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加快市奶業發展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奶業是比較效益較高的朝陽產業,具有較高的產業關聯效應。大力發展奶業,有效地轉化糧食和其他農副產品,實現農產品增值,是促進種植業結構調整、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民收入增加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市奶類生產、乳品加工和市場消費持續增長,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伊利、新希望等大型乳業生產加工企業入駐我市,進一步促進了奶業經濟結構調整,推動了奶業經濟快速發展。各級、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現階段加快發展奶業的重要性,把發展奶業作為我市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突破口,強力推進,切實解決奶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確保奶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二、明確發展思路和目標
(一)發展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奶業發展全局,圍繞伊利、新希望等大型乳業企業綜生產和加工能力的提高,以擴大養殖規模、增強市場競爭實力為主線,進一步突出奶源基地建設,轉變生產方式和創新發展模式,加強良種繁育和科技進步,不斷提高奶業集約化、標準化、優質化水平,加速奶業產業化經營,打造可持續發展、生態型的產業鏈,建立穩定的奶業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及綜服務體系。
(二)發展目標。到“”末,全市奶牛存欄達到6萬頭,實現年產鮮奶25萬噸,乳制品產量50萬噸,奶牛機械擠奶率達到95%,長豐、肥東各建成一個2—3萬頭奶牛的奶源基地,全市奶牛良種覆蓋率達到100%,奶業經濟對農民人均純收入貢獻達60元以上,實現農民增收1.5億元。
三、實施保障措施
(一)建設奶源基地。立足我市養殖資源和區位優勢,圍繞伊利集團、新希望集團等大型乳業企業,進一步調整和優化全市奶業養殖布局。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飼養奶牛的積極性,把群眾的投資重點引導到發展奶業上來。堅持統一規劃、理布局、相對集中、連片發展,發揮乳業加工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推進適度規模飼養,實現奶牛由分散飼養向集中規模飼養轉變。按照“公司+小區(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扶持適度規模經營的奶牛養殖戶。各地要結扶貧開發和新農村建設,積極引導和扶持農民發展奶牛養殖,建立相對集中的生態奶源基地,建設一大批生態化、標準化養殖場和養殖小區。畜牧部門要為奶牛養殖場(戶)提供全程有效的技術服務,積極推廣青貯、氨化技術,為奶源基地提供優質充足的飼料資源。
(二)壯大奶業產業集群。鼓勵和支持乳品加工企業建立自己的奶源基地,通過基地化養殖、小區養殖等途徑,把千家萬戶的散養相對集中起來,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鼓勵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對品牌、資金、技術、管理等資源進行整,加速乳制品品種的開發力度,擴大加工規模,優化產品結構。支持縣、區為大型乳品加工企業提供服務的配套項目,構建以乳品加工為主導的奶業多元化經濟支架,努力形成支撐有力、集效應與關聯效應為一體的奶業經濟產業集群。
(三)提高奶業科技水平。一是加大科技培訓力度,切實提高奶牛飼養者的素質,挖掘生產潛力;二是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建設一批良種繁殖場,建立后備良種奶牛繁育基地,引進優質高產奶牛品種,推廣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術,加快對現有奶牛的品種改良,加強人工授精站點建設,推進奶牛胚胎移植及相關技術產業化,加速優質高產奶牛擴群。三是加強奶牛疫病防治,加大強制免疫力度和檢疫力度,全面實行奶牛“健康體檢”制度,確保奶牛重大疫病免疫率達到100%。加強疫情監測和疫病普查,
建立應急機制,規避奶業發展風險。
(四)保障質量安全。各地、有關部門切實加強對牛奶生產、加工、銷售環節的管理和奶制品質量的監督檢查,建立健全乳及乳制品質量檢測體系、產品標準體系、質量認證體系和質量監測網絡,推行產品標識、質量追溯制度。強化奶牛場和養殖小區的無害化處理措施,實現生態養殖,推進無公害奶源的生產。規范投入品的生產經營,推廣營養安全的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藥和生物制品;打擊生產經營假冒偽劣產品行為,確保乳及乳制品的食用安全。
(五)拓展消費市場。加強宣傳,科學引導,普及營養知識,開發適銷對路產品,擴大奶制品消費。加強農村市場的開發,順應城市居民奶制品消費需求的變化趨勢,滿足城鄉居民奶制品消費增長需要。加大產品營銷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開辟國內外奶制品銷售市場。
(六)規范市場秩序。加強乳品標識管理,強化市場監管力度,規范企業市場行為,維護消費者利益。引導和鼓勵各地建立奶牛作社、奶業生產者協會和股份作制聯體等組織,提高奶農組織化程度;大力發展“訂單養殖”,建立“利益互享、風險共擔”的利益聯結機制,切實維護奶農法權益。發揮協會、作經濟組織的協調作用,加強行業自律,提倡公平理競爭。
四、加大扶持力度
(一)加大奶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各地要調整支農專項資金結構向奶業傾斜,逐年增加投入,加快奶業發展。突出奶牛養殖戶基礎性、主體地位,制定和落實奶牛養殖戶發展規模養殖、建設養殖小區的具體扶持政策,鼓勵和引導廣大農民大力發展奶牛養殖,實現增收。
(二)爭取國家、省對奶業企業的項目支持。支持奶業企業積極申報國家、省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爭取在環境治理、中介服務、奶牛胚胎移植等方面的國家、省奶業產業化項目支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爭取民營資本、信貸資金、社會資本和外商資本,參與奶源基地開發和建設。金融部門加大對奶業發展的信貸支持,通過小額信貸、養殖戶聯戶擔保貸款、龍頭企業擔保貸款、奶牛抵押貸款等多種形式,幫助養殖戶(場)解決生產資金需要。
五、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市奶業產業化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市分管負責人是召集人,市畜牧水產局、財政局、發計委、經貿委、質量技術監督局、科技局、衛生局、工商局等部門負責人參加,研究解決我市奶業發展的重大問題。長豐縣、肥東縣是奶業發展重點縣,成立相應組織,加強對奶業的協調指導。各地要結實際,統籌安排,制定符實際、科學理的發展目標,制定和完善奶業發展相關扶持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和對外作力度,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建立促進奶業發展的考核指標體系,對在奶業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協作,密切配,切實做好各項服務工作,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