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實施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堅持縣區統籌,擴大受益范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由政府組織引導、農民自愿參加,多方籌措資金,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各地要堅持以縣(區)為單位組織,按在籍農民參加率沭陽縣不低于80%、其它縣(區)不低于70%的目標,實施全縣(區)統籌,農民以戶為單位參加,在規定時間繳費,每年度不得中途參加或退出。
二、健全管理組織,規范管理行為。各地要建立健全由政府辦公室、衛生、財政、農工、計劃、民政、監察、物價、審計、藥監等部門以及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民代表組成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各鄉鎮應成立相應的管理機構,明確職能,完善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下設辦公室(以下簡稱合管辦),人員原則上在衛生部門和財政部門內部調劑,其人員和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不得從合作醫療基金中支出。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員分別負責本鄉鎮、本村合作醫療管理與信息服務。在具體操作中,要推行微機管理,簡化結報手續。對合作醫療管理機構和定點醫院配備微機,對病人就醫實行計算機管理,盡可能做到即結即付,最大限度地方便群眾。
三、強化基金管理,發揮資金效益。各地要按“以收定支、保障適度”的原則,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籌集和管理。農民個人出資部分由各鄉鎮負責籌集,財政部門具體操作。合作醫療基金實行專戶儲存,收支兩條線管理,開戶銀行上報市財政部門備案。進入合作醫療基金專戶的資金(包括政府補貼),一律不得挪用,節余部分結轉下年,原則上當年節余資金應控制在5%以內。基金收支情況隨時接受同級審計部門和上級有關部門的監督。
四、合理制定標準,不斷規范完善。根據我市《關于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意見》,參照外地經驗,結合我市實際,原則上確定我市住院病人起報線為400元,封頂線為2.5萬元,門診報銷費用每人每年5元,特殊重癥門診費用為1萬元。各地可根據本地情況適當微調,運行一年后根據盈虧情況和群眾反映意見再作調整。總體要求收支基本平衡,政府補貼一定要用在農民身上,讓群眾受益。
五、實行醫療定點,農民自主擇醫。定點醫療機構的確定要經醫療單位申請、縣(區)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審批。對定點醫院實行動態管理,建立定點醫療機構監管和服務質量評審制度,對違規和服務質量差的定點醫療機構給予取消或暫停定點醫院資格的處罰。實行農民自主擇醫制度,在縣域范圍內由群眾在定點醫院中自主選擇就醫,城、豫兩區范圍內由群眾在市、區定點醫院中自主選擇就醫。要健全轉診制度,各定點醫療機構應依據病患者病情,及時轉診到上一級醫院治療。
六、加強合作醫療運轉的監督管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實行行政監督與社會監督相結合的辦法。各級合管辦每半年向同級政府、人大匯報合作醫療基金收支使用情況,并通過新聞媒體或張榜公布形式向社會定期公布,接受群眾監督,實行“透明管理,陽光操作”,確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公開、公平、公正。各縣(區)審計、監察部門對本地的合作醫療基金使用情況進行審計和監督,并將審計結果和監督情況報同級政府和市財政、衛生、審計、監察部門。對截留、挪用、貪污合作醫療基金,以及其它違法違規行為,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并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