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兒科住院患者留置針穿刺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方法
1.1現狀調查與原因分析兒科患者血管特點是比較細小,生病的時候循環會受到影響導致血管不充盈,會因為情緒緊張引起血管痙攣,會因為害怕而哭鬧劇烈,穿刺時不配合扭動厲害而穿破血管,為提高穿刺成功率,提升患者滿意度。2014年1月對兒科住院患者患者留置針穿刺成功率展開實際調查,具體方法:登記每天進行穿刺的患者資料、每天穿刺的總例數,詳細記錄穿刺失敗的主要原因,統計一陣即成功的穿刺成功率、兩針穿刺成功率、三針及以上穿刺成功率。品管圈活動成員通過對調查結果進行匯總,用魚骨圖分析法找出導致兒科住院患者留置針穿刺失敗的原因。除患兒的年齡及疾病外,致使靜脈留置針穿刺失敗的主要原因有:(1)缺乏培訓,護士對相關的穿刺知識不足,(2)護士年齡普遍腳下,穿刺經驗不足,(3)部分護士缺乏自信心,如果穿刺時有他人在場就會變得異常緊張,擔心穿刺失敗引起病人不滿以致穿刺不成功。(4)患兒家長過度緊張,經常要求護士一針過,造成操作者心理壓力大,不能發揮最高水平。
1.2制定目標QCC組員針對調查發現的原因,提出整改關鍵和具體措施。對護士進行相關知識及專業技能考核,為護士創造更多穿刺的機會,提高其穿刺水平。
1.3對策(1)將小組成員分為3組,每組設立一位經驗豐富、打針技術好的組長,組員碰到問題時可隨時請教組長。(2)增加年輕護士的打針次數,每個星期夜班前上一次穿刺班,年輕護士利用上晚修的時間回來跟班,爭取增加穿刺機會,提高打針熟練度。(3)通過查閱教科書及相關文獻重新對護士進行小兒靜脈留置針穿刺知識培訓,召開護士座談會相互之間進行經驗交流,提高護士的理論水平及抗壓能力,使護士在打針前能調適自己的心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去面對病人,設靜脈留置針穿刺登記簿,記錄個人每天穿刺例數及失敗原因,餐會時共同學習,討論解決方案。同時排班上實施按層級新老護士搭配,最大程度減輕護士的壓力。(4)提高小兒穿刺成功率的關鍵是穿刺部位選擇的正確性,此外,針具的選擇和持針方法也直接影響著穿刺成功與否,因此,在穿刺時應當盡量選擇暴露相對明顯的靜脈,避免選擇彎曲不直、靜脈瓣、骨突部位等,對于肥胖患兒,由于其血管不明顯,穿刺前需要仔細感受靜脈在皮膚上的溝痕感,以確定血管位置及走向,采用三固定持針法穿刺,這樣便于控制進針角度。帶教組長針對不同針對患者的不同血管特點,應當進行示范操作,指導護士掌握穿刺技巧,并注意血管深淺和穿刺的淺,快、準、穩。(5)創造和諧的工作氛圍,保持病區環境安靜有序,病室要定期通風,采光良好,溫濕度適宜。多病人打針時進行排號分流,以免家屬堆積圍觀議論,減輕護士的心理壓力。對沒有把握的血管及特殊病人避免家屬在場必要時抱患兒進PICU穿刺。(6)加強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讓家屬接受和配合護士固定好患兒,以增加穿刺的成功率,如評估到家長不能時,應隨時請求支援,遇到穿刺不成功時,護士應及時主動跟患者及家屬說“對不起”,取得患兒及家屬的理解,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活動前后留置針穿刺成功率比較抽查了2014年1月及2014年6月的外周靜脈留置針穿刺資料,結果顯示,經過6個月的品管圈活動,兒科住院患者留置針穿刺一針成功率,兩針成功率,三針及以上成功率都得到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PDCA循環應用的綜合能力比較開展品管圈活動前后用自評表量表調查每個組員的PDCA循環應用綜合能力,具體包括專業知識、溝通協調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凝聚力,自信心、操作技能6項內容,每項分值10分,計算出平均分進行比較,品管圈活動后護理人員PDCA循環應用的綜合能力較品管圈活動前明顯提高。
3討論
3.1提高護士技能,規范操作流程自開展QCC以來,提高了兒科住院患者留置針穿刺成功率提升了護士的操作技能,規范了兒科外周靜脈留置針穿刺操作流程。護士根據循證護理的原理和方法,對外周靜脈穿刺進行了漸進式的練習和技能完善,使穿刺護理更加人性化,護士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獲得了顯著的提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還大大縮短了穿刺時間,降低了患兒的疼痛感,避免了不必要的護患糾紛,降低了患者投訴率。
3.2提高護理人員PDCA循環應用的綜合能力,QCC強化了組員主動參與質量管理的責任意識在QCC中,由組員自行找出存在的問題,并根據調查分析結果制定出自我約束和管理辦法,最后由組員自己執行并評估執行情況,這樣一來,不僅充分挖掘了小組組員的個人潛力,實現了全員參與,而且不論改進效果如何,都可以作為下一個質量控制圈的主題。品管圈活動后護理人員PDCA循環應用的綜合能力比品管圈活動前明顯提高,效果顯著。QCC是一個集體參與的過程,是人文管理和科學管理的高度結合,能夠提高組員自覺參與的積極性,調動起工作積極性,使員工得到更多的參與權、管理權和自主權。QCC注重質量狀況,善于在實際調查和分析中找到存在的問題,研究問題原因,最后群策群力實施整改[4]。通過本次活動,優化了兒科留置針穿刺操作流程,提高了留置針穿刺的成功率,提高了護理人員PDCA循環應用的綜合能力。
作者:謝春華 鄒倩倩 郭平仙 陳蔚萱 段小芳 單位:中山市博愛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