域組合,提高江西全省觀光旅游的整體效益。
2.著重推出九大旅游產品:紅色旅游、山水風光游、體驗探險游、商務會展游、休閑度假游(養生休閑游)、科普修學游、節慶游、宗教文化游、自然生態游。
3.實施旅游精品工程,重點開發十大旅游區,應以保護為主,開發為輔,創造返璞歸真的旅游氛圍,并可開展一些生態型的參與性旅游活動,以豐富生態觀光度假旅游產品的內容,創造旅游品牌。
4.積極開拓主題旅游產品。江西省旅游產品大多屬于單一型觀光旅游產品,市場風險大,市場層面狹窄。因此必須開發出豐富多彩的旅游產品,建立復合式、多重式產品結構。開發主題旅游產品是改變江西旅游產品總體結構,擴大來贛客源的一個重要途徑。今后應在會議、獎勵、健身療養、生態旅游等方面下工夫。注重江西開放形象的營造,創造江西的國家優秀旅游城市的美好形象;借助區位優勢,爭取一些專業性、區域性的會議會展來江西舉辦或開辟分會場;積極建設展覽中心、會議中心和旅游商務服務中心,完善和提高商務服務接待設施,培養專業的翻譯導游人員;組合產品,提供滿足商務客人需求的旅游項目;重視江西商貿流通市場和旅游商品市場的培育,促進商貿服務和商務旅游的發展;舉辦大型旅游節事活動和商貿洽談會;大力開展娛樂休閑旅游和購物旅游活動,加強城市娛樂休閑設施建設,建設城市商業游憩區,通過有效措施豐富游客的夜生活。
5.迅速推出散客產品,加速形成旅贛散客市場。近幾年來,旅贛客人中散客增長已超過團隊占據主導地位,散客增多是大勢所趨。江西省旅游業必須立即行動起來,大力發展散客業務并逐步實現產品標準化,辦公自動化,銷售網絡化,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日益增長的散客市場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江西省旅游局.江西省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說明書
2.茍自鈞.旅游景區(點)產品營銷組合與經營方略.經濟經緯,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