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河道項目整頓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開發區管委會,商務區管委會,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各辦局,區各直屬單位,駐區各條線單位:
根據區委、區政府《關于開展水生態綜合整治的意見》,現就全區河道綜合整治工程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的理念,按照“一次規劃、分年實施,因地制宜、綜合整治”的總體要求,對全區978條村級及村級以上河道(湖、蕩)全面實施全方位、高標準的河道綜合整治工程,通過3~4年的努力,使我區河道水質穩定達標,河容河貌生態美觀,為建設和諧宜人新錫山奠定良好的水生態環境基礎。
二、整治范圍和實施主體
(一)整治范圍
全區978條村級及村級以上河道(湖、蕩),總長約875公里,水域總面積28.9平方公里。其中:省級河道1條計7公里;市級河道19條計146公里;區級河道17條計82公里;鎮級河道147條計314公里;村級河道794條計326公里。重點突出影響水域功能區考核斷面水質的河道、重點河湖、居民集居區河道以及主干道路和重要公共場所旁有礙觀瞻的河道、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熱點河道。
(二)實施主體
區級及區級以上河道由區水農局組織實施,相關部門和各鎮(街道)全力配合;鎮村級河道由各鎮(街道)組織實施,區相關部門負責指導、督促檢查和考核驗收。
三、整治內容及整治標準
本實施意見所指河道綜合整治是指在兼顧保障防洪、排澇、灌溉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同時,突出生態和美觀的理念,對河道管理范圍內(包括河底、河坡、河岸及周邊環境)進行全方位綜合整治,具體包含以下五個方面:
(一)排污口封堵
對河道(湖、蕩)兩側的工業企業排污口(包括企業生活污水排污口)、畜牧養殖場排污口、居民小區(農村住宅)生活污水排污口及雨污混合排污口逐條、逐個進行普查登記,建立檔案臺帳,經河長審核簽字后上報排污口數量,并嚴格杜絕虛報、漏報。同時,在落實污水接管等處理措施的基礎上進行封堵,雨污混合排污口在雨污分流后,留足一定數量的雨水口,確保區域排水安全。
排污口封堵(包括區級及區級以上河道)實行屬地負責制,區相關部門負責指導、督促檢查和考核。
(二)河道清淤
按照先截污后清淤和截污一條清淤一條的原則,利用3~4年時間對全區尚未清淤或需再次清淤的河道(湖、蕩)進行清淤疏浚一遍。原則上采用“干河”清淤的方式,以確保清淤徹底和干凈。
(三)河容河貌整治
對河道中的定置漁具、住家船和河坡河岸垃圾、糞坑、亂墾亂種、雜亂堆積物、構筑物、畜禽養殖點、沿河豆腐作坊、廢品收購點進行全面突擊整治和清除;對沿河有污染河道水質、有礙河容河貌的其他現象同步進行整治。
河容河貌整治(包括區級及區級以上河道)實行屬地負責制,區相關部門負責指導、督促檢查和考核。
(四)護岸建設及河岸綠化
護岸建設應本著生態、美觀、經濟的原則,對自然條件好的河段以建設生態型護岸為主,盡量不建硬質護岸;對防汛排澇和水土流失等有要求的河段,可以建設木樁或硬質護岸。河岸應盡可能多地進行綠化,一般區級及區級以上河道兩側各10米、鎮級河道兩側各5米需進行綠化,村級河道兩側適當綠化。有條件的河道可建設一些便于居民休閑觀賞的水景觀。
(五)河道長效管理
河道綜合整治工程完成后,由區水利等相關部門組織驗收,驗收合格后移交相關單位進行長效保潔管理。
長效保潔管理(包括區級及區級以上河道)實行屬地管理,區城管部門負責指導、督促檢查和考核。
四、區級補貼標準和撥付辦法
(一)補貼標準
為更好更快地推進河道綜合整治,區財政將對鎮村級河道綜合整治實施補貼(云林街道、厚橋街道和安鎮街道除外),補貼標準暫定為:鎮級河道每公里補貼20萬元;村級河道每公里補貼10萬元。單純河道河塘清淤補貼辦法仍按原規定:村級水面每畝補貼1000元,鎮級水面每畝補貼1500元。
(二)撥付辦法
為確保工程投資安全運作并取得最大效益,河道綜合整治區級補貼資金實行“二期(建成期和長效管理鞏固期)三段撥付法”,在竣工后二年內結清:工程建成后經竣工驗收合格撥付50%;一年后經初次驗收運行正常,撥付25%;第二年經再次驗收運行正常,撥付余下的25%。工程在二年長效管理鞏固期內如不能運行正常或出現重大質量問題,則取消區級財政補貼。
五、2009年重點整治任務
2009年河道綜合整治的重點有二個方面:一是廟橋、夏家塘、釣渚大橋、陳墅大橋、萬安橋、長征橋、宛山蕩、嘉菱蕩、鵝湖、蕩口新橋、南清蕩等11個水質監測斷面所在的河道(見附件);二是排污口已全面封堵的河道(由各地上報并經區確認后納入區級補貼范圍)。
六、保障措施
(一)強化責任落實。各地要按照本實施意見以及錫山區全面實施“河長制”管理工作方案的要求全面實施河長制管理,強化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實行屬地黨政一把手負責制下的“河長制”管理,細化完善“一河一策”的綜合整治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區相關部門要按照錫山區全面實施“河長制”管理工作方案中規定的各自職責開展工作。
(二)強化資金保障。區政府設立河道綜合整治資金,專項用于河道綜合整治工程。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加快形成政府引導、市場推動、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同時切實加強資金管理,確保發揮最大效益。
(三)強化項目管理。按照“依法、規范、有序、高效”的要求,嚴格執行項目審批制、工程招標制、質量監理制、工程審計制、工程資料歸檔制和質量終身追究制,切實加強“質量、安全、工期、造價、文明”等五個方面的管理。完善質量控制體系,強化隱蔽工程質量監控,確保工程質量。圍繞工期目標,細化施工方案,確保工程進度。強化工程審計,完善工程變更審批程序,嚴格控制工程投資。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強化安全防護措施,確保安全文明施工。
(四)強化督查驗收。在錫山區全面實施“河長制”管理工作方案的組織體系框架內成立“河道綜合整治考核驗收組”,對工程進度、工程質量等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考核驗收。
七、其他事項
本實施意見下發前已下達的河道綜合整治任務與本文件相抵觸的,以本實施意見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