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反洗錢工作在反腐敗中的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本文從腐敗洗錢的特征入手,結合工作中發現的問題,總結出當前我國反腐敗中的反洗錢工作,在身份識別、現金管理、交易記錄提取、資金監測、房地產和藝術品行業等方面存在不足,從而提出有針對性的監管建議。
關鍵詞:
反洗錢;反腐敗;監管
FATF在《腐敗收益洗錢行為》中,從功能上將腐敗定義為“為私人利益而濫用公權”。洗錢行為是腐敗行為的繼續和延伸,反腐敗必須反洗錢,反洗錢已成為國家反腐敗能力的重要體現。反洗錢可以使腐敗分子認識到,即使得到收益也無法占為己有或者進行消費,從而迫使其放棄腐敗犯罪念頭。反洗錢在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工作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腐敗洗錢特征
我國公職人員上游犯罪和轉移資金有先撈后洗,邊撈邊洗,連撈帶洗,轉移到境外四種方式。公職人員洗錢具有五方面的特殊性:職務的特殊性、危害的特殊性、洗錢上游犯罪的特殊性、洗錢行為人的特殊性、資產處置方式的特殊性;公職人員洗錢相較于其他人員的洗錢,洗錢過程和心里都較為復雜。腐敗收益主要處置方式有行賄、匿藏現金、存入銀行他人賬戶、賭博、投資公司、跨境轉移、奢侈型消費、購買房產等。洗錢模式可歸類為走私攜帶、非控機構、可控機構、購買兌換。中國人民銀行反洗錢局對發生腐敗的主體在金融機構的交易特征做了總結,主要表現為:主體身份特殊,多為公務員、國有控股公司高管及其親屬和關系密切的人,身份與交易規模不符;交易時間多集中在節日前后或案發之時;賬戶交易資金起點往往為整數或吉利數字,且多為一次性存入后取出,然后再無交易;大部分都有大額外幣存款,且有在境外奢侈品店消費的交易記錄。由此可見,可能進行腐敗洗錢的人群廣而特殊,洗錢方式比較多(包括現金、跨境轉移、購買房產等),交易為非大眾型(賬戶的交易對手及交易次數都較少)。
二、反腐敗洗錢的不足
當前我國的反洗錢工作主要是中國人民銀行組織和協調“一法五令”規定的義務主體,通過識別客戶身份,保存交易記錄,報告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等方式開展。反洗錢在反腐敗斗爭中起的震懾和追逃資金等作用不可估量,但同時在主動發現反腐線索,提供完整鏈條等方面的有效性還亟待提高,其不足之處主要有:
(一)身份識別不到位,無法對可能進行腐敗洗錢的人群進行重點監控。《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要求建立健全的客戶身份識別制度,既要登記客戶的基本信息,又要了解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質,了解實際控制賬戶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實際受益人。而在實際經營中,對于客戶身份識別,許多金融機構理解為只要登記客戶基本信息就夠了,而對于客戶登記信息的準確性,以及客戶經營狀況、業務往來等重要信息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核實,其主要表現有:1.個人身份信息缺失。在近幾年反洗錢現場檢查時發現,無論是國有大型銀行,還是小型證券機構、保險公司,身份基本信息登記不完整的客戶數占總客戶數的50%以上,其中未登記職業信息或職業信息無效、未登記聯系方式或聯系方式登記無效、住所地或工作單位地址登記不詳細等情況普遍存在。客戶職業信息的缺失、實際控制人或實際受益人的隱藏,大量銀行卡的買賣犯罪等使得對社會政要人物的身份加強識別成為空中樓閣。因此,很多腐敗分子利用他人賬戶將非法所得存入了銀行系統。2.“特約商戶”信息失真。為追求市場份額,銀行業機構和支付機構對“特約商戶”身份識別也不重視,盲目為達不到條件的商戶安裝POS機。一些特約商戶在提交發卡機構的身份證明要件后,變更經營地址、實際經營人,而收單機構不能及時地持續識別。例如媒體報道過的“北京市5億元POS機刷卡套現案”中,15名被告人成立20家空殼公司,申領了37臺POS機。這為腐敗分子提供了大量的套現和轉移資金的非法機具。3.使用自助終端的客戶身份難識別。客戶通過柜臺完成銀行卡開戶(自助發卡設備也可完成)、開通業務功能后,通過自助服務交易就只需密碼驗證。金融機構沒有更多的途徑了解操作人員的真實身份,交易的真實背景、以及資金來源和用途。4.數字貨幣無簽名。數字貨幣可以同現金一樣使用,不需要簽名,也不需要通過第三方中介,互聯網上的客戶留下的交易線索只是使用過的IP地址,金融機構無法準確獲知這些資金的來源和使用情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經濟的發展,腐敗分子可以輕易地利用數字貨幣隱藏身份。
(二)現金管理弱,是腐敗收益的避風港。利用現金交易,難以追溯資金的來源和性質。我國目前只在《攜帶外幣現鈔出入境管理暫行辦法》和《人民幣結算賬戶管理辦法》對現金的管理作了一些規定,其執行效果也不甚理想。在出入境關口,經常能發現有人攜帶各種幣種的大量現金出入境;企業可以輕易地編制各種理由從公司基本賬戶支取現金,銀行無法核實真偽;西聯匯款及速匯金等允許客戶用現金一次性跨境匯款;境內銀行卡在境外取現不受外匯限額管制。在中紀委公開的大案要案中,腐敗分子藏匿現金、將非法所得的現金用來再行賄的現象非常普遍;在大量的反洗錢行政調查中,對資金的監測都在現金支取后斷了線索。因此,現金成為腐敗收益最安全的存在形式。
(三)完整交易記錄難提取,妨礙資金流向分析。《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規定金融機構應當保存的交易記錄包括關于每筆交易的數據信息、業務憑證、賬簿以及有關規定要求的反映交易真實情況的合同、業務憑證、單據、業務函件和其他資料。大多金融機構都按規定對交易記錄進行了保存,但保存的介質不統一,有紙質和電子的區別,且資料查詢的權限多集中在總部,省級部門較難獲得完整的交易信息。其主要表現為:1.自助金融服務難以提供交易對手信息。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ATM、POS機等形式的自助服務具有快速、簡單、不受網點營業時間和地點的限制等特點,其交易筆數和交易量呈快速發展的態勢。在銀行提供的交易明細中,由自助服務完成的交易,其交易對手信息嚴重缺失,幾乎所有銀行省級分支機構都無法及時提供超級網銀、POS機跨行轉賬的對方賬戶信息。湖南省各銀行機構近三年的行政調查回復資料中,只有招商銀行長沙分行通過與其總行和銀聯多次溝通才獲得了POS轉賬的對方賬戶信息。自助服務的隱蔽性滿足了腐敗分子隱瞞身份的需要,也為地下錢莊洗錢降低了被查處的風險,成為腐敗分子在非控機構交易的首選工具。2.第三方支付平臺屏蔽資金動向。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平臺發行不記名的預付卡、虛擬購物卡、禮品卡等代金產品,腐敗分子可以大量購買這些定向支付工具,將資金轉入制定的虛擬賬號,從而隱藏資金的來源。另一方面,當第三方支付企業參與到結算業務中時,原本兩個互為交易對手的交易被割裂為兩個看起來毫無聯系的交易,交易對手都表現為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交易備付金賬戶,被分解后的交易資金即便發生在同行系統也無法確定這兩項交易的因果關系。現階段在商業銀行報送的重點可疑交易賬戶交易明細中,交易對手經常會出現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賬戶,無法識別資金性質。
(四)跨境轉移資金監測無良方,大量腐敗收益外逃。腐敗分子在進行跨國洗錢時,常常會利用人掩飾真實身份、利用市場經濟“看門人”謀劃洗錢方案、設立公司和信托隱瞞真實身份信息、利用離岸/外國的管轄權漏洞阻礙調查在非可控機構轉移資金。腐敗分子還常常利用民間非法金融機構等可控機構轉移贓款,如地下錢莊。地下錢莊將非法資金轉移出境的渠道很多,如:貿易途徑、外商投資途徑、金融機構業務轉移途徑、資本項目下其他渠道、出入境私帶途徑、非貿易項目途徑、境外企業轉移資金途徑等;其經營網絡縱橫,輻射面廣;組織嚴密,分工精細,經營手法隱蔽復雜。上述跨境轉移資金的途徑多樣、并且日益專業化、高科技化,表面上看都是合法的。而我國目前只總結出了疑似非法匯兌型地下錢莊、疑似非法結算型地下錢莊的可疑交易識別點。而利用這些識別點提取的可疑交易賬戶被移送至公安后,由于無沉淀資金,涉及地域廣等原因,也很難被立案偵查。
(五)房地產、藝術品等監管真空,易成為洗錢載體。房地產行業資金需求大、流通快、增值保值能力強,中間環節多,并且洗錢渠道眾多,能迅速將不法現金資產轉化為固定資產投資,容易逃脫法律制裁。在中紀委通報的各大要案中,腐敗分子幾乎都涉及到多處房產。而我國至今尚未將房地產企業作為反洗錢義務的履行主體,從業人員反洗錢意識薄弱。根據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基于房地產交易環節的反洗錢問題設計并調查的《房地產業反洗錢現狀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我國房地產行業從業人員對反洗錢認知度非常低,僅有55.66%的被調查者表示其單位要求收集更多的客戶信息,并且均不是因為反洗錢的需要而去了解客戶。在中紀委通報的案件中,亦不乏收藏了大量藝術品的腐敗分子。藝術品洗錢的方式主要分四種:“雅賄”式洗錢、跨國式洗錢、貪污式洗錢、關聯式洗錢。由于價值認定缺乏權威機構和估價標準,極易被炒成天價,交易信息不透明,容易跨國交易和轉移,而且尚未納入反洗錢監管等原因,藝術品也極易成為腐敗洗錢的載體。
三、監管建議
(一)加強身份識別力度。可施行的監管措施有:(1)加強對反洗錢義務機構執行身份識別制度的監管,建立有效的激勵處罰措施,督促金融機構把個人和公司客戶的身份識別工作做到實處,督促第三方支付做好銷售預付卡、數字貨幣等的身份識別。(2)完善實名制。例如可以要求個人客戶在建立業務關系時,不僅提供身份證,還需提供單位證明或居住地證明文件。(3)督促反洗錢義務報告機構使用更先進的技術(如人臉、指紋、語音等生物識別技術),完成交易流程中實際使用人的識別和客戶身份的持續識別。
(二)完善現金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大額現金交易信息保存及報告制度。可在制度中要求金融機構、第三方支付平臺、房地產業、珠寶藝術等行業在發生大額現金交易時,要加強客戶盡職調查,保存好客戶的身份信息以及交易使用現金的冠字號;可疑交易需向監管當局報告,不可疑的交易也要保存好資料以備查驗。此外,需限制使用現金購匯、銀行卡支取外幣現鈔的數量,加大對走私攜帶現金出入境的打擊力度。
(三)提高交易記錄保存實用性。可以從兩方面改善交易記錄的完整性:一方面,出臺更明確的客戶記錄保存管理辦法,明確表述各種金融業務應該包含的字段信息、缺失字段的處理責任,以指導和督促義務報告機構執行交易記錄保存制度。另一方面,督促反洗錢義務報告機構改進相關系統,合理下放查詢權限,提高查詢效率和數據質量。
(四)充分發揮反洗錢監測中心的數據收集及應用功能。跨境轉移資金涉及金融機構多、國家地區廣,隱蔽性極強,僅靠一個國家的一家金融機構通過交易記錄很難有效識別。一個既能及時搜集國內各家銀行數據,又能獲得國外金融信息的信息中心顯得尤為重要。我國應充分發揮反洗錢監測中心的功能,一方面綜合應用國內各家銀行的交易數據及可疑交易報告,建立預警指標,提取可疑賬戶;另一方面,積極探索國際合作,研究制定多邊共享的境外賬戶查詢機制,評估風險,追蹤分析賬戶資金流動狀況。
(五)完善房地產、珠寶藝術行業的反洗錢監管。一方面將房地產、珠寶藝術行業納入反洗錢義務報告機構的范圍;另一方面,建立全國統一的房地產信息查詢系統、藝術品價值鑒定中心。
參考文獻:
[1]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馮菊平,劉爭鳴譯.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年度報告及洗錢/恐怖融資類型研究報告(2011-2012)[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4.
[2]歐陽衛民.我國反洗錢若干重大問題:上[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6(3).
[3]李建文.基于國家安全視角的我國反洗錢工作研究[J].金融發展研究,2014(6).
[4]張岱,薛耀文.不法公職人員非法資產處置及其洗錢特征分析[J].西南金融,2014(4).
[5]田婧,薛耀文.公職人員洗錢行為分析及其洗錢罪內涵探究[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4(10).
[6]白婕,薛耀文.不同洗錢模式歸類及其監測研究[J].海南金融,2014(4).
[7]李曉鷗.打擊跨國洗錢犯罪對策研究———以FATF工作任務為觀照[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1).
[8]黎友煥,郭文美.當前地下錢莊的影響及其對策分析[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5).
[9]薛耀文,郭佩.房地產行業洗錢行為分析及監測[J].經濟與管理,2014(4).
[10]朱米均.藝術品行業洗錢風險及其防范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3(30).
作者:楊丹 單位: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