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留學歸國人員文化差異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調研結果分析
1.歸國人員國外留學背景分析。根據調研問卷分析,在接受調研的120名海歸人才中,20~30歲出國留學的比例為19.4%,30~35歲出國留學的比例為46.3%,而35~40歲出國留學的比例為33.1%,可見79.4%的海歸人才在40歲之前出國留學,他們回國后,正值教學和科研的黃金年齡段,年富力強,容易取得較好的成果。從這個角度上講,海外歸國人才應當成為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重要服務對象。在這些受調研的人員中,21.4%為女性,男性占了更大的比例,從事自然科學研究學習的比例更高,達到63.4%。約有82.3%以上的人才是在國外完成了1年以上的學習,其中12.4%的人才在國外學習工作時間超過5年以上。這些人才的外語水平普遍較好,87.2%以上認為自己外語水平較好。雖然語言交流看上去不存在問題,但仍有32.9%的人員認為自己不能夠較好地適應國外的文化。
2.歸國人員國外文化敏感程度分析。針對海外歸國人員的跨文化敏感程度問題,我們調研發現大部分受調研人員的國外文化背景并不單一,89.4%以上的受訪都都認為自己受2種以上國外文化的影響,這可能是由于在國外留學訪問期間,受到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和訪問學者相互影響,并且在國外留學訪問時間越長,這種受跨文化影響越明顯,留學時間1年以下人員與留學時間2年以上人員相比較,其文化背景呈顯著差異(p<0.05),而留學時間1年以下人員與留學時間5年以上人員相比較,其文化背景呈極顯著差異(p<0.01)。留學時間相對較長人員國外文化背景豐富,我們發現,他們對國外文化的認同感和文化融入感都相對比較強烈,留學時間1年以下人員與留學時間5年以上人員相比較,其國外文化認同感和國外文化融入感都呈極顯著差異(p<0.01)。當然他們也認為自己受國外文化影響程度較大,留學時間5年以上人員普遍認為自己受到國外文化影響非常強烈。這種影響勢必會造成海外歸國人員跨文化敏感程度的差異。
3.歸國人員回國后文化差異情況分析。對于海外歸國人員回國后的進一步情況分析表明,他們主動回國的意愿與在國外留學時間的長短無關,留學時間小于1年和留學時間大于2年的組別都有接近40%的比例愿意回國,意愿都非常強烈。在這種情況下,歸國人員回國后文化差異分析研究就更有意義?;貒?,65.2%的調查者不完全適應,其中對于國內文化接受程度75.4%的受訪者選擇不完全接受,這說明海外歸國留學人員確實會受國外文化的影響,不能夠在短期內很好的適應國內的現狀。有趣的是,海外歸國留學人員對國內的外事活動非常向往,海歸人員的國內外事活動參與度、國內外事活動愉悅度以及國內外事活動專注度都非常高,都超過了90%以上,說明潛在存在的跨文化影響。
4.歸國人員對于學生跨文化交流的支持程度。進一步開展的文化差異對教學工作的影響表明,受訪的海歸人才98%以上都愿意把國外文化融入到本科生教學工作當中,愿意成為跨文化交流的橋梁,他們普遍認為(97.2%)國外的文化會影響教學,這在社會科學背景的海歸人才中更為明顯,幾乎100%的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留學歸國人才都認為國外文化能夠非常強烈地影響本科教學。從意愿上看,海外歸國留學人才95.2%以上都愿意鼓勵學生開展跨文化交流,不管是留學時間小于1年的還是留學時間大于1年的受訪者,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幾乎一致。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會有82.6%的受調研者非常愿意為學生搭建跨文化交流平臺。
二、結論
雖然有一部分海外歸國留學人才認為不能很好適應國外文化,他們認為自身會受國外文化的影響,不能夠在短期內很好的適應國內的現狀。但是海外歸國留學人員對國內的外事活動非常向往,他們對于國內外事活動參與度、國內外事活動愉悅度以及國內外事活動專注度都非常高。此外,海外歸國留學人才在接受了2種以上國外文化后,愿意把國外文化融入到本科生教學工作當,非常愿意鼓勵學生開展跨文化交流,并且愿意為學生搭建跨文化交流平臺,而這種跨文化的影響在社會科學領域的海外歸國人才中表現的更為明顯。這些調研的結論將為高校開展海外歸國留學人員的行政服務工作具有重要的依據。
作者:許書穎 單位:浙江大學 黨委統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