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營企業二次創業的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創新政府服務舉措。成立區服務民營企業“二次創業”領導小組,負責協調、服務工作,各鄉鎮(街道)也要成立相應的機構并做好服務工作。加強機關效能建設,大力治理庸懶散,提高辦事效率,切實增強為企業服務的意識,深入破解“熟人經濟”,杜絕重程序輕效率、推諉拖拉等不良行為。建立“直通車”服務制度,大力推行行政指導,對有明確投資意向的國內外知名企業、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項目,推行主管部門負責制,第一時間啟動“一個項目、一位區分管領導、一個部門跟蹤服務”的機制,主動對項目進行跟蹤指導,并在第一時間反饋項目進展情況。拓寬政府與企業的溝通渠道,設立區長“企業接待日”,直接受理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將省、市、區重點項目、“五大戰役”項目、回歸工程項目、省市“三維”對接項目、上市企業、上市后備企業及區領導現場協調的項目或問題全部列為“綠色通道”的服務項目,按“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要求處理。
二、拓寬民企投資領域。全面落實省、市、區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有關部門要加快研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細則,按照“非禁即許”的原則,進一步清理行業準入限制,打破民營企業發展的行業、體制壁壘。各有關部門要公開投資目錄,進一步拓寬投資領域,放寬經營范圍限制,對不涉及前置許可的,允許企業自主選擇經營項目,并可以概括性用語表述其兼營范圍。支持個人獨資、合伙企業、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有限公司,轉型企業經營范圍涉及前置許可的,只要經營者、住所(經營場所)、許可項目未發生變化的,原有許可文件仍可沿用,無需重新申請。
三、深化行政審批改革。由區行政服務中心管理處對審批服務項目進行全面梳理,優化審批流程,審批時限壓縮至法定時限的40%以內,窗口即辦比率提高到60%以上。凡市級賦予我區的經濟管理權限,除涉及國家有明確規定或涉及環保項目需經由市、區級行使的,可依法下放給各鄉鎮(街道)行使。成立由區分管領導為組長,區行政服務中心管理處具體負責的重點項目審批服務協調組,區行政服務中心管理處、各鄉鎮(街道)要設立代辦員制度,為企業項目落地與建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落實“綠色通道”制度,實行容缺預審,加快企業項目前期報批和項目落地速度;深化并聯審批機制,在并聯審批中,各部門需現場勘察的,統一提交給行業主管部門,由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區行政服務中心管理處協助進行聯合勘察,原則上一次性完成勘察,勘察后,各部門將意見反饋給行業主管部門。推行“延時服務、上門服務、預約服務、網上審批”,進一步暢通服務企業渠道。強化電子監察,對行政服務中心服務窗口、審批崗位進行全覆蓋、全過程監控,實現對行政審批的實時監控、預警糾錯、績效評估。
四、鼓勵企業做大做強。支持企業走技術改造、科技創新、精細化管理、工業設計創意的路子,加快實現企業轉型升級;著力提升重點企業的產品附加值,持續壯大企業規模,增強產品競爭力。加強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引導企業與華僑大學建立全方位戰略聯盟;同時,引導企業利用各種交易會、展銷會,提高成果對接和產業化的成效。鼓勵企業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加快國內營銷網點的布設;并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的生產策略,積極研發新工藝、開發新產品。引導企業加快發展電子商務,鼓勵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發展網上貿易;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兩化融合”,引導企業加強設計研發、內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運用,以信息化帶動企業發展。持續加大送管理進企業力度,引導企業走精細化管理之路。繼續鼓勵企業創建品牌,對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以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準)、國家出口免檢產品稱號的企業,區政府給予20萬元獎勵;對獲得省著名商標和省名牌產品的,區政府給予3萬元獎勵。鼓勵企業開展ISO9000、ISO14000等體系的貫標認證和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制定。
五、強化企業要素保障。完善區領導掛鉤聯系企業制度和企業生產調度制度,加大企業用地、用水、用電、融資、人才等要素的保障力度。貫徹落實省、市促進工業穩定增長的金融財稅措施,制定出臺我區優惠政策,鼓勵小、微型企業的發展;引導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典當行業健康發展,規范和支持民間資金投向實體經濟,發揮小額貸款公司的聯保擔保示范作用,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建立由區政府統一將有資金需求的重點企業向區金融機構推薦予以授信的制度。簡化企業“兩證”辦理,更好服務企業融資需求。強化用工保障,落實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企業用工服務的承諾;及時應對、有效解決企業勞資糾紛等方面的問題,保持企業員工隊伍穩定;完善使用本地勞動力的政策,引導更多企業擴大本地勞動力使用比例。加大企業用地報批及供地的力度,保障企業的用地需求。
六、加強企業權益保護。做好涉企檢查的協調工作,涉企的監督檢查可以一并完成的,應當合并或者組織聯合檢查。除涉及食品安全、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公共安全等事項及舉報、督辦件外,同一部門對同一企業的例行檢查原則上一年不超過一次。檢查納稅超千萬的工業企業、上市企業、上市后備企業原則上需經過區政府主要領導同意;檢查規模以上企業原則上需經過區政府分管領導同意;檢查其他企業需經本部門主要領導同意。從嚴控制對民營企業的各種檢查和評比活動,凡是舉辦全區性評比活動,必須經區政府批準。各鄉鎮(街道)、各有關部門在制訂涉及民營企業重大權益的規定時,要聽取商會、行業協會、民營企業家的意見和建議,全面反映民營企業的合理要求。區司法局要引導法律服務機構向企業提供優質法律服務,幫助企業解決法律事務,妥善處理企業矛盾糾紛問題,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強化對各級各單位依法行政的監管和制約,公開行政收費制度和標準,加大對亂收費、亂攤派行為的懲處力度。
七、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政府采購制度,建立甲供甲控產品目錄,對政府性投資項目建設中所需的設備、材料等物資在招標采購時,對我區企業生產的符合招投標目錄條件的產品,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選用。將我區現有的扶持企業發展的各類專項資金歸集整合為扶持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3000萬元,作為市級扶持企業發展的配套資金及我區扶持獎勵資金,并與市級資金捆綁使用,提高資金使用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適時啟動工業企業續貸周轉金,幫助解決重點企業資金應急需求。
八、嚴格督查政策落實。將支持民營企業“二次創業”政策措施的落實情況作為績效考核專項內容,實行季度督查、半年評估制度,督查評估結果向區政府報告,并在區公眾信息網上向社會公布。加強政策落實監管力度,區委督查室、區政府督查室、效能辦等部門將定期或不定期對服務企業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嚴厲查處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庸懶散現象和“吃拿卡要”等刁難企業的惡劣行為,由區監察局、公務員局依規依紀予以從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