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老人與海的女性主義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隱藏的女性角色———大海
(一)女性與海洋的共生性“海”作為整部小說題目的一部分,在《老人與海》這部小說中所占的地位及意義本身來說就是非常重要的。從大海這一原型來分析,她代表著人類的母親。雖然在這部小說中并沒有出現女性形象,但是大海這一形象的意義卻能夠讓讀者深深地感受到小說中存在女性角色,這一點在海明威使用第三人稱的手法對其展開描述的過程中就能夠確定。在這部作品中,老人曾經這樣來形容過海洋,“她是仁慈而美麗的”,“他一直將海洋稱為lamar,那是人們使用西班牙語來叫的一個詞,在他們的語氣中總是將海洋看成是一名女性”。在很多時候,桑迪亞哥都是依靠海洋來生存的,他通過捕魚來獲取生活所需要的資源,否則他的存在就無從談起了。按照生態女性主義的看法,自然與女性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結合就是在傳統的文學作品中,人們普遍使用大地來象征母親,同時海洋自身也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生命的孕育系統,海洋與大地的作用一樣,都是用自己廣闊的胸懷包容與哺育了世間千千萬萬的生物。海洋賦予生命,讓世界充滿了色彩,但是人類是怎樣來對待海洋的,筆者在下文中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二)桑迪亞哥對海洋的摧殘很多學者普遍都覺得,在父權制的社會中,對于女性的壓迫以及人類對自然界的主宰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在受到父權制度社會文化的壓迫與剝削,并且被放置于邊緣的地位,在這些方面,自然與女性都有著相同的命運,即她們都是父權制的犧牲品。恰恰是因為女性和自然之間的相通性,當自然受到蹂躪的同時,女性也受到了奴役與剝削。在這部小說中,老漁民桑迪亞哥被海明威塑造成一個經驗豐富、技術高超的漁夫,這個老漁夫把自己一輩子的時間都用在了捕魚上,但是海明威為什么會在小說的開頭部分就描寫桑迪亞哥已經84天沒有捕到一條魚了呢,同時在下文的描寫中讀者也可以知道老漁夫在過去也有過相同的經歷,這些現象難道不是因為海洋對人類的報復嗎?在小說中海明威雖然并沒有非常明確地提出,但是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分析,海邊的人們一直以來都是依靠捕魚來生存的,如果失去了海洋,他們就不能生存。所以他們時時刻刻都在向海洋母親索取,從來沒有想過關于休漁期這樣的問題,因為他們毫不留情地進行捕魚活動,不斷地擴大捕魚范圍,導致了海洋的生態遭到破壞,海洋偶爾也會向人類進行報復。
二、《老人與海》中的女性主義分析
在《老人與海》這部小說中,還存在另一個讓老人不能忘記的人物形象,這個人物就是小孩馬諾林。馬諾林的形象具有多重的象征意義,同時也是小說中不可缺少的形象之一。他屬于一個繼承希望的人物。在小說中,對于小孩的性別描述是比較模糊的,他本來是一個男孩,但是海明威卻將他的思想、語言以及行為都描寫成了女孩的特質。首先,在小說中,桑迪亞哥好像不喜歡把馬諾林當成是一個男孩子來看。也許只有在捕魚的時候,小男孩的男子漢形象有所體現,但海明威并沒有對其進行描述,而單單是一筆帶過,但馬諾林的女性形象卻非常明顯。海明威不留余力地描述馬諾林對桑迪亞哥的悉心照料以及相互之間的情感交流。老人對于馬諾林真誠的關心以及思念很明確地告訴讀者,海明威不單單希望讓馬諾林成為老人的繼承者,同時還為這一角色賦予了其他的意義。筆者認為,老人桑迪亞哥與小孩馬諾林之間的關系可以是師徒,也可以是父子,甚至可以是夫妻或者戀人。馬諾林這個性別模糊的人物形象和海明威的幼年經歷息息相關,海明威的父母為其灌輸了模糊的性別意識,他的父親常常帶他出去參加一些戶外活動,而具有女權主義的母親卻刻意把海明威打扮成比他大一歲的姐姐的模樣,為海明威穿女性的衣服,梳女性的頭型。海明威正是在這種性別概念含糊不清的環境下長大,對于女性自然而然地擁有某種感情,同時這也讓他形成了雙性視角。其次,在這部小說中,還體現出了海明威對于兩性關系的思考。女權運動的興起與發展對于當時的社會環境帶來了極大的影響,而海明威身為當時時代的一員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正如同上文中分析,海明威對于女性具有更多的體驗,但是這種認知普遍是伴隨著非常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海明威非常同情那些受到壓迫的女性,盡量刻畫出她們的不幸,海明威支持女性去爭取自己自由的權利,在他的作品中塑造出了很多新女性形象;另一方面,海明威又害怕女性主義太過張揚而威脅到了男性的傳統權利,這種矛盾是雙向性的,不僅是對女性而言,同時也是出于男性的軟弱。正是因為這種矛盾,海明威在其作品中刻畫了一些理想中的女性形象,這些女性能夠很好地和男性融合。所以,在《老人與海》中,海明威刻畫出一個具有女性特征的馬諾林和老人和諧共處,正是處于他本人對于男女之間關系的體驗。最后,從《老人與海》這部小說的整體結構來看,馬諾林的角色作用還可以與老人的角色進行互補,在桑迪亞哥身上所缺少的東西讀者都能夠從馬諾林的身上去挖掘。老人沒有后人,也沒有妻子,而馬諾林很好地補充了這些角色;當老人需要與人進行溝通或者需要受人照顧的時候,馬諾林也進行了補充;在老人捕魚的過程中需要有人幫忙的時候,馬諾林是最好的人選;老人的堅強中帶有一絲溫柔,而馬諾林充滿溫柔的感情中也略帶了一絲堅強。海明威還在小說結局的地方巧妙地描寫了一位女游客,從而帶給讀者非常強烈的心理暗示,這一女性人物的出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雖然在小說中僅僅使用了幾句話對其進行了描寫,看似簡單的描寫實際上體現出了海明威的良苦用心。海明威筆下的女游客這樣說到,“我過去沒有見過鯊魚,不知道鯊魚有這樣好看的尾巴”。這正是畫龍點睛之處。海明威借助女性的贊美,從另一個人的角度來肯定了老人努力的價值,同時透過女性的口吻來對老人的形象進行了補充和完善,在兩性關系中,海明威試圖尋找男性行為與女性認可之間的平衡。
三、結語
大海給人們的感覺不僅是美麗的,大海的另外一個身份應該是人類的母親,她海納百川,在寬廣的胸懷中孕育了無數的生命,大海充滿生機與活力,充滿了靈性。在小說中,大海是老人的生活來源,同時也是老人進行情感交流的地方,是老人施展自己能力的地方,還是老人英勇搏斗、展現自己生命價值的場所。所以,老人與大海之間的情感是非常深的,老人對大海存在著一種深層次的依戀,他對大海的愛也體現在對海中的各種生物都充滿了愛慕之心。有時候老人會因為疲倦的刺嘴鶯而牽掛,也會因為海龜被人們宰殺而傷心,這些情緒都是因為老人認為“我有一顆這樣的心臟,我的手腳與它們的也是相同的”。老人不僅喜歡低飛的小鳥和高空的老鷹,同時也喜愛笨拙的海龜以及跳躍的飛魚,更喜愛巨大的馬林魚,甚至是異常兇猛的鯊魚,老人將這些海底的生物看成是能夠與自己進行情感交流的朋友。桑迪亞哥———這位大海的兒子,將自己完全地融入到了大海母親的懷抱里,在這樣的一種感情之中,老人的生命與大海的生命緊緊相連,在天地之間奏響了一曲曲歡樂之歌。總之,老人對于大海擁有自己特殊的感悟,同時他也用著自己的方式愛著大海。在長年累月的捕魚生活之中,老人比起普通人更加了解大海,他用一種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大海這位女性,同時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向大海傾訴,用一種深情的目光注視著大海中的生命,時刻都在思考著怎樣與它們更好地相處,在大海母親的懷抱中,老人盡情地遨游。
作者:王勇單位:長春工程學院外語學院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