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臨床醫學檢驗質量控制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方法
1.1.1檢驗前的質量控制①做好準備工作。對患者的情況進行記錄,結合患者的個體差異來對其進行檢驗前的注意事項交代;②做好樣品采集工作。不同檢驗所需要的采集樣本不同,根據患者的個體要求為患者制定采集時間,對于患者符合采集要求的情況,以不影響患者疾病為前提不對其進行采樣,確保樣本的高質量[2]。
1.1.2檢驗中的質量控制①儀器設備:檢驗時先要保證儀器設備的正常,使用后需要對儀器設備進行保養和維護;②試劑:檢驗使用的試劑必須準備好,在使用時根據檢驗項目的需求來使用不同的試劑,確保試劑的有效性;③數據管理:將獲取到的檢驗數據進行處理,保障數據的有效性、時效性、規范性,為臨床診斷提供準確的參考信息[3]。
1.1.3臨床醫學檢驗后的質量控制措施①審核檢驗結果:嚴格保證工作流程的準確交接,如:錄入檢驗信息、采樣編號、審核檢驗操作儀器、完成檢驗報告單、反饋檢驗結果等一系列工作,避免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②建立報告簽收制度:完成檢驗后,由專人將檢驗報告單統一送達,臨床檢驗室要針對科室的具體情況,明確規定檢驗報告單的保存方法及時間,便于對于檢驗結果進行復查[4]。
1.2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結果準確率對比從開展臨床醫學檢驗質量控制開始,實驗組A和對照組B的檢驗人員都對其本組的檢驗樣本進行檢驗[5],檢驗人員需要恪盡職守,按照檢驗流程來完成檢驗項目,保障檢驗數據的真實性[6]。實驗組A臨床檢驗準確率是97.1%,對照組B的檢驗準確率是91.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滿意度對比實驗組A的患者滿意度是98.7%,對照組B是92.4%,實驗組A患者的滿意度比對照組B較高一些,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臨床醫學檢驗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其在現代醫學中不可缺少,發揮的作用也是無可替代的,對于整體醫療水平有較大的影響,導致檢驗的結果發生誤差的原因比較多,在對檢驗過程進行質量控制的時候,應該要對這些因素進行研究分析,積極的避免。臨床中進行醫學檢驗時的一些問題,在劉英杰等的研究中表明,存在非疾病因素和檢驗人員因素這兩個因素的影響。為了提升臨床檢驗的準確性,讓檢驗結果具有可用性,需要對人為和物理因素的影響進行削弱和避免。
檢驗技術人員必須要能夠有科學嚴謹的態度,對每一項實驗都盡心盡責,將其中的影響因素進行規避,避免導致檢驗結果受到影響,降低檢驗結果的可用性。檢驗人員的經驗可以為檢驗提供幫助,通過觀察分析實驗,發現檢驗實驗的一些規律性問題,從工作中進行總結歸納,分析失敗和誤差的原因,對各項實驗的細微變化給予重視,獲得經驗,這是工作經驗對于檢驗質量控制的一個非常可靠的幫助。獲取高質量的檢驗樣本也是保障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前提,對于檢驗樣本根據檢驗項目的需求來制定采集時間和條件,確保樣本的可靠性。對檢驗室的設備儀器進行養護和管理,減少因儀器設備問題所帶來的影響。
總之,根據此次研究結果來看,臨床醫學檢驗質量控制的措施能夠提升檢驗準確度和患者滿意度,對于臨床診斷準確性,具有較大的幫助,給患者帶來準確的診斷結果。
作者:高寶玉單位:東北農業大學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