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財政收支管理推進經濟發展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千方百計抓征收,努力增加財政收入總量。
(一)領導重視,部門配合,齊心協力抓征收。一是成立稅收征管協調領導小組,加強對稅收工作的領導。縣委、縣政府從縣"四大家"和相關職能部門抽調人員,成立了稅收征管協調領導小組,每月召開一次領導小組成員會議,定期聽取財稅收入進度情況的匯報,分析當前財稅收入形勢,了解財稅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針對實際情況確定下一段工作的重點,切實抓好財稅征管工作。二是定期召開財稅征管部門工作會議??h"四大家"領導定期聽取財稅征管部門主要負責人的工作情況匯報,深入實際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三是縣領導現場辦公。對征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需要縣政府出面進行協調的事項,縣領導總是第一時間深入現場,及時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盡量不召開大型財稅工作會議,只召開由相關人員參加的小會議,每一個會議都要研究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讓大家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抓征收工作,形成人人關注財政收入,個個重視財政收入的良好局面。
(二)公平稅賦,社會監督,依法依規抓征收。一是開展稅源普查。為摸清全縣稅源底數,縣政府從有關單位抽調人員,組成專班,采取"單位自查自報,專班隨機抽查、重點檢查相結合"的辦法,對全縣所有具有收費項目單位的稅收情況,不遺一戶、不漏一項,進行一次全面清查,掌握詳細情況,分析稅(費)結構,建立微機數據庫,為加強征管打好基礎。并摸清各單位的收費依據、收費標準、收費額度和近三年的實際收入情況,便于縣政府和征管部門全面掌握。二是堅持依法征收。對企業和個人建帳健全的,依法自覺申報,到納稅服務大廳核定征收;對建帳不健全的,由征管人員根據近三年的實際銷售情況,共同核定稅額,再將在同一地段的個人應納稅額進行張榜公布,接受社會監督,無異議后再確定征收,實行一年一定;對招商引資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一律實行先征后返,做到稅賦公平,讓納稅人滿意。三是嚴格稅收稽查。對企業的個人申報的稅款和納稅的情況,稅務稽查人員要根據實際情況,深入一線調查核實,對偷稅漏稅的,堅決予以打擊。
(三)挖掘潛力,堵塞漏洞,完善機制抓征收。一是查找稅收流失重點。通過對我縣的稅源情況與周邊縣市的情況進行對比分析,發現我縣的房地產稅收和非稅收入相隔較大。根據這一情況,我們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深入調查,并赴外地考察學習房地產稅收和非稅收入的先進管理經驗,力爭使全縣在這兩項稅收上有較大的突破。二是規范稅費征收行為。在調查和學習的基礎上,縣政府先后研究出臺了《非稅收入管理辦法》、《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暫行辦法》、《房地產建設行政審批和稅費征收管理辦法》、《土地收益管理辦法》等系列文件,對相關的稅收進行規范管理,堵塞收入漏洞。三是嚴格操作流程。根據工作實際,對各種稅收管理辦法制定了具體工作流程,嚴格按程序操作??h房地產開發和建設行政審批的稅費征收工作流程,就明確在縣行政服務大廳辦理,涉及到12個部門、36道程序,每一道程序都道道銜接、環環相扣。為加強對稅收執法人員的監督,縣紀委、監察局出臺了《關于規范稅費征收秩序、嚴肅稅費征管紀律的通知》,規范稅費征收秩序,消除收"人情稅"、"面子稅"現象。
通過這些抓收措施的實施,今年的財政收入提前一個月實現"雙過半"目標,元至7月份,全縣完成全口徑財政收入30529萬元,占縣預算任務42799萬元的71.33%,同比增長60.27%;地稅征收超歷史,提前一個月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一般預算收入增幅和地方稅收增幅兩項在全市均排名第一,創造了歷史最好成績。
二、多管齊下抓支出,確保財政資金發揮作用。
(一)深化部門預算改革,強化預算約束機制。實施部門預算改革,統一預算內外資金,統一支出標準和定額,通過細化部門預算內容,強化預算約束。一是界定部門預算編制范圍。改革預算體制,將全縣所有一級預算單位全部納入綜合部門預算管理,對來自不同渠道的資金納入一本預算反映。這種統籌安排的運作方式,從制度上控制單位隱瞞收入、私設小金庫的問題。二是實行零基預算。按照統一口徑編制部門預算。堅持"編辦核編、人事核標、財政核資"的預算管理辦法,打破基數概念,細化部門預算編制,人員經費到人,公用經費定額,專項經費到項目,有效約束了資金使用上的自由空間。三是強化部門預算約束。預算編制完成后報縣人大批準,除特殊情況外不搞二次預算或追加。規范資金撥付程序,從制度上控制單位違規開支的漏洞。
(二)規范集中支付制度,大力優化支出結構。收錢的不管錢,管錢的不用錢,用錢的不見錢,是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基本特征。通過國庫集中收付,直達用款對象,從而達到既防止擠占挪用,又確保了財政資金運行安全目的。建立國庫集中收付制度體系。積極穩妥地推進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制定了縣財政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和資金支付管理辦法,明確規定預算內資金、政府性基金、非稅收入和其他財政性資金全部納入實施范圍。
(三)創新縣鄉管理體制,規范縣鄉管理秩序。按照全省統一部署和要求,我縣印發了《縣鄉鎮財政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召開了全縣性的會議,全面實行"鄉財縣管"。各鄉鎮在資金所有權、使用權不變的情況下,實行"鄉財縣管"的模式。其好處是:一是強化收入征管。通過取消鄉金庫,實施綜合財政預算,強化鄉鎮財政收入征管。二是規范支出行為。按照保工資、保運轉、保重點順序合理調度資金,安排支出,保障鄉鎮工資正常發放,杜絕拖欠工資現象。三是緩解鄉鎮財政壓力。通過嚴格規范管理,遏制了違規支出,壓縮了鄉鎮公用經費支出,禁止鄉鎮隨意舉債,控制債務膨脹。四是提高管理水平。能夠全面掌握和有效控制財政資金的流入和流出,解決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同時可強化鄉鎮政府生財、聚財、用財觀念,提高了鄉鎮財政管理水平。各地目前正在順利交接,10月底將組織驗收。
(四)認真開展增收節支,認真抓好"五清"工作。一是清人。對全縣財政撥款的所有在崗人員進行了清理,掌握了真實情況。二是清編。在清人的基礎上,對全縣有財政編制的人員集中進行了清理,掌握了各單位的編制情況和實有人員情況。三是清車。為切實規范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公務用車行為,對19家單位超編的47輛小汽車,由財政局委托進行公開拍賣,整體拍賣價93.6萬元,實際拍賣近80萬元。對借(占)用車輛,都已清退到位。四是清收。為嚴肅財經紀律,加強財務管理,對國家工作人員拖欠公款進行全面清收。按照《縣財政、鄉鎮政府及縣直單位資產負債清理工作方案》的要求,全面開展清收國家工作人員拖欠公款工作,通過各單位自查上報、專班核實拖欠公款涉及122個單位3336人。通過清收,有70個單位全部完成了國家工作人員拖欠公款任務,下欠單位52個,涉及人員515人,下欠公款273.1萬元,占應收3300萬元的8.3%。五是清產。組織專班,對全縣所有的國有資產,進行了清產核資,摸清了真實的數據,正在醞釀出臺《縣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在清產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國有資產的管理。
(五)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切實做到有章可行。一是根據干部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會議費和接待費管理的問題,縣政府今年先后出臺了《會議費管理辦法》和《接待費管理辦法》,要求全縣各級各部門一律按管理辦法執行,年終要進行檢查,有違規行為的要查處到位。二是建產長效的激勵機制。為加快我縣工業化和產業化的發展,縣委、縣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主要是獎勵和財政貼息的政策,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了下來,財政每年兌現政策只要照章執行就可以了,減少了很多的環節。
(六)加強財政資金監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一是大力加強財政內部監督。在新的財政國庫管理體系下,運用先進的信息網絡系統全過程監督資金支付活動,對每一筆資金按支付對象、支付數量、付款用途、收款人、收款賬戶、交易時間等要素進行實時監控,使財政資金運轉的透明度大大提高,提高預算執行的全面性、及時性和準確性。二是堅持"收支并舉,監管并重,內外并行"的原則,完善監督機制,構建事前審核、事中監控、事后檢查相結合,涵蓋財政資金運行全過程的監管長效機制;結合全縣清產核資工作,加強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嚴格執行國有資產管理法律法規。對全縣國有資產、非稅收入清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處理和規范,最大限度避免國有資產流失。
是一個財政窮縣,只有狠抓財政收入,將應收的每一分錢都收上來,同時,大力強化財政支出管理,將不該用的每一分錢都節約下來,把有限的資金都投入到經濟發展中去,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才能促進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增加新的財源,扭轉我縣財政的落后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