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于系統設計的銀行信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先進性與實用性結合
在完善商業銀行信貸審批系統的過程中,工具開發、技術更新及支撐環境等都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如在選擇具體產品及方式時,應嚴格遵循先進性原則,確保應用技術符合信貸業務需求,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在商業銀行信貸審批中大量引進新技術與新概念,在金融市場競爭中,技術方面相對較為滯后的產品將退出本行業的發展舞臺,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系統維護升級,在金融市場及服務等方面先進性原則對一定產品與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符合商業銀行發展需求,才能對銀行投資進行最大限度的保護,才能對信貸審批系統的長期維護及升級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按照實用性原則進行信貸審批系統設計,不僅可以加大系統推廣的力度,還可以充分結合實際需求與使用環境。在實用性原則應用中,應對實施成本等因素進行充分考慮。在信貸審批系統設計中,必須充分考慮本行現行技術環境、使用環境及外部環境,確保先進性與實用性的有效結合。
二、商業銀行信貸審批系統設計的分析
隨著國內金融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入,使得銀行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在銀行壓低價格、放寬條件進行貸款擴張、搶占份額的同時,落后的風險監控技術將加大銀行經營風險,目前國內銀行業已經加大了風險控管的力度。為對貸款投放中產生的信貸風險進行有效防范,銀行在加大信貸資金管理的同時,必須對信貸資產質量進行有效提升。信貸審批系統的完善,可以對信貸風險進行有效降低。根據商業銀行需求進行信貸審批系統設計,應遵循“以客戶為中心,以電子化管理為手段,以風險防范為目的”的設計原則,進行信貸審批系統設計,主要分為兩層結構形式,為核心層與分支層。在設計中主要包括系統硬件、系統數據流、系統功能、系統權限控制與數據庫、待審批貸款查詢數據、審批查詢數據庫、貸款審批修改數據庫、審批詳情數據庫、貸款權限分配維護數據庫、貸款權限修改等多個方面。本文主要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一)系統硬件框架選用瀏覽器與服務器的方式作為銀行信貸審批系統硬件系統的主要方式,也就是常說的B/S結構,這種系統方式對集中管理數據及系統維護十分有利,并能對系統成本進行有效降低,為客戶應用提供便利,利用瀏覽器可以有效實現客戶端操作。
(二)系統權限控制與數據庫設計在信貸審批系統權限控制設計中,應分用戶與角色進行權限管理,并在交易中設置權限管理,實現同時前后臺共同控制。嚴格維護功能授權,一鍵完成數據維護,可實現一個交易所有業務同時全部完成移交。在采集數據的過程中,應對報文所需數據進行采集,數據采集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種:界面錄入、介質導入及其他系統抽取。首先,在驗證數據自動獲取中,必須嚴格按照個人誠信系統及企業征信系統的報文數據要求進行,確保數據格式、內容與報文要求相符合。其次,生成報文過程中,當數據采集完成后,應遵循報文需求進行各種報文的生成,并進行上報。最后,錯誤處理過程中,應按照返回的具體信息,對發生錯誤的報文進行錯誤的自動檢測,并形成正確的報文,檢驗合格后進行上報。
(三)貸款權限分配維護數據庫設計在貸款權限分配維護數據庫設計中,主要包括貸款流程編號、貸款種類、貸款期限、擔保方式等多方面內容,如表所示。
三、商業銀行信貸審批管理的探究
經濟效益是商業銀行存在的基礎,通過銀行信貸的方面最大限度地實現經濟效益。由此可見,商業銀行經濟效益是否良好,與信貸管理水平的高低具有關鍵性的作用。作為銀行運用信貸杠桿對日常經濟活動中的資金信貸關系進行組織、疏導、調節及控制的活動,信貸審批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對商業銀行科學化、規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一)加強學習,提升政策執行力一是信貸審批管理學習機制的建立與完善。定期開展各種專題業務研討等學習活動,對國家政策方針、制度等進行及時、系統地學習與交流,確保信貸審批工作人員能夠對上級行信貸管理戰略進行及時領會,并對政策和規章制度的精神實質進行準確掌握,將政策精神在本省經濟發展與本行經營管理中充分體現,規范審批流程、明確信貸管理方向,在銀行業務辦理及信貸風險防范中充分發揮政策的指導作用。二是強化政策傳導作用。通過多種途徑如審批座談會議、營銷聯動、業務培訓等方式,完善基層銀行信貸審批系統及風險防范管理體系,在申報項目方面積極引導基層銀行向總行政策靠攏,幫助基層銀行對風險條線及經營條線利益一致性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加大信貸風險控制力度,實現信貸審批與市場營銷的充分結合。
(二)堅持精細化審批,把好質量關口2014年前三個季度,建行河南分行賬面利潤、公司類貸款新增、個人存貸款新增、中間業務收入等主要業務指標繼續占據同業第一的位置,一些指標在建行分行以至全行系統都居于前列,同時,不良貸款率控制在2.62%,資產質量保持在同業領先的水平。隨著2015年的到來,商業銀行競爭愈加激烈及總行大力推進結構調整的政策要求,在信貸審批管理中,必須對各項政策進行全面了解與掌握,促使信貸審批管理符合本省經濟需求、各行經營實際,在合理調整信貸結構的同時,有效提高整體資產質量。1.積極推動信貸經營轉型。將信貸審批資源配置及營銷導向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審批過程中,促使信貸資源向非嚴控行業、優質客戶、重要項目及供應鏈融資、貿易融資產品上傾斜,在區域主導產業鏈中應起到深層次拓展的作用,進而實現“多產品覆蓋、向兩頭延伸、表格化管理”。2.加大防范風險控制力度。在審批中積極督促申報行努力挖掘和增加抵、質押方式的業務占比,或采取由信用等級更高、經營實力更強的擔保單位提供擔保,嚴格控制互保、交叉保及設備抵押項目,對集團客戶、關聯客戶以及虛擬集團客戶嚴格按照有關要求,認真研究總體資產負債情況、銀行在企業金融需求中的控制地位以及風險控制策略,努力提高授信方案質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國民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提升及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金融市場的競爭愈加激烈。特別是在國家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后,銀行信貸獨立評估及審批決策權逐漸加大。如何在信貸業務發展中,降低信貸風險,對商業銀行發展至關重要。信貸審批系統設計的完善,對提升信貸資產安全性能與規范業務流程具有重要作用。在建立與完善信貸審批系統的同時,應加大信貸審批管理力度,提高其管理水平,只有這樣才能為商業銀行的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作者:蘇耀平單位: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