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外國化妝品牌漢譯名的聲調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外國化妝品牌的漢譯名對其在中國市場的宣傳與推廣舉足輕重。漢字作為聲調語言,不同的聲調組合可以產生風格迥異的美感。因此,品牌名稱的漢譯在考慮意美和形美之外仍要重視聲調的搭配,使其達到響亮易記的效果。本文收集了200個外國化妝品牌的漢譯名,對其聲調及聲調搭配進行了歸類統計,研究它們所占的比例,并將其與國人取名習慣呈現的聲調搭配進行對比。研究發現化妝品牌多選用陰平和陽平這兩種聲調字作為其漢譯名,并且聲調相異,尤其是平仄相間的名字數量遠遠超過了同調名的數量,借此為外國品牌的中文譯名提供建議。
[關鍵詞]
外國化妝品牌;漢譯名;聲調;規律
一、簡介
(1)研究背景品牌名稱是商品的重要標志,它既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第一印象,又是消費者用于區別其它商品的有效信息載體,承載著生產者或經營者的消費導向和審美取向。好的品牌名稱對于產品的銷售宣傳以及市場開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國際化的今天,走向世界的品牌迫切需要一個既符合其商品屬性又適應于傾銷地語言使用習慣的名字。優秀的品牌譯名無疑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營銷手段,為產品的海外銷售添磚加瓦。漢字的語音系統與眾不同,名詞既有聲韻的區別,又有平仄的差異。因此取名時不僅要考慮漢字的含義、字體的簡潔,更要考慮讀音的和諧與悅耳。尤其是進口女用化妝品名的中文翻譯,不僅在字面意義上要迎合女性消費者追求美麗和優雅的心理,還要顧及韻律和聲調的恰當,使其瑯瑯上口,方便消費者記憶和宣傳。因此,化妝品品牌翻譯的聲調問題值得探究。
(2)研究對象和目的本文收集了在國內市場暢銷的200個外國女用化妝品品牌名稱,這些化妝品的原產地主要為歐美國家。聲調搭配樣本由100個雙音節名和100個三音節名組成。通過對兩組名字所選文字的聲調分別進行歸類,計算不同聲調搭配所占的比例,試圖發現其中的規律,并與國人取名的聲調搭配習慣進行對比,為外國品牌的中文命名提供建議。
(3)研究方法和語料收集本文主要采取定量研究方法,對品牌名稱的聲調搭配進行分類統計,并試圖找出外國品牌名稱漢譯的聲調規律。因大部分品牌翻譯都受原名影響多采用音譯,為保證樣本的隨機及合理性,語料從24個不同英文字母開頭的化妝品牌中等比例提取。即,100個兩字名和100個三音節名中均包括5個A開頭的品牌,如Avon;5個B開頭的品牌,如Biore;以此類推,至5個Z開頭的品牌如Za。此外,聲調樣本排除了直譯的品牌名,如BurtBees(小蜜蜂);以創始人作為品牌名稱的化妝品,如ElizabethArden(伊麗莎白•雅頓)。因外國人名已有固定的漢譯,故不納入品牌取名的聲調探究。漢字的聲調有四聲,分別是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本研究將這四聲分別用數字1、2、3、4代表,分別計算雙音節名和三音節名的聲調搭配,將每一種搭配用數字代表列出,探究其聲調搭配規律以及不同聲調在名字中出現的頻率。
二、數據分析
(1)雙音節名的聲調模式雙音節的聲調模式一共有16種,用1、2、3、4分別代12表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種聲調,這16種聲調模式如下:11、12、13、14、21、22、23、24、31、32、33、34、41、42、43、44。100個雙音節名的聲調分布情況見表1。從整體上看,最多的聲調模式為24型(例:蘭蔻、迪奧),占總數的14%。其次為11型(例:高絲、嘉珂),占總數的11%。12型(例:潘婷、清揚)和14型(例:安利、天芮)占總數的10%。41型(例如:洛芬、露詩)占總數的8%。最少的聲調模型為33型,在100個雙音節名中沒有出現。此外,13、22、32、34以及44型數量也非常少。出現平仄搭配的名字占總數的57%。而異調搭配所占數量為總數的82%。從橫向分析,聲調的分布情況反映出雙音節名在四種聲調的選擇上存在差異。首字的聲調中,陰平、陽平在數量上占據顯著優勢,各占總數的34%和35%。上聲字數量最少,占總數的12%。而在尾字的聲調選擇中,陰平和去聲數量最多,各占總數的31%和29%,其次為陽平,占總數的23%。尾音為上聲的情況最少,只占17%。通過整體的數據和橫向的分析,雙音節名字的化妝品牌在聲調的選擇上具有其特點。總體上,陰平、陽平聲調的字數量最多,上聲字數量最少。名字多以陰平和去聲結尾。24型為典型的平仄搭配,所占數量也最多。(2)三音節名的聲調模式三音節名的聲調模式共有64種,用1、2、3、4分別代表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四種聲調,共計64種聲調模式。如:111、112、113、114、121、122、123、124等。從總體上來看,三音節名出現頻率最高的聲調模式前五名依次為:124(例:施華蔻)、141(例:嬌韻詩)、422(例:露華濃)、421(例:露得清)、142(例:歐瑞蓮)。可見,陽平與去聲的平仄搭配在三音節名中依然顯著,而上聲仍是出現最少的聲調。平仄相間的聲調搭配在三字名中占總數的97%。從橫向分析,三音節名多以陰平字開頭,占總數的。而陽平字多用于結尾,占總數的34.4%。與雙音節名聲調模式相似的是,陰平和陽平聲調在三音節名中仍然使用最為廣泛,其次是去聲,上聲是四個聲調中在品牌名稱中出現最少的。
三、原因分析
根據馬爾丁內的觀點,語言運轉的基本原理是語言經濟原則。他認為,促使語言發展的內部力量,可以歸結為人的交際和表達需要,與人在生理和精神上的自然惰性之間的沖突。(馮志偉,1987:135)聲調搭配無疑也符合這一原則。作為廣而告之的品牌名字,其字面意義之美應當建立在聲調搭配響亮、易記的基礎之上。漢語普通話的四個聲調有各自的語音特點,陰平高而平;陽平高昂響亮;上聲先降后升,比較緩和幽遠;去聲急促,給人戛然而止的感覺。(張競婷,2011:104)化妝品漢譯名無論是雙字還是三字的聲調都以陰平、陽平為主,上聲少。主要原因可能是上聲發出所需時間較長,發音也比較費力。而陰、陽平高而響亮,易于記憶,有利于品牌的宣傳。許淵沖(2003:80)的翻譯理論“三美三化”中“三美”包括了意美、音美、形美。取名時的聲調側重應當屬于對音美原則的尊重。聲調應講究和諧優美,對漢字的內涵做進一步的修飾與補充。陰平與陽平較上聲和去聲柔和,符合化妝品行業的屬性以及女性消費者的心理,故其漢譯名中多采用這兩個聲調。不但如此,陰平、陽平調值較高揚,有漸強之勢,上聲、去聲較低抑,有漸弱之勢,平仄相間或高低相間的名字要比全平、全仄或全高、全低的名字節奏感強一些。(馮志英、宋興晟,2008:53)
四、結論
經過統計分析,200個化妝品牌的漢譯名在聲調選擇上具有明顯的傾向性。無論是雙音節名還是三音節名,聲調搭配中異調的數量都遠遠多于同調的數量。陽平和去聲的平仄搭配在雙音節名中出現頻率最高,為化妝品名帶來了抑揚頓挫和錯落有致的美感。陰平、陽平兩種聲調是化妝品名的首選,多有柔和之感,符合產品屬性。由于時間和篇幅的限制,不足在所難免。第一,本研究只選取了200個化妝品名,語料庫較小。若收集更多的品牌名稱進行統計或會發現更多的規律。第二,本次語料均選自女性化妝品牌,若以男性化妝品牌名為語料抑或會有不同的結論。第三,本文只是對化妝品的漢譯名做了研究,而不同類型品牌的漢譯名或會有不同的聲調組合規律,給消費者帶來不同的美感或意象等等。漢語是聲調語言,無論在品牌還是任何其它的取名活動中,聲調都是評價名字優劣的一項重要指標,需慎重考慮。品牌名稱的設計與翻譯應當在滿足文字寓意、美感的同時考慮聲調的搭配。
參考文獻
[1]馮志偉.現代語言學流派[M].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1987.
[2]馮志英,宋興晟.當代漢族人名的語音分析[J].遼東學院學報,2008(10):51-56.
[3]許淵沖.文學與翻譯[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4]張競婷.當代大學生姓名用字的聲調情況研究[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2011(10):102-104.
作者:練勤 單位:汕頭大學文學院外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