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四年滾動計劃實施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政辦發[2017]91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指導意見》(政辦發[2019]33號)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意見》(政辦發[2020]10號)安排,結合我縣實際,現就全面系統推進我縣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出實施意見如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城鄉生活垃圾處理系統,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全面提升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水平。
(二)主要目標
到2020年,我縣實現公共機構分類全覆蓋,縣城至少有1個社區基本建成分類示范片區。各鄉鎮生活垃圾處置體系基本覆蓋所有行政村,基本完成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任務。
到2021年,各鄉鎮生活垃圾分類全面推廣章古臺鎮“五句訣”分類經驗,全縣農村垃圾分類減量取得明顯成效。逐步形成“農民參與、政府投入、市場運作、分類回收”的高質量垃圾分類模式,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利用。
到2022年,城區至少有一個社區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推動垃圾立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實現質量提升,全面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到2025年,我縣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農村環境面貌根本好轉。
二、重點任務
(一)抓好城鄉統籌。貫徹落實《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四年滾動計劃實施方案(2017—2020年)》和《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四年滾動計劃實施方案(2017—2020年)》,充分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收運處置體系,快速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就近就地分類減量,實現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共同推進、協調發展。
(二)加快設施建設。編制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中長期建設規劃。加強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系統建設,滿足城鄉生活垃圾分類需求。加快有害垃圾收集點、中轉站建設,集中運輸、處理有害垃圾,推進轉運站和二次分揀中心建設。
(三)推進科學分類。實行城鄉生活垃圾源頭分類,以“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濕垃圾)和其他垃圾(干垃圾)”為生活垃圾分類基本類型,確保有害垃圾單獨投放,逐步做到干、濕垃圾分類。鼓勵和引導居民在家進行干、濕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
(四)抓好環節管理。開展過度包裝專項治理,研究制定電商、快遞等流通領域綠色包裝和限制商品過度包裝技術規范、標準。限制一次性消費用品使用,倡導“光盤行動”,推廣使用菜籃子、布袋子。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的融合。
(五)樹立典型示范。各鄉鎮(城區辦)要發揮試點引領作用,公共機構要率先示范,切實從娃娃抓起。推進生活垃圾分類進校園、進課堂、進教材,夯實學校教育基礎。以社區和行政村為單元,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建設,以點帶面,實現分類全覆蓋。
(六)完善政策支持。按照污染者付費原則,完善垃圾處理收費制度。積極籌措資金,支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設施建設。嚴格落實國家對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研究探索垃圾減量補償機制。落實國家對危廢垃圾投放、收集、運輸、處理全過程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七)健全法制體系。加快出臺生活垃圾分類地方性法規或者政府規章。依法依規嚴格監督各責任主體履行法定義務、執行標準規范情況。
(八)創新工作機制。引入市場機制,鼓勵社會化經營企業回收低值物,提倡社會化運營企業入小區或村委會收集垃圾。引導資源產業化企業參與分類收集、運輸、處理各環節。建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信息化平臺,完善回收物信息統計,推動再生資源規范化、專業化、清潔化處理和高值化利用。系統謀劃分類后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產品途徑,積極探索總結廚余垃圾的處理和綜合利用。通過“互聯網+”等模式促進垃圾分類回收系統線上平臺與線下物流實體相結合,逐步建設全縣垃圾治理數字化平臺,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協同處置利用基地。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黨建引領。建立黨政齊抓共管、全社會積極參與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機制。以黨建工作為引領,從縣到鄉鎮(城區辦)主要領導同志要主動推進,層層抓落實,上下連通,一貫到底,持續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二)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縣城鄉垃圾分類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縣政府分管領導同志任召集人,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主要職責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決策部署,研究制定全縣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政策措施,統籌協調解決推進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檢查考核各鄉鎮(城區辦)、有關部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情況。推動形成縣、鄉鎮(城區辦)、村(社區)三級工作責任體系。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和改革、生態環境、教育、商務、機關事務管理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進。
(三)明確責任分工。縣政府負責統籌指導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鄉鎮政府(城區辦)負主體責任并與行業主管部門負責按照縣政府實施方案牽頭組織和實施。其他各有關部門按照管行業必須管生活垃圾分類的要求,加大垃圾分類推進力度。各鄉鎮(城區辦)和縣直有關部門要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通過軍地協作,共同推進軍隊營區生活垃圾分類。
(四)建立督考機制。加強對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和工作考核。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納入年度績效考核體系。對發生違規行為的單位和個人,將處理結果逐步納入社會誠信體系。
(五)發動全民參與。引入“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理念,發動群眾自覺參與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培育志愿者隊伍,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的宣傳、引導和服務等實踐活動。鼓勵和引導青少年積極參與,帶頭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各相關行業協會要制定行業自律規范,開展行業培訓,共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六)抓好宣傳教育。積極倡導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引導群眾自覺養成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宣傳報道垃圾分類工作情況和經驗做法。通過開展社會宣傳、主題實踐等活動,面向廣大家庭傳播生態文明和綠色生活理念,引導家庭成員自覺成為垃圾分類的積極參與者、踐行者和推動者。
(七)定期匯總通報。縣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每半年匯總各鄉鎮(城區辦)、縣直有關部門和中省直單位推進垃圾分類工作進展情況,以及需要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向縣政府報告,并適時進行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