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主義網絡文化建設的思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早已與生活密不可分。但我國在網絡文化發展方面仍然沒有突破,因此,我們必須盡快建立起屬于我國的網絡文化體系,讓我國的網絡文化在世界網絡文化中占據一席之地。網絡是一種媒介,在傳播信息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網絡文化建設是完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使命的第一步,為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必須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網絡文化建設,一方面利用理論知識引導網絡文化建設,另一方面還要建立職能機構去引導,爭取創造更好的網絡環境,讓網絡文化發揮出自身的作用,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事業服務。
【關鍵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網絡文化建設;對策;思路
21世紀是互聯網信息技術時代,近年來,我們國家的網絡用戶數量直線上升,網絡已經與生活密不可分。為了通過網絡引導教育人民,就要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網絡文化體系,健全網絡管理制度,建立相應的網絡機制,教育網絡用戶規范地使用互聯網,并且要充分認識到建設、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網絡文化的重要性。
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網絡文化的必要性
隨著科技的的發展,互聯網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但是,在網絡的應用過程中,利弊共存,它在為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會被不法分子利用,成為犯罪的工具,導致違法犯罪事件發生,這就要健全網絡管理制度。一個國家想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這個國家的文化就需要世界認同。由于網絡是我國從外引進的,到今天為止,還在應用一些國外的網絡設備,這抑制了我國網絡文化的發展,為了避免其他國家通過互聯網沖擊我國的文化體系,我們必須盡快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網絡文化體系。如今,每種思潮都必須依靠網絡這個最大的信息載體才能達到影響社會的目的。網絡具有包容性,接收的信息良莠不齊,一些不法分子正是洞察了網絡的特性,就利用網絡傳播消極的信息,錯誤地引導網民,影響網民的思想,使其做出逾越道德規范甚至是法律規范的事。
2.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網絡文化建設
網絡是一種載體,傳播著各種各樣的信息,簡而言之,互聯網就是信息織成的網,其上每一個點都是信息傳播的源頭,信息接受者也是信息傳播者。互聯網的出現沖擊著傳統的傳播方式、管理結構、社會結構。在網絡用戶日益增多的今天,利益與風險并存,為創造和諧的網絡環境,有正確的網絡文化發展方向,建立有我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網絡文化體系是十分必要的。
2.1建立合理的法律制度。如今,網絡違法犯罪事件層出不窮,對個人甚至是國家造成了嚴重的損失,要有效避免這樣的損失,需要法律的介入。法律是一種專門制定的、具有強制性的維權工具,適用于網絡的法律被稱為網絡法,這是一種新興的法律制度。為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網絡文化建設,創建和諧的網絡環境,必須建立完備的法律制度。法律需要在合適的時間頒布,但是網絡立法時機根本無法預測,為此,法律必須與網絡相互融合,這樣才能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建立相應的法律制度,網絡是虛擬的,也是瞬息萬變的,不能堅持傳統的立法模式,要探索網絡發展的方向,適度提前立法。在立法保護網絡用戶合法權益的同時,還要保證他們可以自由地使用網絡,要實現這兩者的統一。網絡聯通全世界,沒有國界區域限制,但是法律是有地域限制性的,在建立網絡法律制度時,必須化解這兩者之間的矛盾。
2.2建立健全的網絡文化建設機制。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網絡文化建設,僅靠法律保障是不夠的,還要建立相關的機制,注重網絡技術的開發、研究與應用。為此,要創建一批有影響力和吸引力的文化網站,將中國展現在世界面前,讓中國影響世界。建立安全保障機制,減輕負面文化信息帶來的危害,在不同層次建立安全預警,分析各種網絡信息的影響與危害,有需要時,采取相應措施積極應對,將危害降到最低。目前,我國還依賴著發達國家的互聯網技術,這對我國網絡文化發展極其不利。研究、開發網絡技術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網絡文化的重點之一。
2.3把握互聯網發展中的機遇。目前,互聯網的標準有很大一部分是由西方發達國家提出的,中國真正開始使用網絡的時間并不長久,雖然我國在互聯網標準化方面取得了較大的突破,但是仍然處于劣勢。為此,我們必須深入分析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抓住機遇,投入資金,爭取在互聯網的發展中占據有利地位。
2.4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網絡文化,必須制定完備的管理制度,積極地營造和諧的網絡環境,注重輿論的引導,控制輿論,使其向著積極的方向發展。開發網絡文化建設的相關項目,掌握網絡文化建設的主導權。加強對網絡文化建設工作者的管理,定期培訓,打造出一支素質過硬的隊伍,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網絡文化保駕護航。根據目前的網絡狀況,依法、科學、有效地管理,創建良好的網絡環境。
3.總結
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網絡的應用利弊共存,在為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也造成了一系列的消極影響。我國必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網絡文化,真正做到網絡文化獨立。抓住互聯網發展中的機遇,采取有效的措施應對即將面臨的挑戰。
參考文獻:
[1]成美,婁耀雄,楊春陽,劉桂珍,徐明偉,曾會明,孫江波,易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網絡文化強國對策建議[J].中國廣播,2013,05:8-13.
[2]陳志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網絡文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16:60-62.
[3]張凱智.中國特色網絡文化建設的思考[D].大連海事大學,2013.
作者:鄭竹萱 單位:湖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