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護理的質量管理與發展趨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通過對中醫護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中醫護理質量管理的措施與未來的發展趨勢。方法:主要運用文獻綜述法、功能分析法及實地調研法,對中醫護理現狀、中醫護理需求、中醫護理質量管理及發展前景等進行調研,分析了中醫護理的質量管理與發展趨勢方面存在的問題。結果與結論:中醫護理質量管理必須要構建完善的質量管理指標體系、強化“專科專病”質量管理、重視對中醫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建立“閉環式”的中醫護理質量評價體系,中醫護理將成為“標準的健康養生方式”,循證護理將得到廣泛的應用,“社區化護理”將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
關鍵詞:中醫;護理;質量管理;醫患關系
隨著我國中醫藥事業健康快速的發展,中醫護理理論的研究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中醫護理在醫院的醫療實踐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中醫護理的內容也逐漸具體化、系統化、豐富化。在國家大力推廣中醫護理的同時,如何做好中醫護理的質量管理,這對于中醫護理工作的開展、中醫護理未來的發展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1中醫護理的現狀分析
中醫護理強調既病防變、未病先防,體現的是“辨證施護”的護理,中醫護理以博大精深的中醫理論作為指導,運用“整體觀念”對患者進行施護,綜合應用康復、保健、預防等措施,為患者及其他需要護理的人員提供中醫特色的護理服務[1]。中醫護理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護理質量管理工作的開展,必須應以《中醫醫院中醫護理工作指南》《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等文件為準繩,作為中醫護理質量管理工作開展的“藍本”,突出中醫護理的特色優勢,認真、標準地開展中醫護理的質量管理,以為患者提供全面、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從而為加速患者康復的進度、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奠定堅實的基礎。然而,從具體的實施情況來看,中醫護理仍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比如,中醫護理的差異化不強、中醫護理的技術性與針對性不強、中醫護理的特色優勢未能夠充分體現等,這主要與中醫護理質量管理意識薄弱、質量管理水平不高有著直接的關系。
2中醫護理質量管理的具體措施
2.1構建中醫護理質量管理的指標體系中醫護理質量管理目標的實現,必須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護理質量指標體系,各個指標能量化的一定要量化、能與護理實踐相結合的一定要緊密結合,比如,中醫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護理文書寫作合格率、中醫護理基礎理論考試合格率及中醫護理項目目標的實現情況等,都要求以指標的形式予以量化,這樣才能夠確保中醫護理質量管理有規可循。以完善的質量管理指標體系作為保障,針對護理工作人員在具體護理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從而為全面提升中醫護理質量管理的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
2.2強化“專科專病”質量管理中醫護理質量管理不僅要滿足一般護理質量管理的標準要求,還必須要突出中醫的特色護理優勢,比如,不同的科室、針對不同類別的患者,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圍繞諸如飲食、起居、用藥及情志等方面開展中醫特色護理,結合專病專科的特點開展中醫辨證施護。當前,中醫藥在亞健康調護、慢性病治理等方面的特色及優勢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而中西醫結合護理工作的開展,為中醫護理走向市場化、社會化、規范化甚至于國際化都提供了基本保障。中醫護理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然而我國目前的中醫護理在實踐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而我國中醫護理在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必須解決好以下問題:怎樣提高中醫護理的科研水平、如何在醫療實踐中發揮中醫護理的特色和優勢、怎樣培養中醫護理人才,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實現“專科專病”質量管理的目標。
2.3重視對中醫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中醫護理質量管理水平的高低、患者滿意度的高低,不僅與護理人員的態度等有關,還取決于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操作水平,這就要求護理部必須要加強對護理人員的技術培訓與考核的力度,制定完善的護理技能操作培訓計劃,確保護理人員嚴格按照中醫護理操作規程、中醫護理常規來為患者提供服務[3]。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中醫護理技術是整個中醫護理學的基礎、核心及精髓,要想將中醫護理的各種特色護理療法應用于具體的護理工作中,必須要加強對中醫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實踐中,中醫特色護理必須要強調整體觀念,針對不同的病癥及臨床表現,靈活運用辨證施護的方法和思想,應用異病同護、同病異護、扶正祛邪、以及因人或標本緩急等來制定針對性強、實效性強的護理措施,達到提升中醫護理質量管理水平的目的。
2.4建立“閉環式”的中醫護理質量評價體系中醫護理質量管理效果如何、能否實現預期的目標、還存在哪些問題等,這些都必須要在具體的護理工作中邊實踐邊改正,發現不足、總結經驗,這樣才能夠達到不斷提升中醫護理質量管理水平,實現中醫護理質量管理螺旋式上升的目標。實踐中,可應用PDCA質量環來構建“閉環式”的中醫護理質量管理評價體系,分別圍繞計劃(P)、執行(D)、檢查(C)、處置(A)等四個環節,即針對不同的患者,通過制定切實可行的護理計劃、明確護理執行的內容、不斷地進行檢查以便發現中醫護理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優秀的做法、制定措施改進不足,能解決的問題在一個閉環中就解決掉,不能立即解決的問題要納入到下一個閉環中的P環節,這樣通過系統的、反復的實踐,就會實現中醫護理質量管理水平的螺旋式上升。
3中醫護理的發展趨勢
中醫護理植根于中華民族傳統的中醫理論,強調以中醫所特有的“特色護理手段與方式”進行施護,這一點是西醫護理所難以代替的。就當前我國中醫發展、中醫護理的應用情況來看,中醫護理主要呈現出了相應的發展趨勢。
3.1中醫護理將成為“標準的健康養生方式”
正所謂病是三分治七分養,尤其是對一些慢性病患者、老年患者來說,運用中醫護理不僅能夠加速他們身體康復的進程,而且還基本上不會產生大的副作用,中醫護理將成為標準的健康養生方式之一。另外,當前時代的年輕人面臨的工作、生活壓力比較大,從而導致大部分人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疲勞現象,處于典型的亞健康狀態,接受中醫護理治療,有助于幫助個體建立立體、自然、流暢的健康生活方式。
3.2循證護理將得到廣泛的應用
中醫護理的發展是與中醫藥學、醫學的發展及理論的研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要提升中醫護理質量管理的水平,充分發揮中醫護理的特色優勢,僅僅依靠經驗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引入并廣泛應用循證護理。循證護理的實踐主要包括3個階段:證據綜合、證據傳播、證據應用,通過尋求最佳臨床證據為臨床護理實踐中的決策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是一項多環節、多階段、多層次的系統工程。循證護理可以借助臨床實踐來驗證中醫護理干預的效果,以為中醫護理培訓、中醫護理工作的開展、中醫護理質量水平的提升提供科學的依據。循證護理實踐的觀念和方法可以幫助中醫護理人員用科學的方法尋求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解決臨床實踐中的問題,從而為中醫護理科學化、系統化、規模化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3“社區化護理”將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
隨著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基層的醫療設備設施將逐漸趨于完善,“足不出社區(或者村莊)”的就醫目標將會很快能實現,而伴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慢性疾病患者人數的增加,都必然對護理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在醫院等醫療機構床位有限、護理資源不足的情況下,中醫護理走進社區不僅能夠滿足我國城鄉居民對醫學護理的需求,同時也拓寬了中醫護理的發展渠道。中醫“社區化護理”的發展,能夠讓患者不出社區、家庭即可享受到特色的中醫護理服務,這就為加速患者康復治療的進程、提升生活質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4]。
4結論
中醫護理是在中醫基本理論指導下的護理工作,能發揮獨有的特色和優勢,強化中醫藥技術在護理工作中的作用。注重中醫護理的質量管理和發展趨勢,必須要構建完善的質量管理指標體系,重視中醫護理的質量管理,探求合適的中醫護理發展趨勢,以為提升醫院臨床服務、提高患者滿意度和醫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毛靜.應用Delphi法構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中醫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D].鄭州:河南中醫學院,2015.
[2]唐紅梅.促進護理教育發展的策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2.
[3]鮑穎.打造蒙中醫護理團隊建設,提升蒙中醫特色護理管理品質[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6,22(11):80-81.
[4]李平,牟善芳,馮鳳,等.中醫醫院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護理學雜志,2009,24(5):4-7
作者:陳莉;潘小紅;張玲雅;龐瑛瑛 單位:臺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浙江省臺州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