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委慈善事業發展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樂善好施,扶危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加快發展慈善事業,對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和諧宜人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結合我區實際,現就加快發展全區慈善事業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構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為宗旨,以滿足困難群體需求為導向,以社會廣泛參與為基礎,堅持“宣傳引導、自愿捐贈、點面結合、確保重點”的原則,通過政府引導、部門協調配合、慈善基金自主運作,全面提高全區慈善事業發展水平。
二、資金募集方法
慈善資金募集是慈善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全區各級要深入貫徹實施《公益事業捐贈法》,多渠道募集慈善資金。區慈善基金會要在繼續深入開展好在“慈善一日捐、一元捐”、“義捐義拍”、“籌千金、助千戶、送溫暖”、“萬人幫萬戶捐贈”、“慈善物資捐贈”等活動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創新,充分挖掘潛力,落實長效機制,不斷壯大慈善基金規模。具體可以采取以下二種捐贈方式:
(一)設立冠名基金。凡捐贈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各類企業及社會各界人士,可設立冠名基金,分年按捐贈總額5%的比例解繳區慈善基金會。凡捐贈額在100萬元至1000萬元之間的各類企業及社會各界人士,也可設立冠名基金,每年按認捐總額7%的比例解繳區慈善基金會。
(二)現款捐贈。捐贈額在100萬元以下的各類企業及社會各界人士,將捐款一次性解繳區慈善基金會。
三、鼓勵政策
(一)實行稅前列支。按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民政廳關于加快發展慈善事業意見〉的通知》關于“對我省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向縣級以上慈善基金會的公益性、救助性捐贈,按有關規定準予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前扣除”的規定,實行稅前列支。
(二)授予榮譽稱號。對為慈善事業作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每兩年評選一次,具體為:
2、由各鎮、開發區、街道分別命名50戶慈善家庭。
(三)論績進會。根據《市區慈善基金會章程》規定,及時將捐贈數額較大的企業法人代表和個人補選為區慈善基金會的領導成員。
(四)優先推薦評優。將對慈善事業作出的貢獻作為評選各類先進企業的重要依據,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予以考慮。
(五)定向使用。為進一步調動各單位的積極性,各鎮、開發區、街道募集的慈善捐款在按規定納入區慈善基金會統一管理前提下,原則上用于該鎮、開發區、街道的慈善救助。
四、工作措施
一要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全區各級要切實加強對慈善事業發展的領導,擺在重要位置,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區成立慈善基金募捐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對全區慈善募捐活動進行指導和協調,并對全區企業及社會各界開展經常性勸募。各級、各部門要相應成立慈善捐資領導小組,制訂工作計劃,明確工作任務,精心組織,加強配合,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慈善捐資工作。
二要廣泛宣傳,深入發動。慈善宣傳是普及慈善意識、弘揚慈善文化、提升慈善理念的有效手段,也是發展慈善事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和新聞單位的協調配合,精心制訂宣傳計劃,組織開展宣傳活動,大力宣傳“團結互助、扶貧濟困、關愛奉獻”的慈善精神,大力宣傳樂善好施的先進典型,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慈善意識,激發社會各界的參與熱情,營造濃厚的慈善氛圍。稅務部門要廣泛宣傳稅收優惠政策,使捐贈人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為捐贈人提供規范、便捷的服務。區民政局、區慈善基金會等單位要加快制訂慈善獎勵制度,完善表彰內容和形式,規范評比和表彰程序,探索設立“慈善獎”、“慈善特別獎”等形式,定期表彰在賑災、助孤、助老、助殘、助困、助學等方面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提升慈善事業的公信力。
三要規范管理,建好隊伍。區慈善基金會要嚴格按照社會團體管理規定,建立完善行業自律機制,提高慈善組織的公信度;建立規范、公開的財務管理制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定期公布有關信息,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指導幫助各鎮、開發區、街道成立慈善分會;通過成立慈善基金會分支機構,開展定向救助、冠名救助,單獨成立基金會等形式,有效整合慈善資源,將各類公益組織納入區慈善基金會統一管理。各級慈善組織要充分發揮扶貧濟困、救助救難等功能,積極開展救助活動,主動為政府分憂,為百姓解困。全區各級要重視加強慈善工作隊伍建設,吸引優秀的志愿者投身慈善事業,大力發展慈善義工隊伍,不斷提高慈善工作隊伍整體素質,建立一支覺悟高、紀律嚴、作風硬、效率高的慈善工作隊伍,促進慈善事業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