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貨幣金融市場對金融危機的重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現實條件下信用替代品出現后引發的問題
當然歷史的發展將這種可能徹底填埋了,因為一系列的信用替代品的出現。人們找到了一種有效的方法,既節約資源,又能保證經濟的發展。這個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是人為對經濟的操控,很大程度上是政府間的控制,因為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的巨大進步,使人們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供需做出較好的把握,體現在貨幣發行規律上,即是說信用替代工具和它們所要衡量的社會產品之間的理想狀態,最好是平衡,但這很難辦到,但是這無關緊要,因為小范圍的波動也確實是有利于經濟的發展的。各個國家都有相應的貨幣體系來保障這方面的平衡,至于每個國家實際采取的機制那是不同的,這里的不同不僅指國與國的不同,還有國家政策和實際手段上的差異。但是無論怎樣,當我們回到貨幣產生的本源,就會發現各種各樣先進的金融衍生品享有和紙幣一樣的出身,他們本身不具備價值,只是作為一種符號而存在,它們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大行其道,但并不能從根本上克服可能引發經濟危機這一缺陷。因為我們強調社會供需大體平衡,即是在整個物質資料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都能有機連續。
在這個過程中,就包含了交換,那么生產所創造出來的社會產品在進入交換環節完成使命時,就要求和真正能衡量它們的那些價值交換媒介的平衡,而一系列的衍生品出現并能暫時充當交換媒介的一個前提是信用的存在,但是我們知道因為衍生品實際無價值,就使得信用沒有實際依托。綜上所述,這一系列的反應揭示出不健全不完善的貨幣體系從本源上帶來危機的可能性。貨幣單位的名稱實際上是法幣名稱,那么我們生產的多少,有多少貨幣流通于市場,人們信用度和金融衍生品的信用度的兌換比例是否能持衡,現在沒有一個健全的貨幣體系來衡量。
結合貨幣和社會總資本再生產來看金融危機
可以把此次金融危機看成是對規律的不充分把握下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一次失敗運營,出現社會總資本再生產這個概念,暗含了這是個資本擴大再生產的時代,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再生產時代,這也是為什么在短短時間內由美國迅速擴散并波及全球的重要原因。社會總資本再生產有賴于資本的積累,資本的積累回到最初又是和貨幣和價值相關聯的,所以考慮貨幣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不得不考慮社會總資本再生產這個重要問題。在這個經濟大背景下,全球通體并沒有健全的運營機制來保證,即便像二戰后建立起來的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它在以美國為主導的一系列國家中起到了經濟潤滑劑的作用,使得這個群體的社會總資本運營得以有一個統一的媒介———美元和黃金掛鉤。
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在較長時間內維持了良好態勢,可是后來,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前所未有的調控力又不復存在,為什么會這樣呢?究其原因還是出現在貨幣這個東西上,美元和黃金掛鉤,只是說進一步拉近了交換媒介與實際價值的距離,但并沒有從根本上取代人們心中理想的價值媒介,所以由此主導下的社會總資本在生產必然會再次出現問題,何況時至今日,國際形勢越發復雜,要想統一各國共同進入一個貨幣權衡體系,從而保證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順利進行,是難上加難。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生產社會化其實也就包含了各國無需無組織無原則的自我運營。
這也就不難理解各國金融大鱷為什么可以單刀直入某一個國家的經濟內核,抓住該國家經濟體制的紕漏,在資本轉入和轉出間周旋從而引起該國資本再生產的順利進行,最后從中謀取暴利這類問題了。像索羅斯對泰銖事件一樣,至于現在爭議頗多的索羅斯會對人民幣怎樣的問題,完全得看我國在貨幣對資本再生產關系上的處理了。
結論
將金融危機劃整歸零,發現這都是貨幣這個問題引發的一系列經濟無規律運動。這當中當然包含了信用度缺失(房產泡沫,次貸危機),金融政策監管失衡等問題,貨幣撬動金融市場,是從它產生的那一天就開始了,不一樣的是,在金融危機這個問題上表現更激烈而已。
作者:李仙鑫單位: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