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處方藥雜志》2015年第五期
1資料與方法
1.1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包括抗精神藥物,心理指導,健康宣教,保持病房清潔、衛生等。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干預,包括:①護理人員與患者加強交流,保持熱情、溫和態度,建立信任感,了解其內心真實想法。囑咐患者家屬多與患者溝通,讓患者感受家庭溫暖以增加康復信心。②通過言語暗示鼓勵患者保持正確心態。同時護理人員可通過向患者講述經配合治療后恢復健康的代表性案例,以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③加強對患者心理指導,盡可能穩定其情緒,護理人員通過與患者的溝通,幫助其漸漸改善生活能力、社交能力等;向患者講解該疾病的相關知識,讓其自覺注意治療過程的相關事項。④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相關用藥指導,如用藥劑量、用藥時間等,盡可能將錯誤服藥率降到最低。
1.2觀察判定標準患者護理前后康復療效量表評分(IPROS)情況:治療情況、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衛生習慣、興趣愛好(注:分值均介于10~50之間,得分越低表示護理效果越明顯);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陰性癥狀評定量表(SANS)、日常生活能力(ADL)(注:以50分作為臨界值,得分越低表示護理效果越明顯);患者心理狀態改善情況:抑郁自評量表(SDS)及焦慮自評量表(SAS)(注:分值>50分,表示癥狀越明顯;分值≤50分,表示癥狀改善越明顯)。
1.3統計學處理研究數據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χ—±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具統計學的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康復療效量表(IPROS)評分改善情況兩組患者護理后IPROS評分情況較護理前有不同程度改善,組內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IPROS評分改善情況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BPRS、SANS及ADL評分改善情況兩組患者護理后BPRS、SANS及ADL評分情況較護理前有不同程度改善,組內比較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BPRS、SANS及ADL評分改善情況組間比較,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兩組患者心理狀態評分改善情況兩組患者護理后心理狀態評分情況較護理前有不同程度改善,組內比較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心理狀態評分改善情況組間比較,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3討論
近年來,老年精神分裂癥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主要表現為行為、思想幼稚,敏感、孤僻、情緒不穩定,認知功能障礙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臨床多采用藥物治療,僅僅能夠使其放松心理情緒,緩解身體癥狀,針對疾病本身還需進一步的心理調節,以提高整體療效,達到身心公共健康的治療目標。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后康復療效量表(IPROS)評分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具體表現在治療情況、生活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說明應用心理護理干預可增強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效果,具有積極臨床應用價值。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內心安全感較弱,缺乏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生活熱情,在本研究中,護理人員給予研究組患者悉心的照料,通過親切、熱情的溝通方式在與患者建立良好信任感,從而可深入了解患者內心想法,利于擬定具有針對性解決患者問題的護理方案。
作者:楊梅 單位:北海市合浦精神病醫院護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