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校企文化融合路徑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學生社團活動中,高職院校娛樂型社團偏多,專業型、實踐型社團偏少,導致具有職業特色的活動相對較少,如企業家講座、技能比賽、科技競賽、校企聯誼等引導學生職業文化等活動。在教育活動中,一些院校對學生的職業情商引導不夠,對職業道德、職業法律、職業心理等沒有予以應有重視,而這些素養恰恰是企業非常看重的。
校企文化融合是凸顯高職辦學特色的基礎和根本,而不少高職院校卻在引入企業文化過程中,在借鑒和融通方面沒有深入研究,重物質和表面,輕精神和實質;重形式和說教,輕內涵和操作;重單向輸入,輕雙向融通。企業文化建設是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和諧發展和長足進步的戰略需求。企業文化建設已形成專門的理論并得到了廣泛的傳播,高職院校如何將教育與企業文化融合,扎實有效地開展自身文化建設,將企業“誠信、精業、責任”的精神,與學?!翱茖W與理想”文化精髓融合起來,將“質量第一,誠信興業”的企業理念融入自身文化培育之中,增強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自覺性等是高職院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高職院校文化建設中應注意的問題
1.將文化建設納入學校發展總體規劃
高職院校應從發展戰略的高度,結合院校發展的總體目標,對校內外的環境進行分析,以確定文化建設的任務。學校的全體成員及各個部門要相互協作,形成文化建設的大系統,既要注重文化建設的內容,又要保證文化建設體系的相對穩定,同時要加強領導,適當加大對文化建設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力度,保證文化建設的連貫、持久和穩定發展。
2.深化對文化建設的認識
文化建設需要一定的理論作基礎,需要高職院校各方面成員對文化的本質、規律和文化建設的職責既有感性又有理性的認識。要形成并確立適合自身發展的文化,并進行長期探索和積累、沉淀。要把文化建設與學校的專業設置統一起來,最大限度地發揮文化的功能。
3.著重打造自身的文化特點
高職院校在文化建設中,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形成自己的特點。應重視學生市場意識、誠信意識的培養,尋找并總結出與學校自身情況相關的特點、特色,創建具有自身特點的文化。在與企業文化對接中,高職院校是主體,應該在高職院校文化中融入優秀的企業文化,但又不能失去作為教育機構的屬性。比如從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到學生的專業素質、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等既要滿足學生未來職業的要求,又要從教育的角度,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實踐工作能力、就業能力和綜合能力。
高職院校文化建設中,加強校企文化融合的策略
高職院校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合是努力實現學術氛圍與實踐工作融合的過程。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中倡導、積累,為保障企業實現經營目標而構筑的文化,兩者都具有導向、凝聚、激勵的作用,高職院校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中應采取相應策略。
1.注重物質文化融合
先從簡單做起,系統構建物質文化。在物質文化這種“硬”建設中,要處處突出“職”文化的特點,要在實踐性教學環節中,將職業文化擺在重要的位置進行考慮,比如實驗樓、實訓樓在布局和標語牌方面應呈現出明顯的企業文化色彩;教室中要布置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信息、行業與專業的發展趨勢等與職業發展緊密相關的信息;校內宣傳櫥窗要定期展示企業文化的相關知識或優秀企業文化案例;校園景點和雕塑應突出動手和實踐的職業特色……通過環境讓學生了解企業文化,自覺將“競爭、創新、責任、團隊精神”等企業要求內化為自身的素質。
2.引導精神文化融合
立足長遠,逐步培育精神文化。培養獨具特色的精神文化,是增強學校凝聚力的重要一環。在校企精神文化融合中,要營造學技能、練技能的技能學習文化氛圍,通過廣泛開展技術創新活動,突出企業技術需求,在實踐中形成校企融合的文化氛圍,培育職業精神和文化。比如職業技能和技術競賽,就在提高學生就業競爭能力的同時,增強了學生的文化意識,依靠各類專業社團定期組織科技文化節、電腦藝術節、電子設計大賽等,也能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傊ㄟ^多種形式培養學生“愛崗敬業、誠信嚴謹、細致規范、吃苦耐勞”的精神,進而形成基本職業素質。
3.做好制度文化融合
高職院校的制度文化是院校的價值觀、管理理念在制度設計與執行中的體現,包括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道德行為規范、工作責任制度等,它對師生的言行能起規范和導向作用,也是學校文化建設健康穩定開展的保證。高職院校要有意識地對制度文化進行創新,融入優秀的企業制度文化。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專業建設咨詢委員會、兼職教師、對外交流合作、社會考生考級培訓、小企業技術服務、學生企業實習、畢業生跟蹤調查等制度及運行機制。高職院校制度文化建設貴在實踐,重在執行,在執行中也要學習企業執行中的一些做法,從而在辦學實踐中讓師生員工在遵循各種行為規范中體驗企業制度文化。
4.加強行為文化融合
行為文化是精神文化被成員普遍認同,成為群體的價值觀,內化為個體的思想之后在群體的顯現,之后逐漸形成行為文化,它的形成需要逐漸引導與養成。要規范學校的各類重大禮儀活動,使各種學術活動、文化活動、慶典儀式等制度化、規范化,融入企業文化進而形成學校的文化品牌。一所高職院校必須打造優秀的學校文化才能推動和引領學校持續發展。在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過程中,高職院校要適應經濟社會的調整和變化,轉變思想觀念和工作習慣,注重挖掘自身的傳統文化,同時融入企業先進管理理念和現代意識,不斷傳承創新校企融合的特色文化體系。(本文作者:齊志明單位: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