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信貸資金配置制度的比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美國美國是世界上農業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及出口國,也是農產品占國際市場份額最大的國家,但是美國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只占到總人口的4%左右,如此少的人口比例卻有最高的農業生產效率,與美國有著高度發達且完善的農業信貸體系密不可分。1.農業信貸組織體系健全完善美國的信貸合作組織也有3部分,是以農場主的資金合作信貸為主線,農業商業性金融機構和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為基礎,共同構建了美國完善健全的農業信貸體系(圖2),較好地滿足了農業生產融資的需求。(1)遍布全國的商業銀行提供農業信貸資金。在美國大概有95%以上的商業銀行為農業發展發放貸款,貸款的類型涵蓋農業生產、流通的各個領域。遍布美國小城鎮的近5000家商業銀行及其分支機構經營與農業相關的貸款業務,發放的農業貸款數額占到其貸款總額的50%以上,商業銀行的貸款是農業信貸的主要來源。遍布小城鎮的商業銀行及其分支機構,與農場主的關系密切,能夠及時了解農場主在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需求,對農場主的資產及信用狀況也有記錄,因此,商業銀行愿意發放貸款給農場主,而并不擔心其償還能力。(2)農業合作信貸體系是農業信貸資金的核心體系。美國的農業合作金融機構主要是由聯邦土地銀行、合作社銀行及聯邦中期信用銀行三大銀行系統組成,接受聯邦政府農業信貸管理局(NCUA)的領導(圖3)。農業合作信貸金融機構不以贏利為目的,當一些收入較低的農民以及小型農場主無力獲得商業銀行貸款時,農業合作信貸金融機構可以為其提供較低利率的農業貸款,并向這些群體傳授金融理財知識,幫助提高理財能力。其組織形式及機制上也體現的是互助合作的精神,通過吸收會員入股來吸收存款,體現的是一種人合性質的金融管理體制。(3)農業政策信貸體系也很完善。美國農業政策信貸體系是根據美國1916年頒布的《農業信貸法》組建的直接隸屬于農業部的農民家計局、農村電氣化管理局、商品信貸管理局及隸屬于國會的小企業管理局所組成。這些政策性金融機構的主要職能是為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產品流通、農業機械購置、農村社區扶貧、農業自然災害及農村農業水質改良等項目提供中長期(最長時間為45年)低息無抵押貸款,是屬于一種政策扶持性的貸款。2.農業信貸資金配置得到政府的財政及政策支持盡管美國農業現代化水平高,是大農場的經營模式,但是農業終歸是屬于高風險的產業,而且投資周期長、回報率低也影響了農業信貸機構發放農業貸款的積極性,在信貸資金的配置上必然需要政府財政及政策的支持。①在信貸儲備金的來源上,聯邦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財政撥款,為這些金融機構提供扶持。像聯邦土地銀行最初的儲備金80%是來自于政府的財政撥款,而政策性銀行的儲備金90%是來自于政府的財政撥款。②在控制農業資本市場的風險,美國農業信貸金融機構有一部分資金是向金融市場發行債券融資,如合作社銀行不辦理一般性的存款和儲蓄業務,通過發行債券募集資金,政府一般對這類債券市場進行適當的風險調控。③為農業合作社銀行提供免稅政策。根據1960年頒布的《聯邦信用法案》,為了鼓勵合作社金融機構的發展,對其收入免征聯邦收入所得稅,對其社員免征個人利息所得稅,極大降低了農業合作社銀行的成本與風險[1]。
(二)印度印度與中國有諸多相似之處,也是發展中國家中重要的農業大國,其農業人口的比例占到了全國總人口的70%以上。自印度獨立以來,歷屆政府都將農業發展作為重要的施政政策,尤其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印度放棄工業優先發展的戰略,重點發展農業,近40年來,印度農業發展勢頭良好,基本實現了國內糧食生產自足。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農業信貸資金配置體系也起了重要作用。1.多層次健全的農業信貸體系印度農業信貸體系組織具有多層次性,不同的信貸系統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且各系統之間互相配合(圖4)。印度的農業信貸體系主要有國有政策性農業信貸機構、農業合作信貸機構、國有商業銀行和私人商業銀行組成。其中,農業合作信貸機構是主要的農業信貸資金提供者,能夠提供各種期限的低息貸款。印度的各種商業銀行共有100家,7萬余個分支機構遍布全國,其中約3萬個分布在農村小城鎮。商業銀行主要是向農民提供各種短期貸款,印度農業信貸資金大概有1/3是源于商業銀行的貸款,商業銀行已經成為僅次于農業合作信貸機構的農業金融機構。2.各信貸機構分工明確印度農業政策性金融構較為發達,主要有國家農業農村開發銀行、地區農業銀行、印度工業信貸和投資公司等。其中,國家農業農村開發銀行是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核心部門,其職能是為農業、傳統手工業及農業加工企業提供信貸資金。除此之外,還為地區農村銀行、從事農業信貸業務的商業銀行及各種信貸合作銀行提供融資服務。地區農業銀行主要是為邊遠地區無地、少地的農民提供無息無抵押貸款服務。印度工業信貸和投資公司主要為農村小企業,農業加工企業提供中、長期低息貸款業務。在農業合作信貸系統中,土地開發銀行可以為農民提供長期的(最長50年)的低息貸款,農業信貸合作社可以為農民提供短期、中期低息貸款。印度農業保險體系也很發達,有自愿險與強制險,根據農業保險制度,凡是獲得了生產性貸款的農戶必須參加農業保險,其他的農民可以選擇自愿參加。3.農業信貸資金配置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印度政府為農業資金配置推出了很多優惠政策,主要有農業貸款提供利息補貼,補貼可以支付給農民,也可以給金融機構;政策性銀行及保險機構為商業銀行提供再融資服務,分散農業信貸風險等。
二、國外農業信貸資金配置制度比較
德國、美國、印度的農業發展水平、農業生產的條件和社會文化有差異,但其農業的發展過程均得到了農業信貸資金的大力支持,他們之間既有共性也存在差異。
(一)共性之處1.農業合作信貸金融體系均很發達從德國、美國、印度的農業信貸資金配置制度來看,無論是農業已經實現了現代化的美國、德國,還是正處在現代化過程中的印度,都非常重視農業合作信貸金融制度及機構的設立,美國有聯邦土地銀行等,德國有中央合作銀行,印度有土地開發銀行及各邦的信用合作社。金融合作基于的是人合加資合的一種資金組織形式,在基層通過會員繳納股金,將農民吸收為會員,為成員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服務,將大量的信貸資金投向農業生產領域,促進了農業的發展。2.政策性的信貸機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政策性的信貸制度是通過國家的財政支持為農業的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形式,代表的是國家政策在信貸領域的實施。德國、美國、印度3國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在農業信貸資金的配置過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些商業銀行或者合作銀行不愿意介入的領域,政策性信貸機構就發揮了作用,比如一些收益較低,風險大,資金需求大帶有公益性質的大型農業工程貸款。政策性銀行本身也為其他類型的金融機構提供融資服務,對農業信貸資金配置起間接的支持作用。3.農業信貸制度比較靈活美國的農業短期貸款方式非常靈活,當借款人需求資金時候允許使用,有盈余時再償還。在印度,一般的短期貸款如果連續90天不歸還就視為不良貸款,而農業貸款則是看生產周期,而不按照一般的貸款制度衡量。針對農業貸款都是利息低甚至是無息,無需抵押,審批手續簡單,貸款次數頻繁且靈活。4.政府為農業信貸制度提供一系列的優惠政策農業本身是弱質的,但是對一個國家而言又是基礎性的產業,各國政府在設計農業信貸制度過程中均制定了一些優惠政策,比如政府為政策性銀行或是合作金融機構注資,為農戶或銀行提供利息補貼,免征農民的利息稅和銀行的營業稅等。
(二)差異分析德國、美國、印度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政治經濟制度的差異,農業發展水平的差異使其在農業信貸資金配置制度上亦有所不同。1.農業信貸制度類型有差異在德國,合作信貸機構是發放農業信貸資金的主要機構,幾乎占到了農業信貸資金比例的80%左右,德國的農業信貸資金配置制度是典型的合作型農業信貸制度。而在美國,商業銀行和農業信貸合作機構占農業信貸資金的最大份額。在印度,盡管農業合作信貸機構是提供農業信貸資金的主力軍,但是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都直接參與信貸資金的發放,故美國、印度的農業信貸制度可以視為綜合型的農業信貸制度[1]。2.農業信貸機構的作用有不同在美國,商業銀行主導了農業信貸市場,印度雖然農業信貸資金的主導者是合作信貸機構,但是遍布全國的商業銀行也積極參與到涉農貸款之中,德國則完全是合作信貸機構占主導地位。3.政府對農業信貸支持力度不一樣在美國主導者是商業銀行,印度則是農業合作信貸機構,當然這兩個國家也有政策性銀行,這兩個國家政府不但提供直接的資金支持,還有政策支持。在德國主導者是農業合作信貸系統,政策性支持是國家的主要支持,一般不提供資金支持。
三、經驗與啟示
德國、美國、印度3國的農業信貸資金配置制度,都具有完善發達的信貸體系,靈活簡便的農業信貸制度;合作信貸金融機構是農業信貸資金配置的核心機構,發揮了主導作用;政府的支持及良好的法律保障是農業信貸資金配置制度的基礎。從由此可以為中國的農業信貸資金配置制度提供一些借鑒。1.按照信貸合作制度改造中國農村信用社合作金融制度體現的是人合資合的統一,合作金融制度的優勢在農業信貸制度中體現很充分,中國農村信用社也是在合作制的基礎上建立的,但是經過近些年的發展,農村信用社的商業性越來越強,合作制已經徒有虛名,還原農村信用社的信用合作的本質是必要的。2.合理分工涉農信貸機構的職能目前,農村信用社在農村信貸資金配置中具有絕對的優勢,需要繼續發揮和維持。農業銀行網點多,但是法律上并沒有強制性要求其為農業信貸資金配置提供服務,但是可以發揮其網點近農村優勢,積極為農民服務。近年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推行的小額貸款很受農民歡迎,在農業信貸市場上的份額不斷增加,可以讓其繼續發揮保持。中國農村發展銀行目前提供貸款的業務范圍僅僅局限在糧、棉、油的收購方面,遠遠不能滿足農業信貸市場的需求,可以繼續擴大其貸款范圍[2]。但是需要對這幾家涉農金融機構進行合理分工,使其發揮各自的優勢。3.設計更為靈活的農業貸款制度小農經濟是中國農業的根本特征,且土地所有制也是中國特色的一種制度,一些關于抵押擔保制度不能照搬商業貸款模式,應該在擔保制度上充分考慮農業特性,在審批程序上更為簡單易行。4.發展農業信貸市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可以為農業信貸機構及農民提供資金支持、利息補貼支持;加強立法,規范農業信貸金融機構的職能及信貸市場秩序;加強風險管理,吸引更多的金融機構為農業信貸資金配置制體系服務,促進中國農業的現代化發展。
作者:閆文單位:河北金融學院