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財政局上半年社會發展計劃情況及下半年指導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工業經濟逐月回暖,企業效益穩步提高。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從2月份開始逐月回暖。上半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83億元,同比增長22.7%。6月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427戶,新增37戶。31個工業行業中有25個行業呈增長態勢,其中17個行業增速在20%以上。企業效益繼續提升。1-6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69億元,增長33.6%。31個工業行業中有27個實現盈利,其中22個行業利潤同比實現增長。其中工藝品及其他制造業增長10倍,食品制造業增長3.8倍。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99.01%,較上年同期提高1.39個百分點。
2、農業生產增產增收,農村經濟平穩發展。上半年,實現農業增加值14.2億元,增長4.7%。農作物種植面積穩中有增,蔬菜播種面積和油菜播種面積同比分別增長3.5%和14.5%。油菜產量37270噸,同比上升20.5%。茶葉生產繼續保持產銷兩旺,全市茶葉產量16752噸,同比增長1.7%,實現產值8.89億元,同比增長20.4%。其中名優茶比重提高到70%,價格上漲27.3%。養殖業穩步增長。生豬存欄56.3萬頭,出欄54萬頭,分別增長10.3%和7.8%。實現肉類總產4.45萬噸,水產品產量8831噸,分別增長2.6%和1.9%。
3、“十大工程”全面推進,投資形勢企穩回升。上半年,548個“十大工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01.96億元,增長16.62%,完成年計劃的50.04%。6月份續建項目復工率和新開工項目開工率較5月份分別提高0.31和5.75個百分點。138個市領導牽頭聯系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2.26億元,完成年計劃的53.8%。155個省“861”行動計劃項目完成投資55.59億元,增長158.92%,完成年計劃的69.78%。在“十大工程”重點項目帶動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8.61億元,完成年計劃的47.5%。增幅由4月末的7.8%回升到6月末的17.7%。其中6月份當月完成投資46.4億元,增長28.3%,為今年以來完成投資最高的月份。房地產投資完成39.01億元,增長31.1%,增幅較上月提高4.6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個百分點,居全省第6位。截止6月底,我市共爭取中央新增投資項目416個,計劃總投資12.75億元,其中中央新增投資4.82億元,已完成投資6.3億元,其中中央投資2.38億元。
4、招商引資勢頭良好,對外貿易穩定增長。上半年全市實際到位內資105.2億元,完成年計劃的54.5%,增長67.5%;其中來源于長三角資金的比重達70%以上。實際利用外資10112萬美元,完成年計劃的70.7%;其中外商直接投資7765萬美元。新批外資項目11個,較上年增加5個。合同外資額2986萬美元,增長75.9%。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0027.7萬美元,完成年計劃的50.1%,增長31.9%,同比提高20.8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3.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3位,位次較上年同期前移14位;其中進口3663萬美元,出口6364.5萬美元,分別增長85.3%和13.2%。
5、旅游形勢繼續回暖,消費市場持續活躍。上半年旅游接待量855.93萬人次,完成年計劃的41.3%,增長27.7%,其中入境游客27.62萬人次,完成年計劃的32.1%,增長28.5%。增幅分別較上月提高8.5個和3.8個百分點。實現旅游總收入66.68億元,同比增長37.06%,其中創匯8148.51萬美元,同比增長22.06%,分別完成年計劃的41.2%和35%。在家電下鄉等擴大內需政策帶動下,消費市場持續旺銷,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9億元,完成年計劃的47.5%,增長18.9%。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位居全省第2位,位次較上年同期前移6位。
6、財政收支平穩增長,信貸投放大幅增加。上半年,實現財政收入15.86億元,完成年計劃的54.8%,增長10.2%,扭轉前5個月連續下滑的局面。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53億元,完成年計劃的55.4%,增長12.1%。增值稅、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分別增長7.2%、11.6%和6%。財政支出進度加快,上半年支出22.89億元,增長50.2%,同比提高15.8個百分點。在國家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刺激下,6月末金融機構貸款余額達190.58億元,新增貸款35.84億元,超去年全年8.6億元,增長29.1%。
7、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社會事業健康發展。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44元,完成年計劃的50.2%,增長13.9%;農民人均現金收入3114元,增長14.7%,增幅分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個和4.7個百分點,分別位居全省第4位和第2位。今年實施的30項民生工程進展順利。累計撥付資金6.9億元,占全年投入的93%。累計完成投資5.17億元,占年計劃的69.17%。加快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開工建設了17所鄉鎮衛生院和95個村衛生室、41所鄉鎮綜合文化站、7個農村初中校舍改造項目。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上半年新增城鎮就業崗位1.14萬個,占年計劃的76%。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9%以內。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人數分別達到10.85萬人、15.03萬人和10.6萬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人數達到18.54萬人。106.3萬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4.3%。全市7.3萬低保對象實現應保盡保。
二、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
(一)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上半年經濟運行特點總體表現為“三大產業協調發展,三大需求協調拉動,三大收入協調增長”。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多數指標增長較快。上半年,工業、投資、財政、消費、外貿、國內旅游接待及居民收入等13項主要指標均保持了二位數增長的良好態勢。其中有4項指標增幅高于上年同期:外貿進出口總額提高20.8個百分點;旅游接待量提高29個百分點;入境游客提高8.3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1.7個百分點。
2、大部分指標超時序進度。上半年,財政收入、外貿進出口總額、一般地方財政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利用外資、引進內資、省外資金、城鎮新增就業崗位等9項指標達到或超時序進度。其中,實際利用外資超時序進度20.7個百分點;一般地方財政收入超時序進度5.4個百分點;財政收入超時序進度4.8個百分點;引進內資超時序進度4.5個百分點。
3、部分指標企穩回升。上半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8億元,增長22.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從2月份以來呈兩位數逐月增長,其中6月份當月增幅為今年月度最高增幅,達25.9%。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從5月份開始呈兩位數增長,增幅逐月增大,1-6月份達到17.7%,較一季度提高9.4個百分點。房地產投資完成39億元,增長31.1%。6月份當月增幅較一季度提高11個百分點;“十大工程”重點項目上半年完成投資101.96億元,增幅達16.62%,較一季度加快12.89個百分點,超時序進度0.04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當月完成投資27.2億元。
4、多項指標增速同比減緩。上半年,可比的16項指標中,有10項指標增勢趨緩。地區生產總值回落1.9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回落10.5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回落15.4個百分點;房地產投資回落106.6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回落2.4個百分點;財政收入回落17.9個百分點;一般地方財政收入回落18.3個百分點;引進內資回落28.4個百分點;實際利用外資回落125.5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回落10.3個百分點。
5、經濟發展不盡平衡。在經濟總體保持平穩增長的同時,發展不盡平衡。一是區縣之間發展不平衡。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幅最高的與最低的區縣相差17.9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最高的與最低的區縣相差14.7個百分點;財政收入增幅最高的與最低的區縣相差13.2個百分點;外貿進出口總額增幅最高的與最低的區縣相差近124.7個百分點;引進內資增幅最高的與最低的區縣相差31.6個百分點。二是行業之間發展不平衡。從投資來看:第一產業投資5億元,增長14.8%,第二產業投資38億元,增長0.6%,第三產業投資115.6億元,增長24.8%。城鎮投資同比增長22.8%,農村投資同比下降14.6%;從工業行業來看:6月末,全市31個行業大類中有25個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十大支柱行業中,通用設備制造業同比僅增長0.6%,飲料制造業同比下降1.7%。從四大出口行業看:農產品同比增長34.3%,紡織服裝同比增長65.2%;化工產品同比增長20.1%;機電產品同比下降45.3%。
(二)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投資增速減緩后勁不足。一是在建項目補充不足。上半年,全市“十大工程”項目完成投資101.96億元,同比增長16.62%,增幅較去年同期下降13.47個百分點,其中:226個擬新開工項目正式開工133個,開工率58.85%,完成投資25.28億元,僅占年度計劃的33.17%,慢于時序進度16.83個百分點。二是房地產投資新開工項目嚴重不足。上半年全市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39億元,同比增長31.3%,增幅較去年同期下降106.6個百分點;117個房地產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0億元,其中35個擬新開工項目僅完成投資3.8億元,占房地產重點項目完成投資的12.67%;目前還有19個項目沒有開工,占擬新開工項目個數的一半以上。
2、工業經濟增勢減緩。一是工業投入不足。上半年,完成工業投資28.54億元,同比下降6.5%,較上年同期回落66.5個百分點。與全省32.1%的增長形成強烈反差,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也低于全省24.4個百分點。1-6月份完成技改投入22.17億元,同比下降12.5%。二是園區建設緩慢。全市10個園區1-6月份入駐企業僅60個,完成投資20.1億元,增長13.7%,低于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幅4個百分點。其中**經濟開發區1-6月份完成投資5.74億元,僅增長4.2%,其中工業投資同比僅增長3.3%。今年引進的16個項目均末開工建設。1-6月份新簽內資項目256個,開工率為71.5%,同比僅上升1.5個百分點。
3、旅游經濟不容樂觀。受金融危機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擴散的疊加影響,我市旅游形勢較為嚴峻。一是入境旅游低迷。上半年接待入境游客27.6萬人次,增長7.1%,較5月份累計增幅提高了3.75個百分點,但較正常年份的**年同期下降13.7個百分點。外國人市場中韓國、日本客源同比分別下降了29.7%和25.1%。二是市場前景堪憂。由于甲型H1N1流感的影響,特別是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區影響較大,游客出游受到限制,出游人次會進一步減少,將會對我市旅游形勢產生較大壓力。
4、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增大。上半年實現財政收入15.9億元,增長10.2%,較上年同期回落17.9個百分點,比去年四季度回落16.7個百分點。其中市本級財政實現財政收入5.65億元,同比增長10.1%。主體稅種大幅回落,財政增收節支形勢嚴峻。一是減稅政策直接影響財政增收。上半年全市因中央減稅政策減收1.5億元,預計全年減收4億元左右。特別是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等政策調整導致減收將在下半年凸顯。二是重點稅源增長低迷。上半年工業稅收下降8.3%,房地產稅收下降3.6%。上半年全市269戶重點監控企業中有151戶企業同比納稅減少。三是收支平衡矛盾加劇。今年新增醫療衛生體制、義務教育教師績效工資、政法經費保障體制“三大改革”,加上擴大內需配套和民生工程提標支出等,財政收支平穩壓力加大。上半年,財政支出增幅達到25.5%,高出收入增幅15.3個百分點。
5、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一是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市農產品加工企業開工不足,部分企業經營困難,直接導致農民二產收入的銳減。上半年農民來源于二產收入較上年減收47元,減幅達11.6%。二是農產品價格大幅回落,部分農產品增產不增收。油菜籽價格每公斤3.6元,比去年低2元。特別是生豬價格同比下跌40%以上,直接影響農民增收。三是蠶桑生產形勢堪憂。受上年鮮繭價格低迷影響,春繭發種量、產量和產值較上年有不同程度減少,減幅分別達到43.5%、43.18和41.6%。
三、下半年經濟工作的建議
下半年是我市擴內需保增長的關鍵時期。要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放在突出的位置,緊緊扭住“三保”重點,全面落實各項政策措施。主動適應新形勢,克難而進,迎難而上,努力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穩定發展的勢頭,確保完成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一)千方百計擴大有效投入。當前,投資仍然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一是抓項目開工。對目前尚未開工的項目進行認真摸排,特別是對有業主、有資金、有土地的項目,要認真分析,現場辦公,特事特辦,加強督查指導,盡快解決制約項目開工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排定工期,限期開工。二是抓項目服務。各責任單位、職能部門要把為項目提供快捷優質服務作為加快項目建設的重中之重,在征地拆遷、規劃用地、施工環境等方面主動服務,加快節奏,提高效率,促進項目盡快開工。三是抓國債實施。新增國債實施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項目的爭取。從第一批國債項目實施情況來看,總體進展順利,但也還存在配套資金不足、程序不夠完備等問題。下一步要嚴格按照省里3個100%的要求,進一步細化國債項目旬報制度,強化項目督查,落實配套資金,按照規定時限,倒排工期,確保新增中央投資項目按時保質保量完成。
(二)加強重大項目和政策的爭取。重大項目和政策的爭取事關**長遠發展。一是加大重大項目的推進力度。全力推進三條高鐵前期各項工作,加快開工場地的選址、拆遷等前期準備工作,力爭四季度開工建設。加快推進月潭水庫前期工作,力爭盡快立項實施。加大新安江延伸段防洪工程對上爭取力度,力爭得到更多的國債資金補助份額。二是推進重大政策的爭取力度。全面推進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皖南旅游文化示范區、“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開發工程等重大政策爭取工作,力爭在政策層面獲得國家和省更大支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支撐。三是強化重大項目的謀劃力度。高度重視重大項目謀劃工作,在目前已經初步謀劃的五大類1167個、總投資2500億元的重大項目基礎上,加快推進項目的深化細化工作,組織專班,加強指導,積極推進,盡快使更多的項目做到可報可批可建的程度,并積極做好明年新開工重點項目摸排工作。
(三)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要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當前首位的工作任務,努力掀起招商引資工作新熱潮。一是積極推進招商引資活動。認真組織好赴臺灣和長三角寧波、上海等地大型產業招商活動的籌備工作,務求活動取得實效。二是突出工業園區招商。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按照“三個集中”的要求,重點支持市經濟開發區招商,開展市區縣兩級聯動招商活動,力促更多的工業項目落戶園區,以招商引資來引導產業集聚。三是加強項目跟蹤對接。加快項目簽約、加強項目跟蹤,做好項目服務,加快推進項目落地條件,促進工業項目在園區快簽約、快落地、快開工。確保全年引進內資195億元和實際利用外資1.43億美元目標的實現。
(四)強化金融支撐作用。下半年,國家將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但由于前期信貸投放規模偏大,信貸投放節奏可能會放緩,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大金融服務力度。一是引導商業銀行加快信貸投放進度。繼續加強銀企合作,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落實銀企對接成果,特別是已經承諾的貸款要盡快落實到具體項目上。努力實現金融機構新增各項貸款按全口徑達到60-80億元的融資目標。二是大力推進企業直接融資。加快對擬上市企業的培育和輔導,加強工作指導和業務銜接。推進企業債券發行工作,力爭盡快完成城投公司6億元企業債券爭取發行工作。三是加快地方金融機構續建步伐。強力推進**區、屯溪區、徽州區農村合作銀行組建工作,確保年內3家農村合作銀行掛牌開業。加快推進小額貸款公司的組建步伐,力爭**區、徽州區小額貸款公司在8月份掛牌成立;屯溪區、祁門縣和黟縣小額貸款公司在10月底前完成籌建,確保年底前實現區縣全覆蓋。四是大力推進金融創新。引導鼓勵和支持各類金融機構的改革創新,探索開展多種形式的抵押貸款有效方式。
(五)積極擴大旅游營銷。要以“雙十計劃”為動力,以整體謀劃新營銷為突破點,進一步加大旅游營銷力度,著力解決市場走軟問題,努力保持旅游升溫勢頭。一是加強旅游營銷合作。推進與韓國、日本以及香港、臺灣等地旅游企業的合作,打造新型旅游產品,推出精品旅游線路。同時做好世博會和國際旅交會的對接工作。二是加大旅游營銷力度,在近程市場上,扎實推進營銷“三進”工作,探索“三進”旅游營銷模式。在遠程市場上,積極抓住**口岸擴大開放即將獲批機遇,開發航空旅游市場。三是全面啟動皖南旅游文化示范區建設。制定規劃,細化方案,加強區域合作,促進旅游產業加快發展。確保全年接待游客207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62億元。
(六)增強縣域經濟綜合實力。認真貫徹落實全省加快縣域經濟發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始終把提升縣域經濟實力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實現城鄉統籌發展,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一是全面推開擴大縣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根據全省加快推進縣域經濟發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研究制定我市全面擴大縣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的實施意見。二是扎實組織實施擴權強鎮試點工作。認真貫徹執行省委、省政府關于實施擴權強鎮的若干意見,盡快研究出臺我市擴權強鎮的指導意見。切實加強對區縣的指導,努力把我市11個試點鎮建設成產業集聚區、人口集中區、和諧社會示范區。三是加強對縣域經濟的指導協調。研究制定**年縣域經濟和鎮域經濟考核辦法,加強縣域經濟的分析通報工作,促進縣域經濟爭先進位。
(七)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改善民生,關注民生,既是保增長的需要,也是保增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繼續抓好以解決困難群體“三就”為主要內容的“春風行動”,繼續有力有序有效推進30項民生工程建設,確保民生工程走在全省前列。堅持把就業再就業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統籌抓好大中專學生、返鄉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和退役軍人安置工作,確保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5萬人,確保全市就業形勢基本穩定。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努力提高城鎮職工“五險”、城鄉低保、農村“五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廉租住房、城鄉醫療救助等保障水平。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強力推進各項改革任務,著力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
(八)啟動“十二五”規劃編制前期工作。科學編制好“十二五”規劃,對促進我市實現建設現代國際旅游城市戰略目標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深入分析“十二五”時期面臨的發展環境,準確把握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點,組織專門力量開展“十二五”期間有關重大問題專題研究工作。在專題研究基礎上,開展“十二五”規劃基本思路的研究工作,形成基本思路征求意見稿。同時,研究提出一批事關長遠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