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思想政治與構建和諧社會關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的重大理論創新,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認識的深化和拓展,是我們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的科學把握,是我們黨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實現黨的執政使命,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如何適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進一步深化拓展創新思想政治工作,不斷提高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能力,是當前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一個嶄新課題。
思想政治工作為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思想保證、價值觀念、輿論環境和文化條件,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環節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傳家寶,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中心環節。同志在新民主義革命時就曾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節,如果這個任務不解決,黨的一切政治任務是不可能完成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我們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階段的重大政治任務和重大歷史使命,同樣需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這個中心環節,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為其提供思想保證、價值觀念、輿論環境、文化條件,打牢社會基礎和群眾基礎。
思想政治工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政治優勢。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重要政治優勢,在社會變革時期尤其是這樣。當前,社會轉型、體制轉軌、利益轉換、社會階層和社會成員轉化,經濟成份、經濟形式、分配方式、就業方式多樣化,社會思潮和人們思想多樣、多元、多變,各種社會矛盾、思想矛盾凸現。在這種社會轉型期,尤其需要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多樣、多變、多元中統一人們思想,在各種社會矛盾交叉多變條件下凝結力量。
思想政治工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在當今社會歷史條件下,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增強社會活力,增強全社會創造能力,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生活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利于形成團結文明、扶貧濟困的良好風氣,形成公平正義、融洽和諧的人際環境,有利于妥善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妥善處理人民利益矛盾,重視保護人民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堅決糾正各種損害群眾利益的行動,教育和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增強全體人民主人翁意識,團結、凝聚和激勵人民群眾為實現共同理想而奮斗,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思想政治工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和抓手。思想政治工作既是黨的領導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途徑和重要保證。它能夠緊緊抓住解決群眾思想問題同實際問題相結合這個環節,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使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增強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使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使廣大群眾團結在黨的周圍,妥善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為實現自己利益,構建和諧社會而奮斗。
思想政治工作應圍繞構建和諧社會這一目標和主題,宣傳和諧理念,普及和諧知識,營造和諧氛圍,豐富和諧內涵
思想政治工作是完成黨的重大政治任務的重要保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重大戰略任務的提出,必然對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對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主題提出新的要求。和諧社會的構建離不開核心價值目標的確定,但這種目標能否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同,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共同理想信念,并成為人們的行動指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發揮得如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思想政治工作應圍繞這一目標和主題,宣傳和諧理念,普及和諧知識,營造和諧氛圍,豐富和諧內涵,推廣和諧理念,普及和諧精神,創建和諧生活,不斷豐富人們的和諧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和諧精神力量,滿足人們和諧社會的精神需求,為和諧社會構建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輿論環境、思想保證、價值觀念、文化條件。
對思想政治工作內容任務提出了新要求。在指導思想上要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理論支持;在價值取向上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以人為本理念,促進和諧氛圍形成;在工作著力點上理順情緒,化解矛盾,提高士氣、振奮精神,保護公平,弘揚正義,鼓勵創新,激發活力,深化教育,建設誠信,提倡關愛,和諧相處。當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著力構建充滿活力的社會;以提高群眾素質為核心,著力構建誠信友愛的社會;以生態保護為核心,著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以辦實事好事暖人心、得人心、穩人心的事為核心,著力構建公平正義的社會,以平安、安定,依法執政、科學執政、民主科學管理為核心,構建安寧有序的社會。
對思想政治工作路徑方法提出了新要求。經過長期努力,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凝聚人心,保證各個歷史時期任務的完成等方面取得了很好實效,為改革和建設提供了堅強保證。但也必須看到,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相比,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徑方法還有待進一步改進和加強,應在堅持以往好的做法和經驗基礎上,認真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使其在內容、形式、方法上增強親和力、滲透力。要緊密結合構建和諧社會的新要求,努力形成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保持蓬勃生機與旺盛活力的新機制。要緊密結合構建和諧社會的新特點,增強思想政治工作針對性、實效性,探索滿足人們多樣化多層次思想精神文明需求的新方式。要緊密結合構建和諧社會的新趨勢,探索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手段,從而使主流意識形態掌握和占領思想陣地。
針對多元化精神需求,要不斷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構筑主流意識形態統領下的多層次教育平臺
創新是思想政治工作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根本所在,要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不斷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富有創造性。
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性。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根本特征,就在于能以科學理論武裝群眾、掌握群眾,使之變成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力量。因此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必須以科學態度努力探索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特點規律,內涵要求、方針、舉措。以我們黨構建和諧社會的科學理論武裝人民群眾,用真理、真知教育人民群眾。戰斗在思想政治工作前線的同志一定要認真學習理論,掌握理論,創新理論,深入闡述黨為構建和諧社會所提出的新理論、新方針、新政策、新主張,把思想認識從不合時宜的觀念、體制、做法中解脫出來,以科學理論贏得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持,同時要善于在科學理論指導下服務群眾,以鮮明事例感染人民群眾。增強思想政治工作廣泛性。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優勢,就在于始終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為形成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提供思想保證。必須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立足于人民群眾創建新生活的偉大實踐,傾聽人民群眾呼聲,努力運用各種形式,使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念深入人心。要加強改進流動人員、進城務工農民群體思想政治工作,加強改進下崗職工、弱勢群體思想政治工作,加強改進困難企業,老、少、邊、窮農村等薄弱環節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全員覆蓋,全過程覆蓋,全領域覆蓋,使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念、方針、政策進村入戶,進企業班組,進學校課堂、入耳入腦,進而形成構建和諧社會的強大合力。
增強思想政治工作藝術性。要針對多樣、多變、多元的社會實際做到既統一思想,又注重差異;即引導群眾,又服務群眾。要把理論邏輯力量與事實力量結合起來,盡可能用通俗語言解開群眾思想上的困惑,用身邊事例說明深刻道理,使理論為群眾掌握。在運用報刊出版、廣播電視等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同時,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擴大主流意識形態影響力,構筑思想政治工作新平臺。
增強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一是堅持用一元化的指導思想引領和整合多種社會思潮。二是針對多樣化精神需求,構筑主流意識形態統領下的多層次教育平臺。三是要對多元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規范進行有理有利有序引導。四是要同法治結合,做到法治和德治統一。五是多辦好事實事,把思想育人、制度育人、管理育人同服務育人結合起來。使人們在享受思想政治工作實惠中感受黨和政府溫暖,感受構建和諧社會給自己帶來的好處,增強構建和諧社會的信心和責任,進而自覺團結在黨的周圍,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