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中道德與法治評價前提與策略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評價實踐中,偏離學生核心素養養成的評價,在本質上只是對分數的追求,而忽略了對“人”的成長的應有關注。對此,本文從當前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出發,對科學評價的基本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由于具有診斷、激勵、導向等功能,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科學評價,對教師教學及學生成長的促進作用,是靈魂般的所在。但當前這一課程的教學評價,受制于傳統教學思想、對考試分數的追求等諸多因素限制,短時間內也很難完全實現客觀化和凸顯評價效果。因此,針對實際問題,對科學評價的優化也要采取一定的策略進行。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道德與法治課程評價,關注的應是學生的核心素養養成,其本質是關注“人”,即本課程要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但評價實踐中,評價的偏頗在實際上造成了評價應該關注的問題并沒有真正關注到。譬如,由于考試壓力的存在和對考試分數的追求,教師的關注重點自然就會放在學生的知識的掌握上、放在學生的解決書面問題的能力培養上,而課程教育所本應關注的重點,如學生的道德實踐、學生的合作意識與交往能力等,就會失之于疏落;并且,教師對其理由與原因,還很“理直氣壯”,如沒有辦法去了解學生的內心是怎樣想的、時間與精力的不足無法使教師對其進行深入關注、連中考都是要分數而不管你道德水平如何,等等。在這一情形下,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評價,只能停留于平均分、優秀率、合格率;區別只在于:初一初二年級,重點關注平均分,而初三年級由于中考的存在,則重點關注優秀率。如是評價現狀,對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和綜合素質提高,很大程度上起到的實際上是制約作用。
二、對初中道德與法治進行科學評價的前提與策略
(一)科學評價的重要前提正確認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性質,有助教師正確認知課程最終的培養目標和教學的根本任務。對此,研讀2011版課標對課程性質的表述“思想品德課程是一門以初中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就應認識到,課程教學的最終目標指向,是學生的“思想品德發展”,即“人”的健康發展。以之為認識基礎,教師教學評價的指向就也得是“人”,并關乎學生成長的諸多方面,而非僅僅是考試、是對分數的追求。與之同時,以七年級教材為例進行研讀也會發現,教材所關注的是力圖幫助學生處理好知識、生活和價值三者之間的關系,而非單一的知識的學習;是要幫助學生直面成長過程中的問題,而非是對分數的追求。在這種情況下,教學評價活動的開展就必要是基于直面學生成長中的問題而以引導學生運用經驗、探究分享、深刻感悟為主要的教學活動的。教材內相關欄目的設置,如“運用你的經驗”“探究與分享”“閱讀感悟”“相關鏈接”等,即是該種反映。教師以及教學評價不得不對此表示出應有的重視。
(二)科學評價的基本策略1.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應給予學生一定的評價權限,讓學生直接參與到教學評價過程中去,既是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也是對學生的應有尊重,一如李希貴老師所說“給學生自由呼吸的空間”。如讓學生對評價內容和評價結果給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等。這對于引導和幫助學生感受學習和教育的幸福,極其重要。2.重視評價客體與評價內容。教師對學生表現的評價,是基于評價客體,包括教學的過程與效果、學生的學習方式與水平以及學習效果等而進行的。如是,教師就應在評價之前對這些評價客體給出相應的達成標準。如學習效果,學生掌握了哪些知識、掌握到何種程度、能夠以之解決何類問題,就算是合格或優秀的;哪些學生在何種程度上達成相應標準,就算是完成教學任務;等等。有了標準,教師的教學評價,才會因趨于客觀而變得科學。而僅就學生評價,如確定的某一名學生來說,其評價內容,結合三維教學目標,在評價內容上也應指向學生學習的知識獲得、實踐能力、斯維發展、情感態度等,并通過日常觀察、行為詢問等方式實現。3.重視行為踐行評價方式。就像人教社對部編本教材所做教材介紹中所說,教材是“從‘身體—心理—精神’的整體狀態看待青春生命”的,強調的是對學生成長的“精神引領”,如怎樣對待自己的青春期生命、怎樣去過集體生活等。體現在教學評價中,教師就要關注學生在這一“精神引領”下的實踐生活。如教學“走進青春”一節,教師的三維目標設定,如了解青春期基本的生理和心理知識、正確面對青春期生理變化的能力、以樂觀心態迎接青春期到來等,無一不是為著學生在面對青春期問題時能夠正確處理的目的而存在的。所以,教師的教學評價,就應引導學生直接參與到評價環節中來,讓學生講講自己的處理青春期問題的實例,尤其是具體做法,以及其他學生對該名學生表現在該問題中的行為的評價。這樣,也讓學生的課程學習更有價值和意義。總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評價實踐中,科學、客觀的評價從來都是以對課程的科學認知為重要前提的,然后再針對評價中的既有問題給出可行的評價策略與方法。如此,科學的教學評價的達成,也才會得以真實落地。
參考文獻:
[1]臧柳成.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評價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新課程•中學,2017(10).
[2]周篤剛.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實效性的措施研究[J].好家長,2017(66).
作者:張鼎睿 單位:河北省邢臺經濟開發區教師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