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法治教育有效途徑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前高職院校法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基礎》這門課程,其中法治教育內容僅占1/3左右。法治教育沒有自己完全獨立的地位,從屬于德育和思想品德教育。高職院校法治教育現(xiàn)狀不容樂觀,重視程度不夠、師資隊伍薄弱、法治教育形式單一等問題亟待解決。高校法治教育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師資隊伍的專業(yè)化水平,組織專家編寫專門的大學生法律基礎教材、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法治教育的實踐性。
關鍵詞:法治教育;大學生;法律素質;高職院校
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把全面依法治國作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國的貫徹落實,根本上取決于人的法律素質。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在過去的40年里,中國的高等教育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根據(jù)教育部的《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我國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guī)模達到3779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5.7%,在校生2753.59萬人,其中專科生多達1100多萬人。幾年后,這些大學生即將步入各行各業(yè),成為社會活動的主力軍,他們的法治素質直接影響著整個社會的法治水平。國家是靠人來治理的,治理國家需要法律制度,而法律制度要靠人去制定,更要靠人去執(zhí)行、落實,這一切都依靠人,因此如果一國公民沒有較高的法律素質,依法治國必將步履維艱。高職院校是法治教育的重要陣地,是提高大學生法律素質的重要階段,但目前高職院校法治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值得思考。
1當前高職院校法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1.1對法治教育重視程度不夠
大學新生基本上都已經年滿18周歲,已經是一個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在思想和心理上已經逐漸成熟,更容易理解把握法治思想和法治理念的內涵。高職院校學生普遍文化基礎課薄弱,規(guī)制意識、契約精神有待通過教育加強。因此,大學時期是學生法治素質的提高的一個重要階段,大學課堂是法治教育的重要陣地。目前高校法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基礎》這門課程,其中法治教育內容僅占1/3左右。法治教育沒有自己完全獨立的地位,從屬于德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由此可見,高校對大學生法治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這是目前高校法治教育不盡如人意的重要原因。
1.2法治教育師資隊伍薄弱
法治教育不僅傳授理論知識更重視實踐運用,具有較高的專業(yè)性和綜合性。因此,一支專業(yè)性強的法治教育師資隊伍是法治教育效果的前提保障。但是目前高校從事法治教育的教師基本上都是思想道德教育老師,在大學所學專業(yè)基本上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歸屬于高校思政部管理。他們一般都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的法學教育,更沒有司法實踐經驗,在教授法律知識模塊時,更多的是照本宣科,對學生提出的各類法律問題的解答力不從心。缺少一支專業(yè)性強的隊伍嚴重影響了高校法治教育的效果。
1.3法治教育內容抽象、形式單一
目前,高校法治教育并沒有獨立開設一門課程,法治教育的主要途徑是《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教學。這門課程是大一新生的必修課,該課程共7章,前4章主要講述理想、信念、人生觀、道德、愛國主義教育等,從第五章開始涉及到法律的內容??v觀五、六、七章,法治教育的內容偏向理論化,缺少具體生動的案例。抽象的法學理論很難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興趣。這門課程主要是通過課堂講授的形式呈現(xiàn),通過課堂口述向大學生灌輸法律理論知識,教導大學生遵紀守法。說教式的講授導致學生課堂參與度不高,缺少實踐的案例分析使得法律教育枯燥乏味,課堂法治教育變成老師的獨角戲。為了應付考試,學生只能考前死記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沒有真正理解法律的精神。目前的教學內容和模式很難提高大學生法律素質、樹立法律信仰,法治教育的目標難以實現(xiàn)。
2加強高職院校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2.1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曾經說到,“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黨對高校的領導,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币虼耍呗氃盒5姆ㄖ谓逃仨氁詡鞑ブ袊厣鐣髁x法治理論為己任,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固樹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依法治國的前提和保障,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的偉大旗幟牢牢地高高地舉起來,把這面旗幟插到每一個課堂,高揚在每一名師生心中。高職院校的法治教育只有堅持了正確的政治方向才能自覺為大學生服務,為國家培養(yǎng)具備較高法律素質的建設人才服務,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
2.2提高師資隊伍的專業(yè)化水平
當前思想政治修養(yǎng)課與法律基礎課兩課合一,由學校思政部老師講授。思政部老師基本上都是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哲學、黨史等專業(yè)畢業(yè),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的法學教育。一支專業(yè)化的師資隊伍是提高大學生法治素養(yǎng)的關鍵,因此加快師資隊伍專業(yè)化建設至關重要。筆者認為要逐步擴大師資隊伍法學專業(yè)畢業(yè)生數(shù)量;通過在職培訓、深造等方式提升思政課老師法律水平;吸納律師、退休法官、檢察官等具有豐富司法實踐經驗的法律專家兼職高職院校法治教育重任,提升法治教育的水平。
2.3改革兩課合一的現(xiàn)狀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將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和法律基礎課兩課合一,這不利于提升高職院校法治教育的水平。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是用來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法律基礎課是用來幫助大學生提高法律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兩個課程的功能和目的不同。因此,筆者建議分別編寫兩本教材,一本用是關于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由思政部老師講授,另一本是關于提升大學生法律素質,由法學專業(yè)老師講授。韓愈曾說“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睂I(yè)的問題交給專業(yè)的人去做更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2.4開展多種形式的法治教育
法律是解決人們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的工具,法治教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此填鴨式的課堂講授無法實現(xiàn)這門課程的教學目的。在教學中應該緊緊圍繞實踐性這一中心開展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中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通過分析社會熱點案件、經典判例傳播法治思想和抽象的法治理論。開展法律知識競賽、法律辯論賽、模擬法庭比賽等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能夠極大的提高大學生的法律興趣,提升法律修養(yǎng)。組織學生旁聽庭審,了解庭審程序,感受程序正義的魅力和法律的威嚴;參觀監(jiān)獄,聽服刑人員以身說法,樹立法律是行為底線的思想。既有理論講授又有實踐教學,既有課堂教學又有庭審教學,豐富的法治教育形式必將極大提升大學生的法律素質。
2.5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法治教育課堂中,學生是演員,老師的角色是導演,要避免填鴨式的單向灌輸,摒棄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爸黧w性是人所具有的本質特征,一方面它表現(xiàn)為人對客觀世界規(guī)律自覺能動的掌握;另一方面表現(xiàn)為人的自覺能動的創(chuàng)造,集中體現(xiàn)為人的獨立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币虼?,法治課堂設計應該堅持學生主體性原則,突出互動性和參與性。在案例分析時鼓勵學生進行討論、推理和總結。只有重視學生的參與才可能激發(fā)學生興趣,賦予學生自主發(fā)揮的空間和積極思考并對自己過去經歷反思的機會。實現(xiàn)依法治國,必須加強全體公民的法治教育,培養(yǎng)公民的法治意識和法治思維。00后大學生即將踏入社會,他們將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力軍。他們的法治素質取決于學校法治教育的效果。法治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過程,需要長遠的規(guī)劃和不懈努力,要堅持以學生為本,不能片面的應付檢查、評估,不能急功近利,直面當前高職院校法治教育存在的問題,積極改革,法治教育就一定能夠達到較高的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寶生.高校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EB/OL]
[2]謝佑平,王永杰.多元視角下的美國青少年法治教育:途徑、策略與啟示[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7,(3):62-66.
作者:許鵬 周平 洪媛 單位:安徽商貿職業(yè)技術學院人文外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