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行政執法完善路徑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以“打假護農”為重點,切實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可以結合“三下鄉”、“3•15”等活動加強法制宣傳,送法下鄉、送法入企、送法進基地、送法到農戶,以提高廣大人民群眾食品安全意識、維權意識和識別真假農資的能力,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增強抵制生產、經營、使用違規農資的自覺性和防范意識。二是與服務對象簽好承諾書,從而進一步明確責任、規范服務對象的經營行為,確保全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有序推進。三是加大執法力度,開展例行巡查和專項整治。采取日常例行檢查與專項整治相結合的監管機制,加強與食安委成員單位的協調配合,整合執法資源,形成齊抓共管聯動機制。四是開展農資生產經營單位基本情況調查統計和推行農業投入品經營檔案格式。結合農資市場例行巡查工作,對農資經銷情況進行全面的排摸,并登記造冊,對有證農資經銷戶發放農業投入品經營檔案,如實記載。五是認真組織開展農藥監管年活動。配合相關部門對農藥經銷門店進行地毯式的檢查,通過檢查規范農藥經銷的秩序。六是開展專項整治。通過整治和督查規范生產秩序,進行地毯式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不規范想象,逐一開出整改通知書,限期改正,如不改正,按有關法律法規堅決予以查處,以提高執法的公信力。
以生產基地為重點,加強食用農產品安全生產監管
一是狠抓重大節日期間的食品安全監管。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力度,提高廣大人民群眾食品安全意識;整合監管資源,加強對重點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管;嚴控農資市場和農產品生產基地,把好食品質量安全關。二是與服務對象簽訂責任承諾書,規范服務對象的生產經營行為。三是加強食用農產品安全工作的培訓和輔導。四是加大抽檢密度,建立抽檢臺賬。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蔬菜基地產品農殘例行監測制度。加大農產品檢測頻度,每7d安排2次以上深入基地現場抽檢。五是加強監督檢查,加大執法力度。堅持對各生產基地、種植集散地、集貿市場的每月巡查制度,重點檢查農業投入品使用情況、建章立制情況和臺賬記錄等情況,控制源頭污染,嚴防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從嚴懲處罰違規生產、銷售和使用農業投入品行為,突出抓好重點區域、重點對象、重點品種的整治。六是開展專項整治。對檢查中發現的不規范現象,逐一開出整改通知書,限期令其改正,如不改正,按有關法律法規堅決予以查處。七是積極引導,加強宣傳培訓。在平時檢查和督查活動中,充分利用現場有利條件,積極宣傳有關法律法規,以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狠抓“三網”建設,發揮群眾監督作用
通過各鎮、街道農產品質量安全聯絡員、鄉鎮農資市場監管信息員及村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協管員,組成群眾監督網。同時,設立舉報電話和投訴信箱,建立暢通、便捷的群眾投訴渠道,做到有報必動、有訴必接、有案必查、有查必果。在監督檢查中,充分發揮、利用好群眾監督網的作用,努力營造全社會監督的氛圍。
繼續做好宣傳發動,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識
一是宣傳食品安全科學理念和科學知識,使廣大人民群眾樹立起科學的食品安全理念和風險意識,掌握相應的食品安全知識,夯實吳中區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基礎。二是宣傳食品安全相關法律知識,增強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法制意識、誠信意識和首責意識,促進依法經營;增強公眾參與食品安全監督的積極性、主動性,倡導消費者依法維權;增強執法人員依法行政能力、科學監管能力,提高監管服務水平。三是宣傳食品安全相關標準知識,提高食品監管人員和企業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標準知識水平,促進食品企業依法生產經營和食品安全自控能力的不斷提高。四是宣傳優秀企業、優良品牌和優質產品,增強社會對食品安全的信任程度。(本文作者:錢洪良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