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部門預算收支定額標準通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預算內撥款:由市財政局根據市級財力狀況、現行供給范圍和定額標準核定。無非稅收入的單位按年定員定額標準由財政預算內安排。有非稅收入的單位,人員經費按原渠道供給。
2、非稅收入:指未納入預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專項收入、彩票資金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和其他收入等非稅收入。以年收入實績和年預計為參考,考慮有關收費項目變化、收費標準調整等政策性因素進行確定年收入目標。財政預算外撥款按“預算外資金管理辦法”扣除政府調節金后確定。
3、事業單位經營收入:指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
4、轉移性收入:包括上級補助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行政事業單位上年結余。
5、其他收入:指以上項目之外的各項收入。
支出預算
部門支出預算包括基本支出預算、項目支出預算、事業單位經營支出、轉移性支出、其他支出、預留經費。基本支出預算指行政事業單位為保障其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編制的年度基本支出計劃,包括工資福利支出預算、商品和服務支出預算、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預算。
一、工資福利支出預算:
人員經費按單位在職在編實有人數和國家政策規定的標準核定到人;對單位因領導職數超編,財政按實核定人員經費;對單位在編不在崗的人員,財政不供給經費。行政單位津補貼暫按國家規范工資福利政策出臺前科目編制。人員支出預算以年9月份工資為基數,具體內容為:
1、基本工資:指國家統一規定的基本工資,包括公務員的職務工資、級別工資,機關工人的崗位工資、技術等級工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事業單位工人工資,大中專生見習期間的臨時待遇。
2、津貼補貼:指國家和各級政府統一規定的津貼、補貼,包括職務(崗位)津貼(含基礎津貼)、特殊崗位津貼、誤餐補貼、綜合補貼、交通補貼、地方崗位補貼、通訊補貼、教師課時津貼、其他補貼等。
3、獎金:指政府規定開支的種類獎金。包括目標管理獎、節編獎、年度考核獎、事業單位獎金、其他獎金等。
4、社會保障繳費:指單位為職工繳納的基本養老、醫療、失業、生育等社會保險及政策規定的其他社會保險。
5、其他工資福利:包括合同制教師補助費、單位自行聘用人員工資、人才市場聘用人員管理費以及政策規定的其他工資等。
二、商品和服務支出預算:
商品和服務支出內容包括:辦公費、印刷費、咨詢費、手續費、水費、電費、郵電費、物業管理費、交通費、差旅費、維修(護)費、會議費、培訓費、招待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及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按編制方法的不同,部門預算中分為定額部分、單項核定部分。
三、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
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包括離退休費、退職(役)費、撫恤費、生活補助、救濟費、醫療費、助學金、獎勵金、住房公積金、提租補貼、購房補貼、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
四、項目支出預算:
項目支出預算指行政事業單位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在基本支出預算之外編制的年度項目支出計劃,包括資本性項目和非資本性項目。資本性項目包括:房屋建筑物購建、辦公設備購置、專用設備購置、交通工具購置、基礎設施建設、大型修繕、信息網絡購建、物資儲備、其他資本性支出;非資本性項目包括:會議培訓項目、其他項目。
五、事業單位經營支出:
指單位在基本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以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發生的支出。
六、轉移性支出:
包括上繳上級支出、補助下級支出。
七、其他支出:
指無法列入上述各項支出內容的支出。
八、預留經費:填報單位年度部門預算編制期間難以確定但又必須安排經費的各項支出。具體項目確定后,報財政進行調整和下達,其中包括預留住房補貼經費、預留地方津補貼經費等。
具體定額標準見附件。需要說明的是,以下定額除表中已明確為預算內供給的以外,其他定額是單位預算內、外資金安排的綜合定額,預算內供給標準需按政策供給口徑確定。
本通知由財政局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